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市谋略家
诉说南京的3个雄心壮志和2个困境。
01
用上帝视角回看南京这一路的发展,你会觉得南京错过了很多机遇,但如果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南京所处的环境后,就会发现,即使时光倒流几十年,南京可能还会这样选择。
网络上,南京被网友称之为“公务员之城”、“体制之城”、“国企之城...
文|城市谋略家
诉说南京的3个雄心壮志和2个困境。
01
用上帝视角回看南京这一路的发展,你会觉得南京错过了很多机遇,但如果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南京所处的环境后,就会发现,即使时光倒流几十年,南京可能还会这样选择。
网络上,南京被网友称之为“公务员之城”、“体制之城”、“国企之城”、“徽京”等等,调侃也好,玩笑也罢,南京啊,这一路走来,还得从40多年说起。
上世纪80年代,江苏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很多村子都开始搞工业,特别是苏南地区搞的如火如荼,苏南模式、堰桥模式都在此刻应运而生。
而此时,南京也有乡镇企业出现,只是南京的内生动力没有苏南地区那么强烈。
苏南地区的内生动力为什么这么强烈?因为当年,苏锡常是以农业为重的,并且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当人口逐渐增加后,耕地不足和人口过多的矛盾日渐凸显,那么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干嘛?
干乡镇企业,从而实现农转工,大量的农机具厂、农药厂、印染厂、线缆厂、纺织厂和模具厂等等各类工厂开始在苏南地区遍地开花。
南京为什么没有实现乡镇经济的大爆发?原因很简单。
一是我上面所说的,耕地不足和人口过多的矛盾日益加大,所以苏锡常农转工的内生动力非常强烈。
二是当时南京已经是重工业城市了,早在70年代,南京的化工、钢铁、汽车等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就高达70%了,同样,当时南京的国企占比也高达70%以上,所以南京搞乡镇经济的意愿并不强烈。
1983年,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苏南模式”,1984年,国家发布了4号文件,明确要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也为苏南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而苏州的GDP也成功超越了南京。
所以是南京错过了这次机遇吗?不一定,还是要客观得看经济的发展规律嘛。
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往往就不太注重乡镇经济的发展,况且南京重工业的技术、资金和资源积累都比乡镇企业更高端,要知道乡镇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技术人才缺乏且处于产业链低端,所以当时的南京怎么可能大规模搞乡镇企业,另外以国企为主的城市,干事都不会那么激进。
与其说南京错过了乡镇经济的机遇,倒不如说乡镇企业并不入南京“法眼”,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都住别墅了,你跟我讨论公寓,我真不感兴趣啊。
当年,南京的雄心壮志就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并坐实坐稳“化工之城”。
02
其实苏南地区乡镇经济的爆发对南京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真正让苏州和南京拉开较大差距的阶段是在1990年以后。
1990年,国家决定开发浦东,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目的是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发展。
外向型经济迎面扑来,跨国公司和中外金融机构纷纷进入浦东,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江苏自然迎来了第二次重要机遇。
此前,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阶段,就有很多来自上海的工程师和专家利用节假日或周末到苏南地区为当地的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经验。
所以在90年代,苏南地区和上海关系就更加紧密了,很多乡镇企业为上海做配套加工。
外向型经济的机遇,苏锡常紧紧抓在手中,一方面吸收上海的外溢产业,一方面加大开放力度,大搞各种工业园区。
之后的成绩单就不用多说了,在当年,昆山的台企扎堆,一个昆山市的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就占全球30%,而太仓聚集了大量德企,高新区聚集了大量日企。
也就是外向型经济的机遇,苏州GDP大幅度拉开了与南京的差距,此时,很多人又发出灵魂拷问,南京在干啥?
先不谈对与错,客观得看下南京的地理位置,毫无外向型经济的先发优势与承接优势。
即不沿海,没有先发优势,离上海太远,没有承接优势,而且那时候,安徽还没加入长三角经济圈,南京紧挨着安徽,相当于在长三角经济圈边缘。
认真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南京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虽然坐拥长江,但很难和江苏其他的城市发生“关系”,而江苏的城市更多的是和上海发生“关系”。
苏南不必多言,和上海相当于前胸与后背的关系,而苏北、苏中的集装箱与大宗资源要么经南通出海,要么经京杭大运河南下。
在外向型经济的浪潮拍打过来的时候,南京处在极为“尴尬”的地理位置上,另外南京的产业结构单一且偏重,国企占比高,民营经济活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苏南地区有差距,所以当时也就未能抓住外向型经济的机遇。
乡镇经济对南京的影响其实还好,江苏多个城市外向型经济的爆发才是当时南京面临的第一个的困境。
外向型经济快速推动着苏南地区外贸的发展和外资的利用,举一组数据吧,据统计公报显示,1997年,南京进出口为16.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7.42亿美元,苏州进出口为84.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47亿美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但代入当时南京的具体情况来看,抓不住机遇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抓住与否,不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南京长期累积形成的产业结构,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需要漫长的产业转型升级。
03
之后又随着传统重工业竞争力减弱与高污染高能耗的影响,南京下决心腾笼换鸟,大力发展“无烟工业”软件与信息产业,这是南京第二个雄心壮志。
南京转型的雄心壮志在2001年埋下了种子,当年,南京提出“十五”期间软件产业破百亿的目标,而当时,南京的软件业务收入只有18亿元。
2003年,南京发布了《南京市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3年至2005年)》的通知,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2005年,南京确立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发展战略。
2010年,南京软件产业年产值达1013亿元,年均增速50%,成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
2011年,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南京)软件谷,这是中国最大的通讯软件产业研发基地,也是中国首个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
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进入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3年,南京软件业务收入达8000亿元,居江苏省第一,目前,南京的软件从业人员约85万人,拥有重点涉软企业4000家左右。
十来年的时间,化工之城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软件名城,更重要的是南京力争在2025年,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这也预示着南京将迎来首个万亿级产业。
很多人只看到了南京错过的机遇,但没有看到南京在另一条赛道飞驰前。
04
如果说软件信息产业是南京在20多年前就种下的雄心壮志,那南京第三个雄心壮志则在30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1986年,苏锡常玩乡镇经济的时候,南京在干另一件极具前瞻性的大事,那就是成立了南京经济区。南京经济区是什么?直白点说,这就是南京都市圈的前身。
此后1999年到2012年,南京经济区的一些会议分别在马鞍山、滁州、合肥与九江召开过,预示着这是一个跨省的经济区。
这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乡镇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冲击之下,江苏多个城市紧紧抱住上海,而南京在几十年前就做好了往西发展的准备,张开怀抱拥抱安徽。
为什么拥抱安徽,因为安徽的城市早就和南京频繁的发生了“关系”,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一把双刃剑,对省内辐射不强的同时,那么一定对省外辐射就强。
在今天也是如此,南京的禄口机场,成了马鞍山、芜湖、宣城和滁州的共用机场,安徽15个地级市与南京通高铁,包括南京的地铁S线都纷纷向安徽延伸。
南京的传统制造业向安徽转移,滁州和马鞍山供应南京粮食和蔬菜,安徽高端人才不断流入南京,一切看来,都很美好。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正式获得国家批复,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正式批复的都市圈,成员有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
但都市圈里没有合肥,要知道此前南京经济区里是有合肥的,这也为南京埋下了第二个潜在困境。
除了距离的原因,如今的合肥和当年划入南京经济区的合肥不能同日而语,南京一定没有想到合肥崛起的速度能这么快,不仅南京没想到,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被称为风投之城的合肥实现“异军突起”,押宝京东方、进军半导体、发力新能源,合肥每一步都搏赢了,从而吸引了大大小小的上下游产业入驻。
在合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增量更让人眼前一亮,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常住人口的增量,合肥超过了南京,并且总人口也超过了南京。
更重要的是合肥也在搞自己的都市圈,这对南京来说,身边直接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
也就是说滁州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分别属于两大都市圈,城市重叠的后果就是南京与合肥会形成拔河的态势,看谁的虹吸效应更大,这对本身人口增长过慢的南京产生了一定压力,以前安徽很多人到南京工作和创业,而今后又多了一个选择,合肥。
此时你会发现南京境遇非常尴尬,向东对省内辐射不够,向西辐射安徽本是一步秒棋,但奈何风投之城异军突起,这也是南京面对的第二个困境。
若能处理好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关系,就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反之就会非常的卷,在虹吸人口中相互拉扯。
综上所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之下,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作出的选择也会截然不同。
我们得承认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有局限性的,有抓住的风口,也有错失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