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银幕上的长征: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扫码手机浏览

文|姬政鹏 编辑|林 琳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征程约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甘苏区。而通过长征,红军既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也...
文|姬政鹏 编辑|林 琳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征程约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甘苏区。而通过长征,红军既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也为日后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宝库。从1936年到2021年,85年时光荏苒,长征已经从一个历史事件演化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成为了中国电影创作题材的重要源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人把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作为影视作品表现的重要内容。在各个时期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理念影响下,相继有数十部不同风格、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长征题材电影登上大银幕,而有关长征的影像也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亿万观众共筑中国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1978年: 以小见大,记叙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的长征题材电影主要以反映历史事实为主,集中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的著名历史事件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兼具文献片的功能,在风格上相对偏重教育功能。 比如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在长征的道路上》,就是为庆祝长征胜利20周年,到当年长征经过地方拍摄的彩色纪录片。 这一时期的长征题材故事片很多都取材于歌剧、话剧等其他艺术作品。《万水千山》《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和《山寨火种》等都是改编作品,而这些改编作品在上映后,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和长征精神,在当时形成轰动,也对之后同题材创作的影片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1年,15岁的陈其通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陈其通以红一方面军战友的经历为主线,创作了《万水千山》话剧剧本。1951年,文工总团成立,时任总政文艺处处长的陈其通兼任总团团长,话剧《万水千山》开始排演。1952年,话剧《万水千山》上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 1959年,总政和八一厂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由孙谦、成荫改编,成荫、华纯担任导演。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部长征题材故事片。影片以具体历史事实为线索,通过一个前卫营的视角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举,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攻占天险腊子口”、“吴起镇会师”等著名历史事件首次以故事片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场面真实且悲壮。 1977年,《万水千山》以舞台艺术片的形式再次被搬上银幕,影片由八一厂导演严寄洲执导,原话剧剧本创作者陈其通重任编剧。重拍的电影不仅全景式地展现了大渡河、乌江、雪山、草地等战斗,而且对于长征路上党内路线斗争也有所体现。 1965年8月,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谱曲,萧华将军作词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上演。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决定复排《长征组歌》,并把它拍成电影艺术片搬上银幕。 1976年2月,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黄宝善共同导演的舞台艺术片《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公映,公映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共鸣,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 在当时,影片通过对长征和长征精神的热烈歌赞鼓舞和激励了全国人民,而其昂扬、奋进、乐观、豪迈的基调也对之后的长征题材影视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3年,蔡葵以红军长征路过贵州,苗族猎户救护红军伤员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了三幕歌剧《石花》,后改编为八幕话剧《山寨火种》,197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接洽蔡葵表示希望能将这一故事改编成电影。 为达到理想效果,蔡葵四赴长影改稿,断断续续经历了四年“持久战”。创作组也多次沿着红军走过的地方,深入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体验生活、补充素材。开拍后,摄制组在贵州遴选了10余位当地专业剧团及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加入到剧组中,在贵阳、遵义、安顺等外景地工作了数月,又回到长影摄影棚补戏,精心进行了后期制作。 1978年初,《山寨火种》摄制完成,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除了以上作品外,这一时期拍摄的长征题材影片还有《羌笛颂》《红鹰》《突破乌江》《金沙江畔》《六盘山》《冰山雪莲》等6部,基本上是通过“回望昨日胜利”的视角,以红军某团或某连的视角“以小见大”,重述长征历程,讲述红军的战斗故事,主要以史实为叙事线索,再现著名历史事件。 而在叙事主题上,这一时期的长征题材电影主要在红军战争战绩、思想政治工作、军民团结等基本方面进行展现,在内容上有许多是根据战争中的实际战例,加以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进行拍摄。 例如,196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突破乌江》。通过对红军先头团三次渡江过程的真实再现,还原了红军强渡乌江的历史,不仅表现出红军将士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革命气概,也在细节上展现了红军官兵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征地理跨度较大,其间经过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在这一时期的长征题材电影中,就开始重点展现我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红军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并在之后的电影创作中得以延续。 例如,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金沙江畔》。表现了红军某部长征途中在金沙江畔过藏民区时发生的故事,影片中就重点着墨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深厚关系。《羌笛颂》(羌族)、《红鹰》(藏族)、《山寨火种》(苗族)、《六盘山》(回族)、《冰山雪莲》(藏族)等影片中也对红军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展现。 1978年-1987年: 展现领袖群像,聚焦多元化和人性化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突破了对创作思维的束缚,影视艺术创作逐渐多样化,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创新较为活跃的时期,长征题材电影的创作从单纯对历史事件的表现中拓展出来,出现了不同类型、反映不同主题的影片。 在叙事视角上,更加注重对军事思想的展现,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渡河》以及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上下集战争史诗巨片《四渡赤水》都集中展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其中,《四渡赤水》是这一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重要作品,影片制作阵容庞大,郭化若、丁甘如、孟照辉等开国将校任军事顾问,王愿坚、李传弟等知名军旅作家为编剧,导演蔡继渭、谷德显擅长拍摄军事题材影片。影片基本按史实展开剧情,以较宏观的战略视野超越了之前的长征题材影片,获得了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二等奖和1984年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影片在领袖人物的刻画上,也更加追求真实。不仅在拍摄和美学上突出对纪实性的追求,在人物塑造上也努力做到平和自然,《四渡赤水》中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和军队统帅如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的形象,古月(饰毛泽东)、苏林(饰周恩来)、刘怀正(饰朱德)、赵恒多(饰刘伯承)在片中均说方言,在银幕上比较完整、真实地展现了领袖群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拍摄时的历史环境限制,对领袖级人物的银幕表现方式还处于初步放开阶段,因而除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几个人外,其他中央和红军领导人都只有很少的展现。也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领袖特型演员逐渐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为日后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发扬光大提供了一定助力。 在主题探索上,多元化和人性化开始成为新特点,开始有作品展现长征中的悲剧色彩,开始有作品的视角对准长征中的女兵、少年战士等之前较少提及的侧面。 长征时期的艰苦环境和险恶敌情,再加上女性在体能和生理上的特点,使得红军女战士们在长征中要经受更多的苦难和考验。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祁连山的回声》、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姐姐》、1987年潇湘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马蹄声碎》讲述的都是长征中红军女战士的故事,也都体现出长征中的艰苦和惨烈。 《祁连山的回声》展现了红军妇女独立团的战斗经历;《姐姐》表现红军西路军一位掉队女兵与一个裕固族小姑娘追赶部队的故事;《马蹄声碎》表现红四方面军五个女战士追赶部队的故事。这些作品不仅记述了红军女战士的战斗经历,也展现了女战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198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草地》则讲述了红二方面军后卫连与红四方面军伤病员以及小战士过草地的故事,展现了少年战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片中塑造的“反革命死刑犯”常炽、押解者黄苏、连长肖国成、女护士许苓等长征中普通人物群像,以“小人物”的视角,通过个体在战争中的成长蜕变,展示信仰的力量,运用底层叙事开掘宏大主题,呈现“长征精神”的耀眼光芒,为之后长征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1987年-2003年: 宏大叙事回望历史,表现伟人内心世界 这一时期,国家对于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创作更加重视。1987年,党中央批准成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组织指导、剧本立项把关和完成片审查。1996年3月22日至2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不仅思想内容要好,而且艺术水准要高”,并正式推动和启动了电影精品“九五五〇”工程。 在具体实践上,政府主管部门综合运用了包括行政、市场在内的各种手段来促进电影精品工程的实施,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金沙水拍》《长征》《彝海结盟》等长征题材电影陆续与观众见面。 1996年,为庆祝长征胜利60周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长征》和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彝海结盟》,都是通过宏大叙事回望历史、表现伟人内心世界的作品。 影片《长征》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全景式表现长征全过程的影片,也是当时规模最大、表现内容最为完整的一部长征题材影片。不仅还原了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还直面了党内的分歧和斗争,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血的教训认识到毛泽东的作用并将红军的领导权交还于他,而后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的过程。 而《彝海结盟》讲述了长征路上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结盟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长征精神。影片围绕“结盟”这个中心,以平行对比的总体构思揭示了民族团结的底蕴。 2003年-2016年: 以多样视角艺术呈现立体化的长征 2003年,中国电影开始全面向产业化转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拍摄主要围绕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重大节庆活动献礼放映进行。长征题材电影也出现在各大重要时间节点,成为献礼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至2006年,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动岁月》《我的长征》《扎喜的长征》《青青的长征》等4部故事片陆续上映,4部影片均采用普通人视角,从多个层面展现了个体在长征中的特殊经历,有效开拓了叙事的空间和视野,使对长征的呈现更加立体化。 其中,《心动岁月》描述了红军女战士英子在长征途中的坎坷经历,展现了红军忠于党、忠于信念的高贵品质;《我的长征》是翟俊杰第三次执导长征题材电影,影片以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扎喜的长征》讲述藏族红军战士扎喜旺徐在长征中不畏艰险,为大部队筹措粮食的故事,体现了红军战士与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谊;《青青的长征》通过坚信红军能够拯救穷苦百姓的少年青青历尽艰辛追寻红军大部队的故事,表现了红军长征不畏艰苦的伟大革命精神。 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大型文献纪录片《不能忘却的长征》,通过抽取长征历程中一些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对红军万里长征的战略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艺术思考和探索。 2007年,为了向党的十七大献礼,也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影片《革命到底》于当年10月12日与观众见面。该片从广昌战役、“扩红”运动、湘江战役到四渡赤水,直至渡江战役,通过三个小人物在15年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他们从普通农民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 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影片《通道转兵》于当年8月30日上映。据《红军长征史》中记载:“通道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有了发言权,也是他的意见第一次得到中央多数同志的赞同。”《通道转兵》就记载了这段历史,体现了红军长征转折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勇于担当的精神。 2012年,为了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走过雪山草地》于当年11月18日上映。影片讲述了长征时期一支红军剧团克服种种困难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以及大无畏的革命情怀。 2016年,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电影人陆续推出了《太阳河》《勇士》《遵义会议》《大会师》《信仰者》《生死96小时》《勃沙特的长征》《四渡赤水》(动画片)、《红旗漫卷西风》《领袖1935》《血战湘江》等多部长征题材影片,向伟大的长征精神致敬。 《勇士》《血战湘江》《生死96小时》以经典战役为蓝本,将镜头对准长征中红军的某个群体,通过对特定历史横断面的记叙,集中刻画红军的高大形象;《大会师》《领袖1935》《遵义会议》既再现了领袖指挥时的运筹帷幄和会议上的精彩博弈,又凸显一线战斗部队在枪林弹雨中的勇敢无畏;《太阳河》《勃沙特的长征》《信仰者》以不同长征参与者的独特视角讲述长征故事;国产动画片《四渡赤水》和文献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则将不同的电影风格和类型运用到长征题材中。 2017年至今: 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回顾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并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电影人对长征进行深入挖掘,创作了数十部题材不同、风格多样的电影作品,全方位、全景化地回顾了历史,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国亿万观众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而不懈奋斗,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也奋力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电影创作对长征的展现也更加多元,使对长征的呈现更加全景化、立体化。 《湘江1934·向死而生》首次采用动画形式表现“湘江战役”重大题材;《红色土司》通过红军长征途经羌区时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再现了羌族革命英雄安登榜的一生;《极度危机》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建立“黔大毕”根据地时发生的故事,塑造了战争英雄的群像;《半条棉被》通过三个女红军和群众的故事入手,充分显示了“半条棉被”的情感线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赤焰》讲述了四位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普通女孩成长为红军战士的故事,体现了红军的坚定信念。 此外,表现首部反映纳西族人民支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电影《红麦》也已杀青,预计将于2021年上映。还有多部展现长征精神、再现长征历史的电影项目正在推进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电影生产力空前提高,呈现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相信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会发挥好电影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功能,坚守电影工作的文艺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动电影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