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辉煌70年,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经历了什么变化?

扫码手机浏览

导读近日,国家统计局接连发布“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阔步前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八”,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发展阔步前进 新中国成立7...
导读近日,国家统计局接连发布“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阔步前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八”,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发展阔步前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1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经历了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提质发展的过程。 探索发展阶段(1949-1978年) 194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武汉、太原和洛阳等老城市也进行了扩建改造,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持续增加。196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9.75%,比1949年末提高了9.1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3个百分点;城市数达到199个,增加了67个,年均增加6个。进入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一大批新设置的市退回县建制,一部分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人口流动受到户籍政策的严格控制,城镇化进程有所波动。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启动,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和城镇人口有所增加,区域协调性有所改善,至197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保持在17%-18%之间。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11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重点很快转向城市,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特区逐步设立,沿海城市、三个“三角”地区[1]、海南岛和上海浦东陆续开放,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放松,农村人口快速向城镇流动,乡镇企业兴起,城市和小城镇数量迅速增加。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93年,设市标准放宽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发展。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逐步成形,城市集聚效应更加明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市商业更加兴旺,市场更加繁荣。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实施,改革开放逐渐扩展至沿边、沿江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城市,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工作和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比重超过了50%,比1978年末提高33.3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1个百分点。 提质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年,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领域配套改革相继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明显加快,大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速发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区域分布更加均衡。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37%,比2015年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6个百分点。 2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大中小城市发展齐头并进 城市数量显著增多。1948年末,我国城市共有58个,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大批县城改设为城市。1949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3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5个,县级市67个;建制镇2000个左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整体比较曲折,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迟缓。1978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93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1个,县级市92个;建制镇2176个。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通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持续协调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建制镇21297个。 城市人口规模明显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人口规模普遍较小。1949年末,城市[2]人口共3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741万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仅有5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有7个,20-50万人口的城市有18个,人口少于20万的城市多达102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快速扩大。2017年末,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户籍人口达到48356万人,户籍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4个,300-500万人口的城市有16个,50-3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19个,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49个。 城市占地面积大幅度扩展。70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行政区划的调整,我国城市区域快速拓展,如北京市内城区从二环路内扩大到了六环路内甚至更大;深圳市由一个边陲小渔镇发展成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1981年至2017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56225平方公里,增加了48787平方公里,增长了6.6倍。 3 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经济基础非常薄弱。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百业兴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加。1988年,全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左右。2017年,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52.1万亿元,占全国的63.0%;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4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地级以上城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361个,全年利润总额达41428亿元;而1978年城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只有477亿元。各类所有制工业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发展迅速。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有9157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8%。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7年,地级以上城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5714亿元,占全国的60.9%;上海、北京、深圳和天津等10个城市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千亿元。而1978年全部城市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有584亿元。201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3.2万亿元,比1995年增加61.6万亿元,占全国的98.5%,提高20.4个百分点;城镇住宅投资8.1万亿元,比1995年增加7.7万亿元,占全国的92.6%,提高23.4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完成国家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工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改革开放后,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加速向城市集聚,现代工业体系快速建立,服务业迅猛发展,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转为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带动。十八大以来,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持续升级,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服务业迅速兴起,文化、旅游和康养等“幸福产业”快速崛起,城市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成果明显,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和活力进一步释放。2017年,地级以上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9%、41.4%和55.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商业连锁店、大型百货超市和商业综合体快速涌现,促进了城市贸易市场的繁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2018年,全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325637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5%。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到12.8万个,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64.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54.8万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的87.0%。而1978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只有4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8%。 科技创新持续增强。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相继成立,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7年,地级以上城市(全市)科学技术支出3861亿元,专利申请344万项,专利授权167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7万项,日均896项。 4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 交通出行更加便利。解放初期,我国交通设施十分落后,出行非常不便。1949年末,全国城市道路面积8432万平方米,拥有公共交通设施的城市仅27个,公共汽(电)车也只有2299辆,黄包车、自行车是大城市比较普遍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改善,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等路网四通八达,城市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2017年,全国城市道路面积达78.9亿平方米,地级以上城市营运公共汽(电)车50.0万辆。2018年,城市客运量为1262亿人次,年末公交专用车道长度达12850公里;30多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1条,运营里程5295公里。 市政设施逐渐完备。解放前,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排污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匮乏,市容市貌破败不堪。1949年末,全国只有72个城镇建有自来水厂,供水管道6589公里;污水处理厂仅4座,日处理能力4万吨,排水管道6035公里;有供气设施的城市仅9个,年供气总量为3970万立方米。2017年末,城市供水供气设施完备,供水管道达79.7万公里,年供水总量594亿立方米,供水普及率98.3%;供气管道达11716公里,年供气总量为27.1亿立方米,燃气普及率96.3%;污水处理厂达2209座,日处理能力15743万立方米,排水管道63.0万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5.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9.0%,无害化处理率为97.7%;城市公厕13.6万座,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22.8万台;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83.1亿平方米,管道长度达27.6万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2418公里;道路照明灯2594万盏。 邮政通讯方便快捷。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寄信、电报和手摇电话等方式远程联络。改革开放后,邮电通讯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迅速兴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推进,手机、电子邮件和QQ等交流沟通方式迅速流行。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和智能手机普及后,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移动视频直播和餐饮外卖等应用得到实现,线上线下加快融合,物联网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战略深入贯彻实施,显著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作生活方式。2018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010亿元,其中移动通信业务实现9134亿元;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702亿GB,移动互联网接入户平均月流量达4.4GB;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 教育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努力发展学校正规教育,同时通过“扫盲班”“夜校”等多种形式快速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改革开放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大,电大、函授和全脱产等成人本专科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市)2581所,专任教师16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百花齐放,艺术创作持续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全国共有3176个公共图书馆、4918个博物馆、528个美术馆、3326个文化馆和2478个艺术表演场馆,这些场馆大部分集中在城市。 社保医疗体系不断健全。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迅速建立。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逐步构建了更加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建成一整套广覆盖、保基本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市医疗设施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亿人,共有1008万城市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2017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医院16345个,医院床位350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88万人。 居住环境更加美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绿化祖国”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园林城市”创建,再到现在的“绿色城市”和“美丽中国”建设,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更加优美。2017年末,全国城市公园15633个,其中免费公园14555个;公园绿地面积68.8万公顷,1981年末仅有2.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平方米,而1981年末只有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比1986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1%,比1996年末提高18.1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改造和治理境内水系和路网交通,就地消纳和利用降雨,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近年来,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整治大街小巷,改善城市环境;规范窗口行业服务,精细化管理城市,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截至2018年末,已评选表彰了五届共176个全国文明城市,其中省会城市23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城区17个,县级市56个。 5新型城市蓬勃发展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新型城市建设精彩纷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有序规范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热点纷呈。城镇棚户区和旧房改造成绩亮眼,综合交通网络明显优化,地下管网改造不断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很多城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博物馆建设,打造书法城市、体操城市、瓷器城市等文化名片,不断开发文创产品,大力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 特色小(城)镇不断涌现。城乡结合,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热潮,全国大部分地区明确了培育目标,制定了支持政策和相关规划,正在稳步有序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注重产业升级,更关注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完善的设施配置,多元的产业配套,成功的商业运作让越来越多的小(城)镇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截至2018年底,全国特色小(城)镇共有403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城)镇有62个,国家森林小(城)镇有50个,再加上各地政府创建的省级和市县区级特色小(城)镇,以及市场主体自行命名的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创建数量有数千个。 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跨省区域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省域内城市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19+2”[3]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随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的都市圈不断涌现。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5月,中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环杭州湾大湾区互联网经济和会展经济活力十足。新时代湾区化区域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湾区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增长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镇居民生活幸福美好。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大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把城市建设成为“发展更科学、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注: [1] 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 [2] 若无特别说明,本文城市皆为城市市辖区口径。 [3] 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和天山北坡19个城市群,还有以拉萨、喀什为中心的两个城市圈。 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区域发展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1 科学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70年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发展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区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各区域经济总量获得巨大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仅分别为257亿元、146亿元、127亿元和84亿元,到1978年分别增加至1514亿元、750亿元、726亿元和486亿元,均比新中国成立之初明显增长。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1991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5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在1995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并同时于2011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东北地区省份较少,2001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201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8.1万亿元、19.3万亿元、18.4万亿元和5.7万亿元。 各区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18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9.4%、8.1%、8.6%和8.1%,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其中,1979-2018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11.3%、10.3%、10.3%和8.9%,改革开放后各区域经济增速明显快于改革开放前,并呈现东部地区领跑、各区域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态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规模,促进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了内陆和沿海地区经济差距。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率先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一马当先,保持领先地位。进入2000年后,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走上协调发展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要战略,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70年间,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经历了从缩小到扩大、再到缩小的变化过程。195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东北和最低的西部相对差值为2.6倍,到1990年下降至1.9倍。1991年起,东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开始超过东北,居四区域之首,与其他区域的差距逐渐拉大,与最低的西部相对差值在2003年达到峰值2.5倍。2003年后,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发力,人均最高的东部和最低的西部之间相对差值逐渐缩小到2018年的1.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按不变价格计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2%、8.2%、8.5%和6.1%,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地区,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2勇立潮头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东部地区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率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东部各省市积极行动,率先探索并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 (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引领地位 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实现率先发展。上世纪80年代,国家相继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在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又相继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本身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长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引领地位,地区生产总值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龙头”。 (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东部地区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在全国继续发挥重要增长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北京、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建设加速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广东和浙江等制造业大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2018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接近60%。浙江省在役机器人7.1万台,约2/3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 3发挥优势中部崛起取得重要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近年来,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中部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2006-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8.6%上升到21.0%,提高了2.4个百分点。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均居“四大板块”首位,为支撑全国经济稳定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二)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 2016年12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颁布,提出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新的战略定位,即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一中心、四区”是对“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的继承与发展。中部地区制造业在政策红利的刺激下获得空前发展,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从200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5.0%。 4多措并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西部发展规划和政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优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一)西部地区经济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发力,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200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东部,并连续12年快于东部,改变了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领跑全国的格局。党的十八以来,西部地区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部分省份发展势头强劲。1999-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7.9%提高到2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9%提高到75.4%。 (二)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进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西部地区脱贫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推动扶贫开发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相结合,多措并举推进西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改善移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专项行动,努力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造血机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2012-2018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7.6%下降到3.2%,累计下降14.4个百分点。 5深化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加快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吹响东北振兴的号角。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注入政策动力。 (一)东北地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后,通过对重点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东北地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为一些传统优势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竞争力。大型水轮机组、大型风电机组、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装备在东北率先实现国产化,其中高档数控机床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东北百余家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战略性重组,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二)东北地区区位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充分利用其东北亚核心地带优势,加强对外经贸往来。2018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791.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10.8%。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黑龙江沿边经济带开放步伐加快,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园、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开发开放平台正在加快建设。 6统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明显进展 实施京津冀发展战略以来,三地在产业升级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从经济规模看,2018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万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6.6%。从城镇化水平看,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率为65.8%,比2014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从居民收入看,2018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361元、39506元和23446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8%、8.2%和8.9%。三地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发展动能加快转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实效 在疏解存量方面,5年间北京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648家,疏解提升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在控制增量方面,北京市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严控新增产业准入。在城市发展布局方面,雄安新区规划完成顶层设计,转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北京市级机关向副中心搬迁的第一批单位挂牌办公。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方面,联防联控联治不断加强,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在交通建设方面,环北京半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逐步增大,京津冀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7着眼长远长江经济带建设稳步推进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不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一)共抓大保护格局已经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沿江各省市积极践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得到大发展,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面积显著增加,节能环保力度加大,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2018年1-9月,长江经济带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77.2%,较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为1.8%,较2015年底下降4.6个百分点。 (二)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升 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2018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占全国的44.1%,比201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3年年均增长7.8%。在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国248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长江经济带有81个。 8共享共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迈出实质性步伐,粤港澳深度合作正在全面推进。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运营并实现西九龙站“一地两检”,虎门二桥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速形成,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开建,横琴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 (二)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取得新进展 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CEPA货物贸易协议》,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发放港澳居民居住证、取消港澳居民就业许可审批等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就业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用取得积极成效,内地电信运营商漫游至港澳的流量平均资费大幅下降。 9开放先导“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积极成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倡议旨在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根植于历史厚土,正在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一)“一带一路”赢得国际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 6年来,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互联互通合作网络正在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有关文件中。“一带一路”不仅有力提高了各国民众的生活质量,而且解决了部分国家困扰多年的公路、铁路、电力等短缺问题,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银行认为,“一带一路”促使全球减贫“提速”。 (二)“一带一路”丰硕成果开辟世界经济增长新空间 6年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中国与沿线国家新增航线1239条,占新开通国际航线总量的69.1%。中欧班列已联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累计开行1.3万列。中缅油气管道、中泰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稳步推进。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900亿美元,为各国提供了更良好的营商环境、更便利的生活条件、更多样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正成长为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对于保持经济整体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间经济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地区间经济与人口分布失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区域发展改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区域合作,不断优化区域结构,激发各区域发展潜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