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财联社4月11日讯(记者 闫军)新“国九条”即将在4月12日迎来正式发布一周年,一年来,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有力支持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的良好生态。
在资本市场迎来新格局、新变化的背景下,深交所今日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地的具体举措。
会上,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表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相关配套政策陆续推出,“长钱长投”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实践。
中长期资金再次彰显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股市动荡,“平准基金”中央汇金、央国企、险资、银行理财、券商、公私募以及上市公司齐心协力,积极增持入市,再次验证了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行业机构与国家站在一起,相互配合,坚定看好中国经济,中国资产,看好A股投资价值,体现了中长期资金的担当,更为重要的是,随着A股政策面、基本面和市场结构不断变化,正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新的机遇。
唐瑞介绍,从政策层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各部委也相继推出稳市场的增量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作出明确部署,强调要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去年的新“国九条”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行动方案》,提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新政策的支持,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新机遇的底气也来自于产业发展,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两个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唐瑞具体介绍,宏观方面,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实,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两个月,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持续回升。产业方面,科技赋能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多点突破,中国制造业通过 AI 开启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活力。
此外,从全球经验来看,成熟市场通过构建长期投资机制,为“长钱长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美国通过 401(k)计划,将超 30万亿美元养老资产长期配置于权益市场,形成“储蓄-投资-增值”的良性循环。日本养老投资基金作为全球最大养老金之一,资产规模超1.6万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投资于日本股票和债券市场,成为市场的压舱石。唐瑞表示,这些国际实践为探索中国长期资金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产品、制度到服务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唐瑞进一步介绍,为更好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正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深交所今年在产品端、制度端和服务端有三大关键举措:
一是在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的产品供给。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分红、减持等行为监管,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回购增持、开展市值管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发行更多创新债券产品。加强指数迭代规律和关键因子研究,优化创业板、深证100等指数编制方法。丰富自由现金流等红利、低波产品矩阵,积极推动多资产ETF等中低风险 ETF 品种落地。研究储备更多宽基与行业主题 ETF 期权品种。
二是在制度端,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机制,落地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新股发行、股票定增的政策。完善ETF 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等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 ETF 提供流动性。推进跨市场 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推动将 ETF 期权纳入 QFII、RQFII 可投资范围,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
三是在服务端,靶向施策构建服务矩阵。一方面服务好现有中长期资金,通过“ETF 大讲堂(机构专场)”“走进上市公司”等多种形式,将最新政策和服务传递至机构投资者。另一方面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加强养老定投、教育定投等场景化投资策略推广,推动行业由推广单一产品向推广投资策略组合转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基金定投案例。
唐瑞强调,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深交所将认真落实证监会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部署要求,在产品创新、一线监管、服务提升等方面迈向更高水平,持续优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
上一篇:宁德时代获批港股上市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