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学定义,残障是身体损伤、功能缺失和社会环境障碍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知道我们的残障不是“病”。
其实,医学也不把障碍和“病”划等号,尤其是精神医学领域,很多专家学者并不认同“精神病”的称谓。
那么医学层面的“障碍”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医生们认为精神障碍不是“病”?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拜访精神科门诊? ...
残障学定义,残障是身体损伤、功能缺失和社会环境障碍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知道我们的残障不是“病”。
其实,医学也不把障碍和“病”划等号,尤其是精神医学领域,很多专家学者并不认同“精神病”的称谓。
那么医学层面的“障碍”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医生们认为精神障碍不是“病”?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拜访精神科门诊?
这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来看这则科普视频,了解精神心理相关知识,共同呼吁精神障碍去病化和去污名化。↓↓↓
扫一扫上图的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申远医生的科普视频。有需要的小伙伴可移步下面我们整理的图文版。
如何判断
自己是否需要去精神科就诊呢?
文/申远
图为申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上海交大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
1
“障碍”VS“病”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需要向广大的民众普及的常识。
我们精神科的疾病和其他的医学领域的疾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都把它们定义为障碍,不定义为“病”。
为什么我们精神科的疾病不定义为“病”(比如我们不定义为‘抑郁病‘而是抑郁发作或抑郁障碍)?
那是因为它们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作为一个疾病的诊断。这不像大叶肺炎或者肺病,它是能看到明确的病理改变的:我们做切片,包括影像,这些都可以作为间接的证据,但是精神类的疾病是看不到的。
所以现在根据国际的疾病诊断分类的定义来说,我们还是认为它是一类的综合征。
2
什么时候需要去精神科就诊?
什么样的情况下,它需要进入医学领域的范畴来处理?那就是严重地影响到了功能。
就比如学生的功能就是学习、一定程度的社交;成人的功能是工作,照顾家庭。
如果这些功能受到明确的、明显的损害了,这时候我们就认为它是障碍了,需要医学的干预。
如果大家出现了明确的功能受损,比如因为情绪的问题,你不能上班了,或者你会逃避上班,逃避社交,不能照顾家庭了,那一定要到医院里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
来到医院,就已成功一半
我经常和我的病人说,你只要走到医院来,其实已经成功一半了。
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家,全世界都是这样,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等,它们的正确诊断率是比较低的,或者说是非常低的。
之前我们国家也做过这样的研究,就是我们“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何燕玲教授做过这样的调查:
抑郁症正确的诊断率,10%左右;得到正确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甚至只有5%。
这是为什么?
有很多人不愿意走到医院,或者他已经重到不能走到医院,或者他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求助。
所以能够走到我们精神科医生这里来救助的患者,其实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抑郁障碍也好,焦虑障碍也好,包括其他的精神障碍,它并不是不治之症,它是有很多药物和非药物的方式去治疗的,也是可以明确地获得帮助和改善的。
完
原标题:《“精神障碍不是病。”巧了,医生也这么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