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从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也不算是荒唐吧。
李成儒不仅是演员还是个商人,当时有个生意上的伙伴想听他的老婆唱戏,因为他妻子是唱戏的名角。大家都知道商人都是追求利益的,李成儒想着唱戏就能把生意谈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让老婆来唱戏,这件事的结果是他老婆拒绝了,没有唱。从商人的角度看,李成儒是没有做错的。
李成儒有过三段婚姻,现任老婆比他小28岁。其实这件事也无可厚非,年龄相仿感情不和的比比皆是,只要是真爱,年龄不是问题,更何况娱乐圈中男比女大的现象太普遍了,称不上是荒唐。
在这世上,相信没有人不想获得成功,即使迫不得已平庸,但是碌碌无为总会让人感觉到无力和无奈。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想要获得成功的最大想法就是走捷径,少付出了很多辛苦,获得成功的时间点也提前了不少。
捷径真的走得光明正大吗?李成儒退出了《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而在接受采访时,这位一向以耿直闻名的老戏骨更是大胆揭露了在节目组中看到的一些陋习。
据李成儒透露,李成儒老师觉得既然身为鉴影评委,就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如果真的收了礼物,那么到时演员有什么不足是说还是不说呢?所以为了不违心,干脆就不收礼物了,最后李成儒老师还斥责这些送礼的演员“小小年纪哪学的这套”。
其次,李成儒老师还觉得有个别导演在节目没结束的时候就跟演员吃饭。不得不说,李成儒真的是拎得很清,他是一名很优秀的演员,而且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成儒就下海经商,彼时的资产已达上千万。
久经社会和商场的李成儒自然对送礼这种陋习十分不屑,并且不认同,这也是他耿直人品的体现。送礼,这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大多数人看来,送礼可以帮助自己尽快达成愿望但殊不知,家长给老师送礼,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顾,但却忽略了督促孩子首先要变得更加优秀;员工给老板送礼,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晋升加薪和重用,但却忘了自己努力提升职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病人给医生送礼,希望医生好好给自己治病,但却忘了医生的天职本就是救死扶伤。
种种行为看来,送礼的人其实都是心虚的,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不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获得成功,也不相信对方的人品,所以才会想要通过送礼让自己心安一些。
现在各大电视台推出了很多综艺选秀或者打擂台节目,参加的嘉宾不只有对表演感兴趣的草根,甚至还有很多已经出名,而且名气还很大的演员。可是类似这种私下托关系,送礼,甚至内定的方式层出不穷,每当黑幕被揭露的时候,观众们都觉得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因为看得那么认真,到最后却发现公平何在?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些所谓的“选拔”也就失去了意义,变了味的作秀谁又稀罕看呢?
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郭敬明给S卡的行为当时引来争议李成儒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喜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各种做法”。这个舞台意在选出真正有演技的演员,可是却明显过于偏向支持流量和年轻演员,所透露出来的不公平大概才是让李成儒老师毅然退出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娱乐圈,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像李成儒老师这般敢说的呢?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和资本,怕是都会被湮没在迫不得已的歪风邪气里。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话:人活一世,有人觉得活的就是脸面,为的就是受人尊重,但是万物皆有因,若真的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人品端正,才配得到尊重。
古天乐,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古校长”不仅颜值高,而且演技好,最重要的就是古天乐以人品征服了所有人。从来不炒作,不靠绯闻博眼球,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做慈善,单看古天乐在内地捐赠的希望小学就已经超过了200所,还不算其他的捐款。
很多网友在网上都称,只要有古天乐的**,不管喜不喜欢,不管古天乐在其中的演技如何,都会去看,去捧场,不为别的,只为了给古天乐的人品点个赞。
但是跟其他一些做点好事就大肆宣扬的艺人不同,古天乐从来没有在媒体公开说过自己做的这些,反而选择了默默地去做,所以大家才会说,大概只有太阳才能黑他。
一个人的人品不是吹捧出来的,也不是靠作秀表演出来的,真金不怕火炼,人品真的端正早晚会被人发现闪光点,因为上天从来不会亏待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运用媒体,远不只投放广告那么简单;文章撰写,不是就项目谈项目那么直白。
关于炒作,文中列出17条思路——基于房产项目,基于报纸媒体,但思路和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
一、排行榜营销
媒体发动,整合业界专业力量,寻求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展现权威性。
1,与权威机构合作“风云榜”
如:深圳商报媒体联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办公室和中国房地产TOP研究组,推出地产风云榜。
综合单价、销售期限、户型等对销售的影响,推出相对指标——畅销指数;以销售速度为核心内容,畅销指数为主要依据,按周榜、月榜、季榜、半年榜、年榜的节点,对楼市做量化评价体系。(数据被纳入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
2,站在宏观立场做总结评选
结合深圳改革开放20年,出刊“地产20年”系列专题——
《20年20强》;《20年20楼》;《20年20个数据》;《20年100个流行语》;《20人畅谈20年》……
二、主题文本营销
结合大市转变或项目突围需求,饱和攻击。
气势很重要,整版铺底色,大报头、大字号标题,影响面大。
形式如蓝皮书、白皮书、报告、平面房展等。
1,大势突围——平面房展
2003年“非典”,深圳商报推出40版“首届平面房展”,以4开小版面、铜版纸印刷做成报中报形式,30家楼盘参加(即产生30个楼盘广告),并结合不同线路看房。
2,价格突围——价值报告
2001年广州星河湾轰动一时,05年要在北京“大兴风浪”。
高调开盘还不够——邀请博鳌论坛举行专场论坛,龙永图和多国首脑捧场,千万计的广告占领北京媒体黄金版面。知名度有了,价值并不明确,价格依然让人质疑。
由此,中国房地产报策划出《星河湾价值报告》,内容——
区域价值篇《从广州到上海——王者无疆》
行业价值篇《全成品模式破题中国住宅产业化》
产品价值篇《像劳斯莱斯一样造房》
品牌价值篇《品牌黑马改版中国地产形象》
3,价值突围——生活杂志
2005年楼市寒冬,上海新民晚报发布16版《三湘四季花城生活杂志》,之后三周,每天免费新闻报道,10天内超过80%去化。
怎么炒?
1)推动获奖,解决区域问题——偏远,非政府重点发展,由此参评“国际花园城市” ,借机争取到政府的支持,然后组织区域联动,以楼盘社区支持参选的名义,通过报纸报道扩大影响。
2)结合获奖,落定项目价值——松江申奖圆满成功,结合大环境带给项目的利好,做“媒体杂志”加温市场。
三、展会营销
既善于利用资源创立展会,也善于巧妙利用展会。
1,创立创新型展会
联合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中国深圳冬交会(深圳有传统春夏秋三次房展会),主题创新——媒体年度风云榜颁奖、无底价楼盘拍卖、地产职业经理人俱乐部成立,地产人才招聘展区……
2,借势影响力展会
借国际建筑中心联盟大会在北京举行、29个国家建筑精英云集契机,媒体策划“世界(中国)著名住区推介活动”,将地点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现场展示“北京未来精品楼盘”和“深圳推介楼盘,并邀请参与联盟大会的建筑专家主题演讲。
四、体育营销
包括赛事营销、场馆及会所设施营销、体育明星营销、体育客户群营销(球迷会、登山爱好者协会)等。
1,无处不见地产人
媒体将地产人整合起来,组成地产足球大联盟,请来俱乐部领导和球员,然后拉拢一批地产商,成立地产联盟啦啦队、球迷远征助威团,地产大佬到现场助威,楼盘形象也在球场、银屏、报纸上强势亮相,提升知名度。(作为亮点事件,被体坛周报专门报道)
2,集中迎接冠军团
2004年,深圳媒体联合当地楼盘做“欢迎奥运冠军暨2004年深圳十大金牌冠军楼盘颁奖典礼”,田亮、胡佳、罗雪娟等颁奖嘉宾。
炒作过程:
9月4、5日:头版1/3广告透露“冠军来了”
9月6日:金牌的庆典特刊《深圳地产,请来奥运冠军》
9月7日:《冠军来了,全城沸腾》一文
9月10、11日:冠军现场看房
9月10日:中国地产特别纪念版,3版讲述看房情况
之后:十大金牌楼盘特刊连续推出
五、名人营销
借名造名,移花接木。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传媒界
21世纪初,京基地产碧海云天项目意欲邀请克林顿——难度巨大一度搁浅,后借其绕道香港的缝隙,再谈合作。
解决入境问题,联系总统办公室、中宣部、外交部,最后唐家璇批复无异议。
邀请其过来做一次论坛《WTO和中国房地产经济》。
一旦来了,不用操心——政府乐意出力、杨澜乐意来、《商业周刊》总裁乐意致辞……所有媒体乐意宣传。
一举成名天下知,项目一期改名“总统府”,一售而空。
六、事件营销
紧跟时事动态,紧抓地产利好。
1,深港通关媒体大捞金
深圳和香港口岸通关之时,深圳报业做了个“双城物业”概念,将相关楼盘列出来,指向两地客群。
2,地产寒冰半公益姿态入市
2005年,调控寒冰,正值上海地产18年,房协会、经纪行业协会、土地学会主办“上海房地产18年大型活动”。
新民晚报以此契机,推出一系列配套活动,出版24版特刊《上海地产18年史记》,通过观念、事件、人物、思想、记忆、新闻、创新、品牌等,全方位采写18年精彩。同期,系列活动配合——
报道活动:每周版面报道
庆典活动:18年大型庆典晚会
纪念活动:新江湾城建设星光大道、房地产博物馆,树立风云人物塑像
评选活动:18年优秀企业、优秀人物、优秀楼盘
全国推广活动:《上海房地产18年》丛书,出版
七、人脉营销
客户很重要,谁都有出名的欲望——人脉营销,就是以媒体的平台让他们出风头。
1,让地产人出风头
十大售楼员、十大地产经理人……
2,让客户(开发商)的客户(购房人)出风头
熙园《财智列传》系列,树立项目高档高雅品位。
开发商代理商与媒体合作,选定20位金融地产交通流通等领域****,联合推出全新人物系列访谈,讲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传奇故事。
版面形式上,每期半版,底色一致,左侧一栏安排项目形象广告。配合系列活动:
经济学家樊纲主讲“财智英雄论坛”
邀请朱军、戴玉强对话项目
做一个中秋之夜,交响音乐会
中美CEO交流酒会
肖邦钢琴音乐鉴赏
中国基金论坛——熙园对话等
(效果:开盘4个月,9亿销售额。)
八、片区营销
区域炒作,多个个盘,同一种声音。前提是,片区真的有内容可以炒。
一般联合政府、区域开发商、业内人士一起做。
——不放过赚钱机会的媒体人
深圳滨海大道通车,大大缩短西部地区和市中心距离,凭海临风、远眺香港,如此良机,地产媒体不会错过!
深圳商报以“滨海大道一线牵,西部地产火起来”为口号,开展了系列活动——
利用商报和晚报等媒体开展滨海大道强力推广
开展西部滨海住宅大型市场调研
开展滨海大道和住宅大型专题讨论
组织深港万人畅游滨海大道看楼大行动
举办滨海大道区域精品楼盘展示交易会
推出滨海大道区域特色楼盘系列特刊
之后,媒体组织三十多位开发商外岛游玩。促成了业内交流,积累了客户人脉。
九、细分客户群营销
报社发起的“海归理想家园”、“最适合白领居住物业推荐”活动,既可拉动广告,又有市场的精准性。
十、文娱营销
比如在活动中加进一些特色文艺演出。世界杯期间,搞个地产足球宝贝评选活动。
十一、论坛营销
论坛发言的人要权威、主题要新颖,让客户看到,让媒体发声。
十二、跨行业营销
房展会同时,引入车展、服装展、美容时尚用品展。
十三、跨地域营销
结合客户来源,跨地域营销。比如和温州媒体合作,组织温州人到本地看楼,豪华大巴直奔目的地。
十四、节庆营销
直接在报业大厦做“元旦大看楼”,“新春大看楼”免费班车奔赴各合作楼盘,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回家置业的人很多。
十五、分类物业营销
是传媒持续捞金的好方法,分类方式如下:
档次归类-豪宅、别墅、白领物业
户型大小-大户型、小户型
区域划分-口岸物业、市郊物业
楼盘规模-大盘、单体楼盘
概念属性-公园物业、教育楼盘、滨海物业、山景物业
十六、对比营销
如“郊居先锋vs都市风尚风云对话”,开辟专栏,展开讨论,并主办看房。比如,长三角卫星城vs上海市郊风云对阵。
关键是,看到市场购买需求。
十七、话题营销
“地产战国图”,把代理商市场份额展示出来,一石击水,把整个行业搅得纷纷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