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豪杰说房产(豪杰说房产)

扫码手机浏览

[db:Intro]...

宝哥说

低调、神秘是这位“地产一姐”身上独有的标签

“不签名、不上镜、不接受采访。”

龙湖的创始人吴亚军,被同行比喻为“三不人物”,低调、神秘是这位“地产一姐”身上独有的标签。在业内人士看来,吴亚军同时拥有男人的气魄,以及女人的细腻。

不过,她带领的龙湖近年来却一路高歌猛进,成绩不俗,成为了中国房企里独特的存在 ——自去年国家出台“三道红线”以来,诸多房地产公司压力倍增,甚至富力、绿地、融创等都相继陷入困局。

但是,龙湖却近乎完美地避开了三道红线关卡,这不禁引发人们深思:

龙湖为什么能?

某种程度上说,一家民营企业呈现出的状态,很大程度等同于创始人的气质。

要探究龙湖崛起、激荡、破局、再到逆势而上的真正秘密,就离不开吴亚军这传奇的“三不”人生。

01

江湖流传,从未消散

即使低调,可吴亚军“地产一姐”的名号早已传遍江湖。

今年2021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单中,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吴亚军位列第三。而恒力石化董事长范红卫以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两位女中豪杰则沦为陪衬。

时间往前,吴亚军早在2019年就以660亿财富成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

虽然,财富不该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不过,一位女性能在险诈、凶猛、危机重重,且多以男性为创始人和领导层的地产江湖脱颖而出,得到业界钦佩,实属不易。

作为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不仅做到,且做得很好。如今,在其正确带领下的龙湖走出重庆,迈向全国,一举成为中国地产行业Top10里的明星企业。

原因何在?

视房产为艺术品的绿城老板宋卫平,对龙湖和吴亚军十分欣赏: “在中国,最多有一家半家的房地产公司在品质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龙湖算一个。吴亚军有着男人般的气魄和女人的细腻柔情。我毫不犹豫地把所有赞美的话都送给她。”

他曾坦言,龙湖是绿城唯一的竞争对手。甚至,有次观摩龙湖重庆的项目后,宋卫平立马派绿城其他高管坐飞机去重庆学习,连飞机票都花了60多万元。

不过,吴亚军更有着强大的经历和资源优势——回顾吴亚军的履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入局地产这些年来,凭着对中国政策经济形势研究、以及地产行业走向精准把握,外加重庆相关动向的了解,都给予了她强大的助力。

最重要的是,也是在这段时间内吴亚军同步积累了丰富的政商关系人脉,一举为她进入地产行业奠定了基础。

02

豪爽重庆女侠,却以细节取胜

吴亚军出生于普通县城,父亲是供销社职员,母亲是裁缝。

吴亚军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后来考上了国内著名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此时,吴亚军的“独特”就开始显现:不按常理出牌的吴亚军选择了理工科专业,进入航海学院鱼雷动力装置专业就读。

大学期间,吴亚军喜欢上篮球,凭着不服输的倔强劲,进了学校校队,还成为国家三级运动员。彼时,吴亚军立志以居里夫人为榜样,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为祖国发光发热。

毕业后,吴亚军20岁进仪表厂做技术员。时间不长,她主动跳出“铁饭碗”,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在众多讲述中,创业做龙湖源于吴亚军一次糟心购房体验,随后,吴亚军打定主意,开始做品质楼盘。

在相关报道中,入局房地产初期吴亚军的细心和耐心,延续到了每一个细节 ——1997年,吴亚军将龙湖花园南苑做成了精品,独具创意的楼盘成为了抢手货,甚至众多市民通宵排队购房。

重品质、重客户体验,口碑颇佳——至此,吴亚军带领的龙湖园林景观和物业服务在全国地产市场迅速破局,一度引来众多领导到重庆视察。

吴亚军对细节的把控和重视,在地产界有着一件广为流传的故事:

深圳万科高层林少洲,在参观龙湖地产的样板房时,脱下皮鞋就换上了拖鞋进屋。出门时,他竟然发现皮鞋被调整了个方向,整齐摆放在门口。

林少洲不禁发出感叹:龙湖这家企业很可怕!

这些年来,龙湖的稳步发展和高质量出品,与吴亚军的细节制胜有很大关系。

在龙湖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吴亚军对各种细节的极致要求,而且,吴亚军也是那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践行细节的人。

大到公司发展规划、战略调整,小到招待客户、吃饭报销等,龙湖都有着相关细致的规则要求。就连龙湖新项目需要考察,吴亚军都会先去实地考察。

“老板像皇帝,内部有级别,公司很难做好服务。”面对地产行业里那些不成文的陋习,龙湖也做出了大胆改变,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高效指挥系统。

这套指挥系统本身自带知识、权限、流程、模板,直接赋能给前线。

甚至,当遇到问题时,前线直接呼叫,后台马上支持,只有全员做到这些细节化的东西,才能让龙湖的管理具备稳健性和高效性。

有趣的是,龙湖所有高层都没有助理和秘书,包括董事长吴亚军自己——订机票、住酒店,都需要自己动手。

在龙湖,保洁员和CEO一样有尊严

03

“三不人物”,低调从头到尾

“我只是一个做事的人”。

吴亚军常被业界评为最低调的地产实干家,以及最能进退帷幄的“地产巾帼”。面对外界赞誉,吴亚军的回应时刻保持着谦虚。

她被同行比喻为“三不人物”——不签名、不上镜、不接受采访。

吴亚军在朋友圈昵称为阿袪,字符“祛”来自《广韵》:“祛者,去也”。或许, 吴亚军正是以这个方式警醒自己,主动瓦解祛魅,拒绝高调和张扬,保持敬畏与谦虚。

实际上,“地产一姐”吴亚军能够在地产江湖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除了她对房地产行业的深刻洞察力之外,也和她身上“低调从头到尾”的个人特质有很大关系。在众多品牌喜欢高调塑造自己的业界标签人设时,吴亚军却习惯以低姿态示人。

宋卫平曾评价吴亚军八个字:“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2012年,绿城房产遭遇资金链断裂,宋卫平希望吴亚军接盘。但吴亚军却回了句“我的胃口没有这么大,恐怕吃不下。”

彼时,正值房企并购潮,大量的房企交易与合并案例不断发生,如果吴亚军低价买入绿城,再高价转手,说不定短期就可赚上数十亿元。

对此,龙湖集团的员工们表示不解,但是吴亚军有着自己的判断。

她没有选择侵略性入股,而是选择在这个波浪起伏的地产洪流外,靠自己主动的力量去修正龙湖行进的方向、速度和力度。

正因如此,龙湖在行业内一直都算得上稳健派,持续增长是这家企业的标签。不过,这或许出于吴亚军关于长期主义的考量。

此前,当投资者问吴亚军:龙湖未来会变得更大或更强吗?

她的回答颇有深意——“先做长,再做强,而做大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04

称员工“兄弟”,但却拒绝家文化

吴亚军平时为人谦和,强调刻意消除上司与下属的差别,甚至允许员工直呼自己名字。她自己不“端架子”,个人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配备设施也非常普通。

去到一线公司考察,她对高层管理、中层员工,还有园林工人、市场销售人员,都以“兄弟”相称。正因如此,龙湖内部氛围相对开放,甚至内部论坛上员工也可大胆匿名发表言论。

通常的公司大多都崇尚“家文化”,但是龙湖“坚决拒绝家文化”。

对此,吴亚军说到:龙湖反对‘家’文化!我们讲‘初心’、讲价值观,但也讲结果导向,也讲KPI,也讲交付,也讲淘汰!

龙湖的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简单而直接,讲究做事实、拒绝画饼,在其位谋其政、强调工作与收获对等,也正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感,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善待你一生”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不断付诸行动,不喊口号,已经成为龙湖和吴亚军的鲜明标签。

05

豁达吴亚军

身为女强人,吴亚军的感情问题也常为大家所议论。

吴亚军与丈夫蔡奎曾经相识于微末,一路互相扶持,共同拼搏才有了龙湖如今的成功。

蔡奎毕业于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开始从事电脑方面的生意。当时的蔡奎,一方面考虑到房地产生意前景无限,另一方面,也想帮妻子分担压力,所以蔡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转而投身到龙湖地产。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两人都忙于工作,在感情上却逐渐疏离,蔡奎开始移情别恋。

携手走向成功的恩爱夫妻在商业界有很多,但是,最终因财产而闹得对簿公堂的例子也不少。

豁达如吴亚军,经过深思熟虑和冷静后,终决定和丈夫和平分手。分开时,蔡奎将自己的股份交给妻子代管,吴亚军还是给予了蔡奎200亿。

或许,豁达的放下才是真正的智慧。

离婚后的吴亚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龙湖上。 在她看来,龙湖的未来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或许,这就是龙湖能一直在房地产界有一席之地,被人们津津乐道称赞的原因。

一家企业呈现出的状态,很大程度等同于创始人的气质。

拥有着有一位如此饱富魅力的“传奇女侠”,龙湖的激荡岁月从不曾停止。

#龙湖地产# #

房价和股价一样,都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自然吃这碗饭的人也最多,专家、权威、学者、行家里手,众说纷纭。

近日,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陈功的一篇万字雄文,对房价背后的逻辑,之于中国老百姓(57.400,0.50,0.88%)的命运做出了深入分析,发人深省!

“谈房价”的学术套路

过去一段时间,“好学生”都去搞房地产了,给的薪金高,从别的行业把人才都抢走了。

“好学生”有一个问题,学得太好,于是,学院教的那一套就大行其道了。常见的是,现在供应有多少套房子,需求有多少套,供求相减,多出来的自然就要“去产能”、“去库存”了。

房价怎么定呢?号称“比较法”,无非是房龄、户型、装修、位置与地段、配套、小区环境之类的,但这样子比下去,恐怕是只涨不跌了吧。

不知道有人去过上海吗?看到那些老别墅,现在是千金难买,但有人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吗?原来民国时期的业主是谁,他当时买房子是怎么想的?投资还是自住?刚需还是软需?

有到过欧洲的人,可以看到很多的残破城堡遗址,这些城堡都有过辉煌的一页,这是真豪宅吧,王健林都得花上亿欧元去买,里面肯定是美酒加美女,厉害得很,但过去的业主在哪里呢?

到处都有历史,历史到处都在提醒大家,所谓房地产的保值和增值,完全就是个神话。过去是,现在更是,房地产本身是不会投资保值的,真能投资保值的是经济环境,经济趋势,是大环境!房地产本身就是宏观产业,这个性质就决定了,它不能像电视机那样的商品一样,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不能用供需来衡量,甚至根本就不能用价格来衡量。因为你今天有的,明天可能就会一文不值。

北大的教授钱理群卖掉房子住进养老院,这是真大师啊,看得懂世态炎凉,有历史感,但在中国,这样的人有几个?上世纪80年代,你炫富试试?一套房子说是70年产权,相当于30年时间的两倍多,那是多大的一个时间跨度啊,投资?也就是忽悠吧!你现在赚钱了,你肯出手吗?不会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经济学大师们都没这个理性思维程度,按照市场逻辑去出牌,何况普通人呢。

现在讲什么“最赚钱”的满天飞,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讲,但什么“最赚钱”,跳不出发展逻辑,失去了发展逻辑讲“最赚钱”,那就是纯忽悠。原因很简单,最有权力的政府,也要受发展逻辑的制约,不管它愿意不愿意,它跑不出去这个圈子,它跑不出去,你能跑的出去?

去年的房价调控

去年国庆节前以及国庆期间的房地产调控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调控令”。

引人瞩目的是北京,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北京市房地产调控八个方面的措施,被称作“京八条”,政府施展出“组合拳”,在金融杠杆、土地供应和销售价格等方面对北京楼市加以管制。

接着还有,天津、郑州、成都、无锡、济南、合肥、深圳、广州……,据说截至去年10月18日,已经有15?20个城市推出房价限制措施。

实际去年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早有宏观征兆,一是货币政策走向令人担忧,大量贷款流向了房地产,而不是实体经济,完全出乎官方预料,这样下去还得了,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再一个是各地偷跑,出乎意料。原来就有房价管制措施的,但各地打着“保增长”的旗号,先后都悄悄地放开了,结果各地经济增长未必保得住,但却引发了新一轮的房地产炒作。很显然,这里面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是太多了,事情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的房地产调控(限购)政策是从2010年的10月初开始的,但是限购令的细则出台时间,拖了好久,一般说是在2011年初才真正出现。在此之前,还有很多的政策信号释放,文件出了不少,但根本不管用,没人当真,反对的倒是不少。

因为几乎所有人,嘴上不讲,心里也是这样想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央的任何动作,都能转化为各地推动房地产的热情,中央要去库存、去杠杆,地方立即就能推出“大学生买房零首付”、“补贴购房”等奇招。

如果再往前捋一下,那房地产一直就是支柱产业,城市化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柱。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2009年就明确这样讲的,城市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五年计划中也是类似的定位和提法,甚至到了2014年,中央已经有压力了,但各部和各地政府还是认为未来20年城市化是主要方向。

这种情况下,各地怪招迭出,有通过所谓土地确权来搞房地产的,有挖山填湖搞房地产的,甚至有千方百计挤走实业,用工业园区搞房地产的。腾笼换鸟,笼子腾空了很容易,鸟没有进来怎么办?正好搞房地产。

在这一片大热之下,土地经济这样玩下去会导致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国家下一步,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毕竟政策是在5、6年后才有反应,才开始表达担心和限制。这就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的由来。

现在,如果要估计官方的思路是,估计是先稳住再说吧。这个“稳”字,不管你是自住还是投资,恐怕就又得抗几年了。从全国这盘棋来看,其实从房地产的“新热潮”到“再限购”,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一点儿,房价又面临再低头了。

1X

城市化理应稳字当先

城市化好不好?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好不好的问题,这是规律,这是发展逻辑,一个地方不会永久是农村,有钱了就要建房子,终究会搞城市化,搞房地产,自古皆然,中外皆然,有没有经济学家都一样的。

所以,关键是钱,关键是资本!从城市化的数据上看,也是这样的情况,1999年的时候只有30%,2008年的时候是45%,2016年是56%。从30%到56%,中国只用了17年的时间,而一般国家要用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总的来看,城市化是好事,中国的政策大原则,放在这上面,没有任何错误,关键在于控制。我总是说,宏观调控的奥秘就在于微调,而不是大动作。就像美联储,利率一次只调一点点,大砍大切,那不是宏观调控,那是走投无路、背水一战的表现。问题就出在怎么也控制不了,一搞就过头,不搞就停车。

1.速度问题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1-0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