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苹果广告翻车下架,掀起过不少吐槽。
但要说蹭的最准、黑的最狠的,当属三星了。
从《碾压》(Crush! ),到《创意不会被压垮》(Creativity cannot be Crushed),都不用报苹果的名,在液压机压过的废墟里,捡起破碎的吉他弹奏,嘲...
前阵子,苹果广告翻车下架,掀起过不少吐槽。
但要说蹭的最准、黑的最狠的,当属三星了。
从《碾压》(Crush! ),到《创意不会被压垮》(Creativity cannot be Crushed),都不用报苹果的名,在液压机压过的废墟里,捡起破碎的吉他弹奏,嘲讽已然到位。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老话说得好,“对比产生美,拉踩见高低。”今天我们谈谈品牌营销拉踩之道。
除了苹果VS三星,品牌界相爱相杀的CP,还真不少。
总有些品牌生下来就注定是敌人。
尤其当大家成了同行,一个赛道分一盘蛋糕,更难免生出些“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思。私下里,抢渠道,抢用户;明面上,指名道姓的“diss you”也少不了。
拉踩的第一要义是,要踩在对方雷点上。
这阵子被别人内涵的苹果,早年也是拉踩他人的一把老手。(回旋镖了不是。)
著名的《Get a Mac》系列,可谓经典。
白色背景,两位主角,年轻时髦小伙自称Mac,年长略胖、硬挺西装的那位则代表PC。对口相声式的短片中,两位主角几段轻松幽默的对话,双方产品功能上的差距立显。
2006 Mac VS PC《Get a Mac》
针对特定对象,瞄准对方弱点突出自身优点,言之有物的diss,最能直击要害。
专业阴阳麦当劳50年的汉堡王,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众所周知,“真火烤”是汉堡王的一大卖点,而麦当劳没有。汉堡王就没少在这事儿上,“曲曲”对家。
最早是1982年,汉堡王发起“BROLING VS FRYING”(火烤还是非油炸)的匿名口味测试,声称自己比麦当劳口味更好。测评科学与否不谈,这番大胆对比,确实为汉堡王抢下了大波销售和市场份额。还有,麦当劳的一纸诉状。
但汉堡王完全不见收敛。反是“舍得一身剐,誓把对手拉下马”。
2017年,圣诞节送麦当劳一份火烤大礼;
2017 汉堡王VS麦当劳 《The Gift of Fire》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2019年,又推出“火烧麦当劳”的AR营销活动。用汉堡王APP扫描麦当劳广告电子屏,“大火”瞬间吞没广告而后出现汉堡王“明火烘烤”字样,与品牌优惠券一张。
2019 汉堡王VS麦当劳《Burn That Ad》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门店发生火灾,都不忘趁势喊一声:“汉堡王比其他连锁快餐店更易着火,这是因为汉堡王一直坚持真实地烘烤汉堡肉饼。”
2017 汉堡王 《BurningStores》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2022年,汉堡王放出一组名为“Grill Lines(烧烤线)”的户外广告,也贱贱的。这次甚至不光麦当劳,所有卖汉堡的都被它拉踩了个遍。
海报画面构成简单,结合各家品牌色,是不是火烤,就看汉堡肉饼上是否有七行类似烧烤遗留下的实线。
系列海报还投放在对家门店附近,实线穿过的单词组成的文案,内涵意味十足。
麦当劳是,
ONLY A CLOWN WOULD FORGET THEIR LINES. 只有小丑才会忘记他们的台词
肯德基是,
SOME COLONELS HAVEN’T EARNED THEIR STRIPES YET. 一些上校还没有获得军衔
即便是有火烤的赛百味,也不忘tui上一口:
AFTER FIRE OTHER WAYS ARE SUB PAR. 除了火烤其他方式都是不符合水准的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汉堡王:
THIS IS WHAT MAKES IT A WHOPPE这就是为什么它是皇堡
三十多年不间断的“明面背刺”,汉堡王虽然拉了不少仇恨,但“真火烤”这个卖点,也被牢牢打入消费者认知。
有时候,diss的理由也不需要那么明确。
小学生干仗般,“略略略”、“你不行”的一番输出,可能没那么伤敌一百,但少点恶意反而会让围观群众觉得可爱。
继续看爱挑事的汉堡王。
暗示麦当劳叔叔,换装来汉堡王点餐,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还在情人节内涵,小丑先生很寂寞,大家快带上皇堡陪陪他吧。
2020 汉堡王VS麦当劳 《LonelyNoMore》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甚至在麦当劳户外广告上“动手脚”,将麦当劳的 "Billions Served(为无数消费者服务)"更改为 "Billions Swerved(无数人在此转弯)"。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时不时来一手的阴阳怪气,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纵观广告营销史,这般操作的还有不少。
就说三星碰瓷苹果这件事,干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当iPhone开新品发布会,三星就要顺势开启“一年一度吐槽大会”。
iPhoneX上线时,连发七条短片,嘲讽苹果网差、不防水,还有丑坏了的刘海屏。
2018 三星VS苹果 之《Ingenius:Storage》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iPhone 14发布后,三星又内涵,我知道苹果用户们不爱换手机,但折叠屏真的不心动吗?
2022 三星VS苹果 《Join the flip side》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和可口可乐对打了一百多年的百事可乐,在花式“拉对方下马”这件事上,也颇为擅长。
明嘲可口可乐吸管都不喝;
暗讽可口可乐售卖机无人问津,等等等等。
会发现,这些拉踩很多时候都是“下克上”的形式。作为下位者,盯着赛道大哥“贴脸开大”,做个没脸没皮的“牛皮糖”。有句话说的好,“不怕吵不赢,就怕小透明。”不厌其烦的搞事,往往也不是市场干不过,那就舆论赢上一回,更多是绑CP、做话题、博关注。
架打的漂亮,得有来有往。对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群众来说,单方面的diss诚然有趣,品牌玩得开的互撕,更能得CP党欢心。
百年“敌蜜”,百事和可口可乐在品牌互黑上炉火纯青。
大家应该都看过这个“我踩你一头,你压我一脚”的案例:
还是百事先挑事——一位站在贩卖机前的小男孩,用可口可乐垫脚,获得心仪百事一罐。
而后可口可乐给出反击。相似的场景,又一位男孩出场。踩完一脚百事还顺手将可乐放回冰箱。素质、格局尽显。
百事VS可口可乐
另外一组平面也很经典。
百事:祝你有个恐怖的万圣节!
可口可乐: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想要成为英雄!
表面的互撕,本质是为双赢。
虽然很多时候,看着是“先发制人”的百事,最终落了下乘。但捆绑可口可乐做广告,两大品牌掐架带来的围观效应,也容易让用户在做挑选饮料时,直接忽略非可乐饮料。所以可口可乐也乐得做个有格局的老大,予以巧妙回踩,既守住了舆论攻势,也与百事一起让可乐这个品类,在饮料界站稳王者地位。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汉堡王和麦当劳半个世纪的拉扯。对这个牛皮糖,麦当劳也没一味躺平任嘲。
麦当劳曾在某个法国小镇竖起路标:麦当劳直行 5 公里,汉堡王,呃......如下。
潜台词就是,我麦当劳哪都有店,而你汉堡王,店少还难找。
汉堡王对此回应展开新剧情:一辆车经过麦当劳点了杯咖啡,然后直接去到远处的汉堡王。
撕的越狠,爱的越惨。所以有些时候,难免教“嗑学家”们产生疑问:莫非本质是真爱??
你别说,还真的是——
2019年芬兰骄傲周期间,汉堡王推出“爱可以征服一切”,和老对手亲密拥吻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能产生这样的CP感,也是因为这些互怼,大都围绕一些无伤大雅的话题。很多时候,相比于品牌早期“我要XX死”的针对性,既然总归做不成“东风压倒西风”,不如合起伙来话题互博、传播win-win。
这类经典案例,依然可以看看对家很多的苹果(真·身经百战)。苹果曾与对手多年的黑莓,打过一场势均力敌的“水果战”。
黑莓:黑莓像子弹一样击穿苹果。
苹果:不,你不行。
宝马和奔驰,同为豪华汽车,也熟稔相爱相杀的剧本。
2019年,奔驰全球掌门人迪特·蔡澈卸任,宝马向老对手致敬。退休的掌门人离开奔驰,转身回家开出了一辆宝马私驾。
2019 宝马VS奔驰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事情并没有这么结束,宝马中国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支短片,并配文说明“奔驰一生,宝马相伴”。
奔驰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文“宝马相伴,奔驰一生”。前后句互换,又是一番新的释义。
随着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品牌重要的发声渠道,这种与对家的互怼,也可更多用于活跃品牌社交互动上。
什么蜜雪冰城阴阳瑞幸不加冰啦,瑞幸内涵雪王柠檬精啦,时不时发动大号小号,到对方评论区互踩一下,已经成为轻量化、日常化地品牌社交的一直新形式。
归根结底,拉踩是一种有竞争性的广告手法。
指名道姓的diss虽然很勇,但操作起来难免有风险。(有失君子风度是其次,主要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被告。)
所以很多时候,高端的“阴阳人”会知道,拉踩可以暗搓搓的进行;对比也可以不那么有针对性。
只要内涵到位,对于意会者来说,依然有“骂得真脏”的效果。
比如,从对方那些大众熟知的品牌识别符号中,委婉做文章。
像前面提到的,勇如汉堡王,在它的“麦当劳阴阳史”里,很多时候也不会直接指着麦当劳的名字骂。
从早期出现在汉堡王门店的小丑鞋子,到现在汉堡王外卖送达地红黄相间的代表色……说的是谁?看过两位多年明争暗斗,懂得都懂。
另外,也可以盯紧了对手,瞅准对方广告营销、公关上的空子,碰瓷搞事情。
三星最近内涵苹果的做法就很典。人家那边广告才下架,这边三星就赶紧行动起来,含沙射影地将对家的舆论危机,转化成了自己的传播优势。
再往前看,iPhone13pro发售之际,曾因中文产品文案“强得很”被全网吐槽。
三星没放过使坏的机会,把自家产品文案做了波“对照更新”。
快得很、大得很、值得很、潮得很、酷得很、爽得很……嘲讽值“很很”拉满。
精准的补刀,不仅对广告翻车有效,对公关危机也一样。甚至能做到“趁他病,要他命”。
比如,当花西子79元眉笔定价惹争议时,蜂花顺势推出的79元5斤半的洗护套装。“夺笋”是真,实打实的销量,更是真。
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不是时时都有。跟随对家的营销动作,做个会碰瓷的“学人精”,也能把对方的营销热点,化为己用。
麦当劳前脚说“巨无霸”是AI最爱的汉堡;后脚汉堡王就巴巴跟来表示,AI说了,皇堡才是真的“巨无霸”。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在同行附近贴广告,人家出牌我跟拍,这种骚操作内卷起来的广告公司也很懂。去年,在华与华旁边立下广告牌,自言更“懂审美”,okk也曾靠内涵同行出了圈。
在精通拉踩之道的饭圈,有一种高级黑,叫做“明捧暗踩”。
并不一定去说对家,如何如何不行。稍加褒扬,进而表示出“你好我更好”的意味,格局有了,内涵也到位了。
比如瑞典旅游局出的旅游宣传片。针对大家容易把瑞典和瑞士混淆这件事,表面说的是,为了大家好,要与这位欧洲朋友做下区分。但听完瑞典细数各自的旅游特色,观众会不由恍然:瑞典和瑞士的区别是,前者是更适合的旅行目的地。
2023 瑞典VS瑞士 《Sweden (not Switzerland)》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奥迪这则广告,也很巧妙。
先是捧一把游戏的同行们:“奔驰舒适、阿尔法罗密欧设计出众、沃尔沃安全、宝马运动”。然后镜头一转,四把钥匙环连成奥迪标志,“我奥迪,一打四”。
更稳妥(广告法适用)、也被更广泛使用的拉踩是不设目标的。也既:我没有专门针对谁,而是在座的各位。
最常见的手法是,针对当下的用户需求,披露同行产品、业务的种种不足,以更好突显“我的长处”。
比如大众这个超经典的案例——think small。
think small 想想小的好
我们的小车没有标新立异。许多学院派家伙不屑于它;加油站的小伙子也不会问它的油箱在哪里;没有人注意它,甚至没人看它一眼。其实,驾驶过它的人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它耗油低,不需防冻剂,能够用一套轮胎跑完40000英里的路。这就是为什么你一旦用上我们的产品就对它爱不释手。当你挤进一个狭小的停车场时、当你更换你那笔少量的保险金时、当你支付那一小笔修理帐单时,或者当你用你的旧大众换得一辆新大众时,请想想小的好处。
正话反说,但婉转着讲小的好处,也把那些豪华但烧钱的“大”车,内涵了一遍。
最近的案例,可以看看这段时间打的很凶的奥乐齐。越来越卷的线下商场赛道,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的奥乐齐,也深谙“叫板大牌”的对比性策略。
买会员才能买好肉?要不要试试奥乐齐一百年从来不收会员费
夸张!隔壁家的瑞士卷,没吃完就过期了!幸好奥乐齐超市小包装卖多卖少都便宜
这些对比性文案,从不指名道姓,但无形中就会让人联想到某姆、某马。而通过这种隔空diss,奥乐齐在价格、分量、品质,以及会员策略上的多方优势,也也更深入人心。
委婉的拉踩,还可以表现为对业内惯常广告、营销套路的打破。越是鲜明的对比,越作辛辣的讽刺。
韩国啤酒品牌cass,对那些不开party就拍不出的啤酒广告,做了一番反讽。阳光沙滩与普通日常的情景对比,告诉大家,啤酒可以为心酸的生活带来一丝畅爽。
《진짜 멋진 여름 맥주 광고(非常酷的夏季啤酒广告)》
来源@新片场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还有曾经“不用明星拍广告”,甚至表示“不需要广告”的网易严选;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618劝你收手的小红书;
“祝你过年不用饿了么”的饿了么……
反消费主义、反广告套路,本质都是让品牌和用户统一了战线。
看完以上案例,想diss某某的心,是不是跃跃欲试了?
还是劝一句:
拉踩有风险,用之需谨慎。
毕竟相对于在互联网上当个匿名键盘侠的轻松,品牌所有公开的diss、隐晦的内涵一经发出,就会将自己置入舆论的漩涡之中。
拿“商战”愈发白热化的电动汽车行业举例,汽车广告拉踩特斯拉被骂;凯迪拉克蹭小米雷军热点被批;智己发布会碰瓷小米汽车,被通告、后致歉……品牌碰瓷多,翻车也不少。
对比看,讲着“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比亚迪,用广告“向华为致敬”的小米,有几分真心先不提,love and peace的氛围下,谁又能挑出来错不是。
如果实在忍不住搞事,那么最后提示一下,
对比,要基于事实。
拉踩,不是恶意中伤。
势均力敌的互黑,才有相爱相杀的CP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