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包括广州在内的15个领航城市宣布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共同探索低空经济新领域、新场景。“低空经济”再次成为热词。
近年来,各城市纷纷扎堆力拼低空经济,瞄准的是它背后的庞大市场以及带动的产业链、就业机会。在竞逐万亿低空蓝海的进程中,各城市为何要拼低空经济?各城市间又应如何发挥...
在2024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包括广州在内的15个领航城市宣布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共同探索低空经济新领域、新场景。“低空经济”再次成为热词。
近年来,各城市纷纷扎堆力拼低空经济,瞄准的是它背后的庞大市场以及带动的产业链、就业机会。在竞逐万亿低空蓝海的进程中,各城市为何要拼低空经济?各城市间又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力协作,达到理想的“竞合状态”?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世鹏接受南方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地应结合自身城市特色,在应用场景上下功夫,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世鹏。受访者供图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低空经济”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热词。各地也开始加速布局这条万亿赛道。为何各地都要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对城市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李世鹏:全国各地都在寻找机会发展本地的经济,低空经济的“热”说明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意识到低空经济的重要性,意识到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成为发展经济的新赛道、新路径。
低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链发展,比如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可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是可以塑造新的出行和娱乐方式,不仅能把部分地面交通转移到低空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低空空域作为自然资源,一直以来没有被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着甚至远超土地资源的巨大经济价值,如空域的使用权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规划,比土地的使用更加灵活。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传统的二维地面活动拓展到三维的低空空间,可以产生超万亿级的经济增量;同时低空的空中优势,将催生更高维度的创新应用,衍生出一系列经济形态,这也是各地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您认为,大湾区各城市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有哪些?
李世鹏: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很大的城市集群,交通发达,城市间及城市内的连通性高,又有丰富的海岛资源,为低空经济未来在经济合作、商贸往来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低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供应链是珠三角的竞争力优势。如深圳在无人机产业方面有深厚积累,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广州在eVTOL领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所以大湾区的飞行器制造、无人机等产业都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的理念和方式具有独特性。如深圳在低空领域的先行探索,离不开国家规划与政策的指引和支持,包括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低空经济发展的理念都走得比较前,这也会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
记者:目前,各城市出钱、出地、出政策,加快建设“天空之城”,您是如何看待各城市争相布局低空经济的态势?您认为各地应该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低空经济?
李世鹏:从研究低空经济以来,我们有去各地调研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坦白来说,低空经济目前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地对于低空经济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应用为王。各地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城市的特色,发展适合自己的低空应用和业务。
第二,避免盲目投资。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构建各类低空基础设施,包括起降设施、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空中交通管理和飞行服务平台等,各地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要别人有什么东西,我自己必须也要有这个东西,否则容易出现管理混乱、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加强合作。建议各地行业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低空空域融合运行、运营服务等标准,进而逐步演进形成开放、兼容统一的低空经济发展生态体系。
记者:毗邻港澳是广东各地市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优势。您认为,广东各地市应该如何加强与港澳之间的合作?
李世鹏:结合我们的调研,香港、澳门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也逐步委托高校、企业开始研究内地发展低空经济的规划、措施等,学习发展思路和经验。
相对内地来说,香港、澳门拥有发展低空经济的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空域管理更加灵活、有丰富的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亦是全球各类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链优势,结合港澳的低空应用场景和相应技术优势,共同探索发展低空经济,比如“跨境运输”、一地两检应该如何改善推进值得思考。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