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市场概况:积极因素积累带动股市震荡反弹
3月3日-3月7日期间,股市成交小幅缩量,逐步摆脱2月末的恐慌式下跌。周初关税风险对股市情绪略有压制,但国内反制政策推出、两会政策积极定调和国内科技领域出现新的变化,市场情绪和股市成交逐步修复。结构上,成长风格和周期风格表现更佳。
二、影响本周市场的主要因素为:
(一)国内积极因素积累,政策定调积极,科技领域出现突破。
一是,两会定调积极,政策兑现对股市情绪有支撑。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符合市场预期;通胀目标由去年的“3%左右”调整至“2%左右”,有从“上限性目标”转为“合意性目标”的意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显示出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上的积极态度;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基调,继续提到“适时降准降息”;经济政策方面,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政策方面,在地产政策持续用力的同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
二是,PMI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出现积极变化。2月,中采PMI指数录得50.2%,高于市场预期和前值,略强于往年季节性,非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0.4%,基本符合预期。从PMI细分数据看,制造业供需修复,整体呈现主动补库迹象,暗示前期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市场预期较前期已有所改善。
三是,科技领域再度出现突破,再度刺激科技板块风险偏好。3月5日晚,Manus团队在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产品介绍,官方表示Manus是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Manus可以实现从思考到执行的完整闭环。
(二)关税变动,美国衰退预期发酵,欧洲市场发生变化,美元指数快速下行。
关税政策频繁反复。周初,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于3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并称与这两个美国盟友已经没有谈判空间。加拿大外交部长回应称准备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加拿大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将立即引发美国“增加同等数额的对等关税”。然而,特朗普在3月6日签署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的修正案,使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的产品免征关税,直至4月2日。
就业数据回落,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发酵。美国2月小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7.7万人,为2024年7月以来最小增幅,大幅不及预期和前值;美国2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环比激增245.45%,为2020年7月以来新高。
德国财政政策扩张,欧洲债市震荡,欧元表现强势。3月4日晚间,德国总理表示,作为全面政策改革的一部分,德国将设立一个5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以解决急需的国防投资问题;柏林还将改革债务刹车机制,允许更多的国防开支,超过1%的开支将不受债务刹车机制的限制。空前的财政扩张计划被德银认为是“德国战后历史上最重要的范式转变之一”,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飙升30个基点,创下自199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德国债券收益率飙升也引发整个欧洲债市一同震荡。
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美国衰退预期以及欧洲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影响,美元指数快速回落至104以下,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回落至7.25以下,美股三大股指均呈现较大幅下跌。
三、后市展望: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加,中期估值中枢或有所抬升
短期来看,国内政策定调积极,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积极发力,科技领域持续发展,国内积极因素持续积累,对股市情绪仍有支持,股市交易热度或继续处于偏高位置,市场赚钱效应可能会扩散。
站在中期角度看,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政策配合和“能早则早”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后续政策落地将有所加快,政策持续发力将带来国内宏观环境的逐渐向好,基本面对股市驱动也将增加。并且,相较国内的逐渐向好,美国经济下行迹象逐渐明显,“东升西落”预期或仍将继续发酵,叠加横向对比下人民币资产估值相对不高,人民币资产对全球配置资金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加,中国权益市场或将迎来中期资金净流入,权益市场估值中枢或也有所抬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