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聽取老人呼聲整合服務套餐
家床增加保潔等個性化服務
家住車站北路的傅奶奶今年78歲,在一次居委推廣活動中,了解到了家庭照護床位服務。經過一番思索,她決定自費購買299元/月的套餐,選擇了每月7小時的家政服務內容。
“自費購買這個服務,一是因為...
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聽取老人呼聲整合服務套餐
家床增加保潔等個性化服務
家住車站北路的傅奶奶今年78歲,在一次居委推廣活動中,了解到了家庭照護床位服務。經過一番思索,她決定自費購買299元/月的套餐,選擇了每月7小時的家政服務內容。
“自費購買這個服務,一是因為年紀大了,家裡許多東西不好收拾,二是因為價格很實惠,比找鐘點工要便宜。”傅奶奶說。每次服務時間一到,服務人員便會准時出現在傅奶奶家,家裡被打掃得一塵不染。讓她更加安心的是,每次服務結束后,平台都會進行滿意度回訪。“這樣的回訪機制,讓我確信每一次服務都是有保障的。”
自2020年起,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依托南北兩家長者照護之家,正式啟動了家庭照護床位服務的試點工作。旨在通過整合社區和機構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
初期,服務內容主要在滿足老人助餐、助潔、陪醫、陪夜等基本需求上,通過各類服務套餐滿足老人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眼下,街道重新整合服務套餐:將服務內容分為家政保潔、健康檢測和睡眠監測服務等基礎項和助潔、助醫、助餐、助養、助家等選擇項,特別增加了老人呼聲高的家電清潔服務。目前,街道家床服務簽約人數已達140人。
從理發扦腳到陪醫配藥
家住涼城路的朱爺爺90歲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理發、扦腳等個人清潔活動也成了難題。朱爺爺所在的居委會向他介紹了家庭照護床位服務套餐。抱著嘗試的心態,朱爺爺選擇了399元/月的套餐,在享受150元/月的街道補貼后,還需自費支付249元。
如今,家政人員會按時到朱爺爺家中進行家政保潔,經過專業培訓的理發人員和扦腳人員也會定期上門,為他修剪頭發,清理指甲。“剪得蠻好的,和我之前去理發店的感覺差不多,這樣我不用下樓就可以理發了,方便!”朱爺爺說。
住在中虹家園的楊爺爺和陳奶奶患有長期慢性病,他們選擇了家床服務套餐中的陪護就醫。“我們購買了199元/月的套餐,享受150元/月的補助后,相當於每人每月隻需支付49元。這49元的服務裡,包含每月2小時的家政保潔、健康檢測和睡眠監測服務,以及自主選擇的陪護就醫服務。”陳奶奶說。
早上8時,服務人員准時出現在老人家門口,陪同老人來到醫院。服務人員不僅幫老人完成挂號、繳費等流程,還會主動幫助老人和醫生溝通,最后將老人安全地送回家。
將推“家床2.0”版本
在家床服務的套餐中,有一項服務很受歡迎——家電清潔。家住水電路的呂奶奶本想找個師傅來清洗空調,在了解了家床服務之后,她果斷改變了想法:因為符合補貼的標准,隻需要支付每月49元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家政保潔、健康檢測、睡眠監測服務,再加上空調清洗。
此外,每月工作人員都會與服務對象確認當月套餐,所以當呂奶奶不再有家電清潔的需求之后,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套餐內容,選擇理發扦腳、溫水擦身等其他服務。“這樣的服務就很人性化,不會造成浪費,真正讓政府的好政策落到實處。”呂奶奶說。
涼城新村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家床服務的試點過程中發現,不少已享受長護險的老人並不再需要家床服務,而一些經濟困難的老人、獨居老人或評估達不到長護險等級的老人更需要家床服務,所以目前家床服務的補貼人群進一步擴大,個性化的服務也進一步增加。
明年,涼城新村街道將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家床服務,推出“家床2.0”版本。結合虹口區居家養老提升行動項目,將服務內容逐步拓展至適老化改造、智慧設備配備、失能老人康復等﹔還將新增服務機構,通過競爭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完善服務監管,確保服務質量和居民滿意度。
虹口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全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區,虹口區已初步形成家床服務模型及配套指南,包括業務流程、服務清單及內容、服務場景和服務方式、合同模板等規范文本。鼓勵各街道和養老服務機構繼續開展家床服務探索,提升服務專業度,規范業務流程,增加簽約服務對象數量,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虹口養老服務品牌。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由於家床服務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第三方服務機構難以從中獲得足夠的經濟回報,且不同第三方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標准參差不齊,影響了整體服務質量。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主動培育銀發市場,吸引更多資本進入,豐富服務套餐內容、降低服務套餐價格,更好地滿足社區老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記者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