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细胞”,“细胞”健康生长,经济发展更有动力。
近期,多部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积极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随着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多项经济指标好转,各类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呈现恢复态势。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细胞”,“细胞”健康生长,经济发展更有动力。
近期,多部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积极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随着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多项经济指标好转,各类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呈现恢复态势。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学者判断,在政策支持下,市场需求在明年有望进一步复苏,企业利润将有所改善。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并逐步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业务与管理的有效融合,催生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
企业订单回暖向好
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下辖门村村,直播带货解决了村子地处偏远、市场渠道闭塞的难题。
“最近门村村小香薯丰收,我们在阿里巴巴公益平台网络直播中创造了单次成交1.2万单、6000斤的销售纪录。”门村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童樟民向记者表示,有了平台的流量支持,农产品的销路广了,如今每亩地能为种植户带来2500元左右的收入。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部署一系列助企帮扶政策,认真对待各类经营主体关切、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为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分型分类“个体工商户名录库”,并在此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在税收、社保、就业、融资等领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着力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扶持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受益于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发力显效,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指出,11月我国经济中的积极变化继续积聚,向好态势进一步明确。最为可喜的变化是,新订单指数上升明显,回升到50%以上。大、中、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全部较上月上升,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改善具有普遍性,经济回升动力增强。
企业订单回暖有利于带动利润修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已现向好势头。10月份,规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股份制、私营和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9月分别收窄27.7、14.4、14.3和10.9个百分点。作为先行指标,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且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企业利润一头离不开订单带来的营业收入,另一头离不开成本管控。今年以来,为助力企业减轻成本负担,财税、金融等多方面齐发力。
“2024年以来,我们享受到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一次性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等多项优惠政策,享受税费优惠金额约2382万元,减轻了设备更新方面的压力,让我们在绿色技改焕新的道路上信心满满。”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赵臻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结构性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助力企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现行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0868亿元。
治理涉企乱收费、乱罚款关系企业核心利益,是减轻经营主体负担的重要举措。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乱收费问题的源头治理,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今年以来,多地着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取得积极成效。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在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方面持续发力,明确涉企收费清单,严格规范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执法规范。
此外,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与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98%。同时,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2%,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法治化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涉企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抓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践行《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合理设定市场禁入和许可准入事项、明确市场准入管理措施调整程序,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近期,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我国还在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着力破解地方保护,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为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也在加紧修订中。
此外,为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近日表示,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者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将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向记者指出,随着一系列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律、条例出台,区域限制、行政干预、市场保护等壁垒将被逐渐打破,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持续完善,将有助于要素资源流动,增强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展望2025年,随着各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助企帮扶政策举措显效,企业成本将有望降低,融资难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生产经营活力将大幅增强。”田轩判断,在政策支持下,市场需求明年有望进一步复苏,企业利润将有所改善。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并逐步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业务与管理的有效融合,催生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