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扫码手机浏览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是不同的,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观的重要内涵,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学生成长及成材的重要保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完好的状态”,在这个定义中已...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是不同的,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观的重要内涵,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学生成长及成材的重要保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完好的状态”,在这个定义中已经明确包含了心理健康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又于1989年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应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良好状态的人,才能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其实,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中,又不同程度地包含或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无疑,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祖国的希望,是否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能否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都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是心理危机。学生正处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时期,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情感、意志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情感与理智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交错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骨干,作为未来的主人,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又要有健全的精神,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应得到各界的普遍重视。

2 学校体育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教育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并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学习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知身心发展与体育活动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和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情绪;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的功能,也就是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教育功能、竞技功能、健康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过去,学校体育课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功能予以了充分的开发,但对于健康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健康功能当然也包含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而休闲娱乐功能似乎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休闲娱乐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是积极的、快乐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容易释放压力,体验积极情绪带来的愉悦;其次,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中常常是近乎游戏的集体活动,因而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体验团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和合理处理胜利与失败。这对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3 学校体育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 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游戏性、挑战性、团体性等特征使得学生从中能够体验到满意、欢乐、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的团体性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助互学等,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尊、自信以及责任感。体育教学的竞争性,能激发学生进取心,鼓舞意志,使各种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一、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激发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医学生由于学科限制,课程紧张,课余时间欠缺,活动范围窄小,创新和实践能力相当较低。暑期社会实践给了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同时弥补了第一课堂的枯燥无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充分结合,将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成为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重要途径。

二、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医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与拓展

经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将这些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依赖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照、比较,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

三、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医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不断动手、动脑、动嘴,在培养和锻炼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以适应今后临床工作的需要。同时,社会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也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自行组织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非常有利于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虽然很多医学院校在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然而客观分析新时期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情况下仍然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很多社会实践仅趋于一种形式,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一,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实施,部分资源分散,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停滞,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等等,最终结果都适得其反。针对此现在,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确职责,建立高效协调的长效机制

在医学高校内,针对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政出多门”的情况,明确职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在以教务处和学生处的为主的基础上,由主管的校领导负责并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参与,从根本上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杜绝走形式、走过场的实践活动,要在一定的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下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落实下去,最终实现提高高效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增强创新的理论基础

医学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实践形式,丰富学科内容,增强学生理论水平,引导学生由参观、调查、访问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高科技产品推广等形式,逐步使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专业化,为大学生创建知识创新的平台。

(三)聘请专业指导人员,指导实践活动的实施

许多高校内的教师多以研究型和授课型为主,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经历,。因此,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的课外指导老师,辅助高校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可以尝试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反馈机制,运用校内外多元化教师指导方式,培养出良好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脐血血气分析;胎儿血流动力学;新生儿窒息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a)-004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gas analysis combined with fetal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natal neonatal asphyxia. Methods 100 puerperants with fetal distress and other 100 healthy puerperants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from Jul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Fetal hemodynamic monitoring and umbilical cord blood gas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values of umbilical artery S/D, RI, PI, P

[Key words] Umbilical cord blood gas analysis; Fetal hemodynamics; Neonatal asphyxia

新生儿出生后常以Apgar评分法评定新生儿窒息情况,但误诊及漏诊多见。为此,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及时诊断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尤为重要[1]。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100例胎儿窘迫者和100例非胎儿窘迫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脐血血气分析结合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以评估此两种监测方法在围生期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分娩的孕周在37~41+6周的孕妇20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胎儿窘迫并行剖宫产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31.2±2.3)岁;平均孕周(40.5±0.8)周;同期选择健康剖宫产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0.7±2.4)岁;平均孕周(40.2±0.5)周。排除对胎儿血气情况造成影响的疾病。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参照谢幸等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7分。

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标准:脐血流正常:S/D

脐血动脉pH值标准:pH

1.3 方法

两组均于产前行胎心监护和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于胎儿娩出后进行脐血血气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3.1 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 采用IU Elite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0~5.5 MHz。协助孕产妇取仰卧位和左右侧卧位,探头放置于孕产妇腹壁上移动或更换,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取样容积2 cm×2 cm。待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后,选取4~6个清晰、稳定的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多普勒频谱图,测量脐动脉S/D、RI、PI值和MCA S/D、RI值。

1.3.2 脐血血气测定方法 在胎儿取出后开始呼吸前,用两把止血钳快速钳夹靠近胎儿端,长约15 cm一段脐带,剪断后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 mL,封闭针头,立即应用OSmetech OPTI CCA便携式干式多参数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脐血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 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比较

观察组脐血pH为(7.08±0.02)、PaO2为(20.7±4.2)mmH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7.29±0.04)和(24.5±4.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7、5.958,P

2.2 两组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脐动脉S/D值(3.51±0.39)、RI值(0.78±0.12)、PI值(1.74±0.24);对照组脐动脉S/D值(2.45±0.36)、RI值(0.61±0.13)、PI值(1.1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71、9.909、18.121,P

观察组MCA血流S/D值(3.92±0.31)、RI值(0.59±0.13);对照组MCA血流S/D值(4.35±0.34)、RI值(0.7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6、11.304,P

3 讨论

新生儿脐动脉血是胎儿流向绒毛间隙的循环输出血,直接来源于胎儿,从脐动脉抽血样行血气分析检查,可直接反映胎儿气体代谢及酸碱状况,可作为判断围生儿窒息的重要检出指标[4-5]。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脐血pH、PaO2均低于对照组,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能客观、快捷地反映围生儿气体代谢和酸碱状况。

脐动脉是胎儿与胎盘循环的重要血管通道之一,若胎儿因胎盘绒毛血管痉挛、梗死等病变,常使胎儿和胎盘的循环阻力增加,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量减少,引起脐动脉S/D值、RI值、PI值增高[6]。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脐动脉S/D、RI和PI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脑中动脉S/D、RI和PI值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脐动脉各指标增高,大脑中动脉各指标降低,常提示,胎儿宫内血液循环动力变化异常,有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据冯小艳和周抒等[7-8]相关研究报道,监测胎儿脑血流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均有助于预测胎儿宫内缺氧,该文研究结果与上述两个研究均证实,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有效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在产前加强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脐血血气分析可迅速判断围生期新生儿的缺氧状况。

综上所述,脐血血气分析联合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用于评估围生期新生儿窒息,有助于评估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的缺氧状况,对临床及时处理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丽.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19-20.

[2] 崔新红,钮彬,张淑红.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与围产儿预后关系的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42-43.

[3] 伦尼.罗伯顿新生儿学[M].4 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56.

[4] 梁燕云,翁郁玲,谭建萍,等.110例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 12(17):6-8.

[5] 冯胜武.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指标与FGR关系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22):180-181,183.

[6] 张真,曹利敏.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91-192.

[7] 冯小艳,卿爽,潘春燕.新生儿窒息与血气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9):1197-1198,1201.

一、“理解”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存在、人的成长、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主选择性、人的责任感、人的创造、人的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的意义。人本治疗就是让人领悟自已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让人恢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一)“理解”中的倾听。人本治疗强调,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会说,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善听能使对方感觉到被尊重,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伽达默尔认为,“人的存在局限于传统之中,其认识不可能摆脱自己的历史性,解释活动不是放弃自己的历史性前见,而是带着自己的历史性前见,以自己的先见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就是作者的原初视界与读者的现今视界之间交融的结果”。[10]当我们看到伽达默尔不再把理解建立在个体自身的基础上而是与世界遭遇及融合时,他的哲学之意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对话性及倾听的重要性。“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一方面消解了文本作者在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中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反对读者凌驾于文本和作者之上,肆意将自己的主观性强加于文本。它强调了文本理解和诠释中‘倾听’的重要性,而‘倾听’恰恰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和对文本作者的尊重。”[11]

(二)“理解”中的积极关注。人本治疗强调,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他们的长处,并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与行为中的积极方面。积极关注能够帮助来访者全面认识自己地优势和长处,看到希望,从而充满信心,更好的应对困境。伽达默尔多次提到“善良意愿”,以保证我们的谈话和对话能进行下去,他在晚年重视朋友及友好态度,“只有朋友或有有好态度的人才能给出建议。”[12]我们看到这种善良意志保证了人们能够相互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对话的伙伴。“对话双方之间要达到完全一致的理解,甚至对于自身的内在对话,都处于这种永无止境的对话境遇之中。”[13]同时,“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召唤着一种更为普遍的人类共同的善,它需要人们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中通过对话而寻求一种和解,达成一种共识,获得一种团结。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达到一种善的追求。”[14]

(三)“理解”中的共情。人本治疗强调,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使来访者感到被理解;促进来访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对迫切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共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相互理解,“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对所说的某事的理解,它还包括一种共同性,通过这种共同性双方进入一种彼此商讨建议,即提出建议和采纳建议,具有首要的意义。”[15]要相互理解,就必须预先带着一种使理解者和他想理解的对象联系起来的东西,也就是基本的一致意见。这种一致意见代表的是一种赞同,“因此,对他人意见或某个文本的每一次理解尽管有一切可能的误解,仍可从相互理解关联中进行把握并试图克服不一致的意见而达到理解。”[16]所以,伽达默尔认为在谈判中要端正心态,承认对方存在的合法性,不否认谈判中的分歧;相互理解中,尽量想对方的想法,达成共识;双方都得到认同,才有益于双方。

(四)“理解”中重视人的意义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趋向。人的基本特性不是敌意、破坏、的,而是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人本治疗强调,不能把人看作代表心理活动过程的物体,人是主动的、有思考能力的,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具有成长的潜能。“伽达默尔追求解释者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解释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视界和新的意义。当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文本’时,意义、价值问题便不可避免地纳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17]从诠释学的观点看,心理学家的工作正是把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搞清楚、弄明白,而不是什么预测、控制和科学地解释它。我们看到,伽达默尔追求的是解释者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解释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的相遇、交融即“视界融合”而形成新的视界、新的意义。这一对话过程把作为主体性的人解放出来,文化研究渗入了人的气息。总之,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理解”内涵体现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容。当然,“理解”中也体现了文本理解的历史制约性,因为,在理解活动中,理解者处于与文本相异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中,所以理解具有历史性。心理学也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加以整体把握。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让步,,达成共识。

二、评价

(一)伽达默尔对“理解”有理想化的倾向。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抛弃了客观性,客观性的丧失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无标准性。当我们试图理解他的诠释学时,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允许它所承认的那种意义多重性在它自己身上出现。只有获得关于这种理论的唯一解释时,诠释学的理论才是有效的。而且“伽达默尔在他的解释学原则中不免浪漫化,他把语言性说成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否定语言的指称功能,显然具有不妥之处,但是他给我们以更新的视野看待问题,去理解人生之本真意义。”[18]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优化;幼儿师范教育

教学策略是幼儿心理学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种种策略和技术的运用都是教育者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也反应出教育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价值取向。“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既生动活泼又保证质量?”“怎样才能使我的学生发展全面又有幼师特色?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幼教人才?”“有没有可能使我的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中,学得扎实、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也发展?”“什么样的教学可以使师生双方都成为主体,协同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试图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答案。通过长期不断探索和实践,如何优化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以达到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作者在这方面作了些尝试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仅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从培养人才的业务素质、基本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既有总体目标,又有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每章每节每课时都做到目标明确。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前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比如紧密结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及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儿童心理健教育;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儿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的观念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学生个别、群体开展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优化学科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从学前教育专业性和师范性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亲临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如学生在观察幼儿“注意”为什么容易分散时,发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除了来自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和自身的兴趣、需要、愿望因素之外,还与“注意”其它品质有关,因为同学们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分散时是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而有的幼儿总是发呆,在想其它事情。前者是由于幼儿“注意”不稳定,容易转移所致,而后者是由于“注意”太稳定难以转移所致。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的幼儿“注意”的特点,提出各种建议和措施,以防止幼儿的分心现象,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充分利用间接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要使学习者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的目标,就要把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知识的应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心理现象分析就是利用现成的“间接知识”,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或虚构的情境中去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知觉规则―知觉选择性”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和记录生活周围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为我们知觉对象,通过观察使学生们了解到:凡是与背景差别较大的、运动变化的、排列有规则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们的知觉。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应”、“及时复习是抗遗忘的良药”等等心理现象。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

(二)结合心理现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在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及儿童早期发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通常这些案例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的重要依据,如“狼孩”“野生儿”“儿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特例”,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这些特殊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原因,明白儿童早期一些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某些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错过这些时期极易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早期身心健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现象和案例进行分析

文学作品是一种间接知识,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经过选择,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近似的“典型案例”。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王熙凤;《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围城》中的方鸿建、李梅亭等各类人物,他们都具有独特而典型的人格特征,针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可更直观的、更生动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格的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层次理论;同样,针对《阿甘正传》、《雨人》、《海伦·凯特》等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内容,最终学生通过讨论,对人的智能结构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正理解了人的八种智能潜力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结构,以及每个人在智能优势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四)结合自我心理现象和心理感受分析

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怎样帮助学生解决由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以及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理应成为我们心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四、综合运用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

(一)发现学习在心理学教学中的探索和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的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新行为。”发现式学习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巩固了知识,懂得怎样思考、怎样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和对书本的迷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运用。

1.结合教材,运用观察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如幼儿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规律等等。帮助学生拟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条件,学习作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结合教材,运用调查的方法

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们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同学们拟出计划后,制作出相应的问卷和图片,创设各种情景甚走访家长,最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合教材,运用心理测量方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比如,通过幼儿画人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小实验的方法

有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则,必须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观测到它们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在学习和了解人的“感知觉”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测试仪器:重量知觉仪、方位知觉仪、颜色视觉仪等仪器,或用一些简单工具,学生分组在心理实验室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结果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的感知觉水平是有较大差异性的,而每个人的“感觉域限”或“绝对感觉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探索和运用

我们知道真正有价值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材料的刺激因素,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调整、改进的过程”,“问题解决”教学是以“人”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我尽可能在每次上课前针对教学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一些“问题”或“问题情境”。每当我向他们提出:“为什么幼儿的记得快也忘得快?”“孩子们为什么总爱听故事?”“孩子们为什么总爱玩游戏?”“幼儿的自我意识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条件、相同生活背景的双胞胎,甚至是连体人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问题时, 同学们通常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这些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发,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调动,过去的经验被激活。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会产生增值效应,可推动新的学习,成为教学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优化师生互动关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allport,1924)强调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他认为合作学习创造了学生之间积极的同伴关系,而这种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生又产生了积极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方法的运用给我的教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学生在掌握了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组织他们分组讨论:“同样的学习材料(一首儿歌),如何让幼儿能在最轻松最愉快的情况下记忆较果最好?”,并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至少四种教学建议和策略。由此带来的效果是,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思维活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方法,有的组提出了好几种策略和方法;有的组用文字展示讨论结果,有的组用图画展示;有的学生甚至辅之以动作和表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养成合作学习和耐心倾听的习惯;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接受过心理知识培训和心理督导的非专业人员,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经历相似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和帮质的服务的过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者主要是由学校心理部干事、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等组成,学校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其运用相关的心理知识和各种途径,主动的与身边的朋辈大学生建立起互助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助过程。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平等性

传统的心理辅导主要是由辅导员或者心理老师以教育者的身份主导,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来访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与之相比,朋辈心理辅导的双方既是同龄人又是朋友,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当事人不但可以在辅导的起始阶段很快建立起平等和信任关系,特别是遇到敏感问题,朋辈之间的交流不觉尴尬,也更容易接受对方的建议和意见。

2、自发性

曾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最先想到求助的对象中,同伴占70%,而父母和老师分别只占到10%和8%。这说明同学或者朋友之类的同辈是大学生自发性求助欲望最强烈的群体,朋辈之间的倾诉和辅导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渠道。可能因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与现实生活,朋辈辅导员与同学们生活在相似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中,对于这些心理困惑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和体验感。

3、互

传统的心理辅导大多是单向式的,即助人者主动向求助者提供咨询、辅导等方式的心理帮助,受益者往往是求助者。朋辈心理辅导是互助式的,即辅导双方在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帮助和成长。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被辅导的学生可以获得解决日常心理困惑和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改善身心健康水平,辅导者也可以从中挖掘自身潜能,寻求自我价值和成功体验,最终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的人际互动和支持,实现辅导双方共同的成长进步。

4、广泛性

传统心理辅导需要有专业的咨询老师、固定的咨询时间、合适的辅导场地等,而且主要辅导对象大多是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而朋辈心理辅导受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少,既可以通过心理活动开展辅导,也可以在生活中有潜移默化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宣传、指导,而且面对的学生群体更加广泛,最大范围的关注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

5、时效性

心理问题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累积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细微的异常表现出来。朋辈辅导员们与同学们朝夕相处,能及时掌握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经过培训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知识,能够比较准确的分辨心理问题出现前可能表现出来的异常情况,为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时效性的帮助。而且,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能持续保持和同学或朋友持续不断的相处和接触,能对当事人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进一步促进效果的提升。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应用

朋辈心理辅导被很多高校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方式有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大多是以大学生心理社团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随着朋辈心理辅导形式的多样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发展出了其他应用的途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其中。

1、心理危机干预

很多高校建构起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的多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干预人员也从学校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到学院心理专干辅导员,最后是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中最基层的环节,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员主要是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他们以本班级和寝室为阵地,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求助需求,明确问题后及时上报,承担着心理问题的前期防范和后期跟踪反馈任务。具体工作任务有:在班级和寝室在中宣髌占按笱生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责范围及咨询事项;积极组织各类朋辈辅导活动,如主题班会、素质拓展等,营造良好的氛围;密切关注并及时向老师反馈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情绪和心理动态,当发现有同学正处在危机事件中,或者出现明显的心理行为异常,首先要做好初步干预和保护措施,并在第一时间把情况上报给辅导员或者心理老师,并配合老师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与反馈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高校普及和宣传心理学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将朋辈心理辅导的方法全程引入心理健康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达到学习的目的,具体的方法有:课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上课的主题,并按照主题内容的不同自由分组,采用小组形式进行朋辈指导,指导学生根据主题查找资料、制定教学内容和计划、制作课件等,让学生在老师指导、小组配合的方式下积极主动吸收心理学知识;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内容完整的呈现给同学们,结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朋辈式的学习实践,倡导自我教育和助人自助;课后增加教育指导环节,引发学生继续小组内的沟通交流,主动参与各类心理社团和活动,使学生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消除心理困惑,让学生以最能接受和最自主的方式体验和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带给自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朋辈心理互助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科尔伯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道德理论家。经过三十余年的尝试,在柏拉图、杜威等人哲学思想和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验,形成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其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本文先对“公正团体法”做简要概述,之后,在此基础上阐发对我国小学教育班级建设的启示。

 

一、“公正团体法”概述

 

公正团体法是科尔伯格针对他早期实施的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的局限而改进的道德教育方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是通过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引导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方法。但科尔伯格后期发现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犯了“心理学的谬误”,即将心理学的结果直接应用到教育活动中,而没有结合教育特殊的情况。同时,在监狱实验中发现:部分犯人认真参加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取得了成效,当她们回到监狱中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回到了原水平。科尔伯格由此认识到真实道德环境的重要性。

 

1969年,科尔伯格到以色列集体农庄的一所中学进行研究性访问。发现该学校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得分比其他地区的儿童要高。这为公正团体道德教育法的提出提供了实践来源。1974年,科尔伯格开始在学校中实施公正团体道德教育实验。实施的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公正团体法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中的作用,于是,公正团体法在其他学校得到进一步推广。

 

公正团体法:是指根据集体教育原则形成的,旨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统一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它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合作性团体)的实践活动,在师生的民主参与的团体氛围下,来实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其道德行为。[1]公正团体法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活动,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要求人数在60—100人之间,在实施中有议事委员会、顾问小组、集体会议和纪律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相关事宜。

 

集体会议是公正团体法的重要体现,集体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在召开之前,师生提前思考会议的核心问题,在团体会议上,小组代表针对问题提出小组的见解,依次发言,进行公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通过对各种提议的比较形成决议。这种团体会议的召开促使团体氛围形成,使得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这种方式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形成。

 

二、“公正团体法”的教育要素分析

 

(一)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指团体内部成员在进行活动和活动后进行奖惩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和原则。不同的社会角色组成了社会生活,人们相互交往,平等和互惠是人际关系成熟的表现。当冲突的观点必然出现时,被用来解决这类冲突的成熟原则是公正原则。团体的公正结构水平代表了一个特定的道德发展阶段,公正是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追求的最高原则。

 

(二)民主管理

 

公正团体机构所要体现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只有在平等和公平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实行民主管理,才能给团体中所有的人提供参与角色承担的机会,从而,培养起对团体的责任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一种把人际关系置于原则之上而非权力基础之上的气氛,教育者通常对儿童是如何思考的问题没有多少探索的兴趣,而是更多地感兴趣于告诉儿童应想些什么。[2]由于儿童的推理方式不同于成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与成人的交流停止了,道德发展也受到阻碍,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一个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强的责任感。民主不仅能够促进道德发展,而且还能起到管理的作用。

 

(三)道德氛围

 

我们把一个人在其中做出道德决定的社会情景称为道德气氛。[3]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努力改进个人做出道德决定是的道德气氛。[4]良好的道德氛围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促发特定情景下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公正团体正是创设了学校良好的生活道德氛围。

 

(四)集体教育

 

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团体活动中的角色承担。学生通过角色承担感受自己在团体中存在的意义,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团体中其他的成员共同努力建设集体,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公正团体法”让每个成员在团体中感受道德决策的环境和团体的道德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去维护自己达成的规则和纪律,有责任从集体利益出发对所发现的道德问题做出有益判断并付诸积极的行为。

 

三、班级建设内容分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在班级中生活,扮演一定的角色,实现社会化发展。从班级建设的内容可以分为:班级目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规范建设、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社会和学校的期望及班集体本身的任务制定的班级发展规划,是班级活动的共同的期望和追求。之前,在传统“应试教育”、“尊师重道”的观念下,班级的目标是创造知识学习的课堂环境,建立严格的规范以便于管理学生,在这种观念下,班级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目标定位片面化、附属化。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提出,学生划片就近入学,取消“小升初”考试,改变了以往单纯地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和学生的考核标准,将班级建设目标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人们对班级教育意义认识在不断深入,不再把班级单纯地看作一个知识传授的场所,开始关注班级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此,班级建设的目标不在局限于维持集体学习的氛围,而开始努力创建一种更为民主的集体,让学生在参与创建民主群体的过程中,关注个体的发展需要,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

 

(二)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规模组建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组织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班级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在当下我国小学的班级中,有班长(中队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等职务组成,他们负责班级中的各项学生工作。

 

目前,小学学生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班主任直接任命,另一种是民主选举,教师认同。班干部是在教师的干预下产生的,学生学业成绩成为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担任班干部的重要因素之一。班级生活中,成绩占优势的学生占据着班级管理工作的舞台,“学困生”处于班级管理的边缘化状态,从而,使得将学习成绩上的劣势泛化到班级生活中,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集体精神的养成,而成绩占优势的学生,易于形成“成绩好、遮百丑”的优越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还易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对自己全面否定,形成失落感,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影响这部分学生的持久发展。

 

(三)班级规范

 

班级规范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章和行动准则。[5]小学班级规范中,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行为的引导性内容和奖惩性内容。引导性内容是对学生的行为、品德和学习的引导和规范。奖惩性内容是对学生良好的或不良的思想或行为发生时,给予肯定的表扬或否定的处分的内容。班规的制定方式可以总结为三种:班主任制定、师生共同制定、学生独立制定。[6]完全由班主任制定的班级规范,是为了便于班级管理,忽视学生的诉求,现在班规的制定更多地由班主任教师制定向学生讨论、协商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民主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的班规有利于在班级中落实。

 

(四)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之间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班级目标、班级组织和班级制度综合凝练结果的体现。班级文化内容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组成。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实体部分,如班级中的教学设施、班级墙壁上的名人名言、教师中的桌椅排列等所渗透出的理念;制度文化是班级中各种规章制度的体现,规定了班级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班级的理想、信念、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想。[7]由于班级目标、班主任管理风格、学生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不尽相同。

 

四、启示

 

开学伊始,几十个个性不同的学生在一名或几名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应运而生。班级从一个松散的、陌生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的、有严格规章制度的、有优良班风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集体,需要经过以下阶段:松散的班级群体、合作的班级群体、班集体时期。在班级形成过程中,方式尤为为重要。

 

(一)松散的班级群体

 

这是班级组成的初始阶段学生被学校指派,由班主任教师引领,坐在同一个场所,这是大家彼此不认识,班干部由教师临时任命,班级成员按照课表进行一些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此时,学生之间处于新奇和相互观察的状态,同学之间尝试着交往,以孤立的个体进行,班集体此时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大。这一时期大部分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参与和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交往,建立集体规范,完善班集体的组织机构,以便于创建民主氛围集体的班级目标。这一时期最主要是让学生形成规则和参与意识。

 

(二)合作的班级群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往之后,学生之间开始熟悉,一开始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承担起责任,同时,也涌现出一些热心班务的学生。这时,班级管理工作由开始的班主任全面主持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干部管理时期。这时,需要引导班级成员着手制定较为全面、细致的班级管理规范,班级规范的形成过程正是民主讨论、集体决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意愿。在班级规范的执行过程中,要发挥集体的监督作用,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班干部的选择也要采用民主选举的方法,一方面,要增加班级中班干部的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角色承担,参与班级建设,体会班级建设的成就感;另一方面,班干部要采用定期轮岗制度,让学生角色转换,通过移情,加强对别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利于和谐、民主的集体氛围的形成。

 

(三)班集体

 

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一种常态,在健全的班级规范的保障,班干部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这时学生已经不是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自我管理、班级建设的集体分子。这是班主任教师要定期督促班级规范的执行情况。在这一阶段,更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特色建设,强化班风在班级建设中的促进和凝聚作用。

 

如上所述,“公正团体法”对我国小学班级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中美两国在文化、教育上的差异,有所选择,有所发展,避免教条。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昭通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高师英语教育应注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探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主要途径。

一、调查概述

我们以昭通市昭阳区、镇雄、永善、彝良、鲁甸、盐津、绥江的100多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及800余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课堂观察等调查方式,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等;知识结构与教学情况;培训情况及科研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及期望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其目的是:针对我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师范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探索适应师范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英语教学的新路子,从根本上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教师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5%的教师“完全不了解”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26%的教师“了解一点”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9%的教师“基本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没有教师“能掌握并将技能应用于教学中”。从《学生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2%的学生对教师的语音不满意,73%的学生对教师的板书不满意,55%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二、国家教委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之后又委托首都师范大学起草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并请有关专家进行审定,出台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训练目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建议和考核要求。

三、对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Richards认为师资教育的内容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六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情景知识。其中教学技能是评价外语教师的核心技能。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因此,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理应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之后大都要走向英语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英语教学法知识,还应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技能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作为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都应该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构成因素以及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以提高高师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逐渐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新课程对高师英语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趋于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以下内容:英文书写及教学技能训练: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训练;英语游戏组织技能训练;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训练: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备课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微技能训练: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组织技能训练:测试技能训练:教研与自修技能训练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训练”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当“训练”的主体,在训练实践中锻炼,不断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而任课教师的角色是技能研讨和训练的组织者,在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扎扎实实地掌握英语教学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1.学生演示上次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讲解新技能的内容,训练的目的、意义、要求、所遵循的原则,训练的步骤、方法、形式等。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其它组的学生做课堂观察,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做记录。

5.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分、反馈。

(三)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阶段

教师职业技能的突出特点是可训练性,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娴熟的技能,在未来的教学中能运用这些技能,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达到训练目的,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训练学生:微格训练、见习观察训练、实习实践训练。

第一阶段:微格训练,也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借助多媒体、微格实验室和现代音像设备,如摄像机和放像机来辅助教学,使技能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演练过程可视化。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角色扮演:在微格课堂中,学生轮流扮演教师、学生、评价员的角色,每次组织10至20分钟的教学,由摄像机记录下教学过程,评价员填写评价表。

2.反馈和评价: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录像,“教师”作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员”和教师讨论之后作出评议。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3.重新扮演: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和评价,重新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见习观察训练。见习观察训练是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听课,观察上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运用状况。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分配任务:在见习之前,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观察点,把每个观察点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一个学生负责观察一种技能的运用情况。

2.设计量表: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设计量表并制作出量表,为评价上课教师的技能运用情况提供数据。

3.课堂观察:在授课教师上课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填写量表。

4.讨论分析:依据观察量表,小组成员对授课教师的每种教学技能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对授课教师的技能运用能力作出总体评价。

5.交流分享: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各自观察的情况,与自己的微格教学作比较,分享观察成果。

第三阶段:实习教学训练。实习教学训练是通过教学实习来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入英语课堂,面对真正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训练所学的技能。这是展现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成果的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际运用所学的技能,训练效果好,学生收益多,感受深。

五、结语

目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改革,使技能训练规范化,具有实用性和可持续性。让学习者学习之后,具有驾驭教育教学艺术的综合能力并运用这种能力有效地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肖惜主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式国主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家庭系统 职业决策 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浩彬(1979-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学;张菡之(1987-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西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量度测算研究”(项目编号:12ZD081)、2013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zj13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28-02

职业决策是职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早期对职业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个体内在因素,如人格、焦虑及决策风格等。研究发现,职业未决与人格如完美主义、自我意识和害怕承诺间呈正相关;与理性决策风格、自我效能及自我同一性呈负相关。近年来,研究者转向外在因素,从系统理论视角探讨家庭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在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作用,主张将家庭视为微观系统,从整体上考察系统与个体职业决策的关系,研究主题包括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等对个体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对家庭系统中各种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进行梳理,为学校职业生涯指导提供有益启示。

一、家庭系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1.亲子关系与职业决策。研究者从心理分离与父母依恋两方面探讨亲子关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心理分离指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心理分离分为冲突独立和态度独立。冲突独立指个体对父母没有内疚、焦虑、不信任、责任感或怨恨的心理分离过程,态度独立指个体保持与父母相异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研究表明,心理分离―个体化过程会导致个体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有利于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做出有效选择。功能失调家庭,思想和情感独立被认为是对家庭完整性的威胁,会阻碍个体心理分离发展,导致个体职业决策效能降低。Lopez和Andrews认为,职业未决主要是子女心理分离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心理分离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职业决策。在亲子关系中,子女与父亲有相似的信仰和价值观,父子关系比母子关系对个体职业选择及职业决策承诺影响更大。

研究表明,安全型父母依恋与职业未决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安全型父母依恋能促进个体身份认同以及对职业选择的冒险和探索,独立思考,有效提升个体职业决策;焦虑型父母依恋与职业未决存在密切相关,焦虑型父母依恋不仅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消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对不同对象的依恋对个体职业决策存在显著影响,Emmanuelle研究显示,母亲依恋通过自尊对女生职业未决产生影响,父亲依恋通过自尊对男生职业未决产生影响。吴小秀研究表明,不管是父亲依恋还是母亲依恋,亲子依恋质量越高,越能促进大学生的积极职业态度,降低职业决策困难。单独的心理分离困难和单独的父母依恋不能有效预测个体职业未决,两者的结合对个体职业选择承诺提供最大的支持。当父母依恋与一定程度的心理分离相结合时,父母依恋在承诺过程中的影响最为突出。

2.教养方式与职业决策。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职业未决有重要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能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中,父母适宜的干涉(如父母的接纳、参与或情感温暖,心理自主或民主,行为监督或严格)能产生积极结果,如学业成就、亲社会行为、积极的心理健康等。但Guay等发现,父母过度控制与子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自主呈负相关,父母经常表现出控制行为的个体,其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水平较低,职业未决水平较高。

研究表明,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具有促进作用。家庭的亲密情感能有效提升子女自尊、自信及幸福感水平。刘婷婷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能使大学生感到高水平的职业决策效能,从而帮助个体缓解职业决策困难,提升与增强个体职业决策水平。侯春娜等研究表明,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可以通过责任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产生稳定而持久的间接作用,进而促进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

3.父母支持与职业决策。健康的家庭支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增进其自我效能感及职业决策能力。Perry等研究表明,父母职业支持在增强个体职业信心和职业规划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子女职业理想的适时反馈与一系列潜在的实现目标的行为相关。子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家庭鼓励和支持子女独立以及参与各种活动的程度呈正相关,女性职业未决与家庭控制水平和管理呈负相关。Guay等人研究发现,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子女的自信心水平取决于父母及同龄人给予自主支持的程度。父母自主性支持通过提升个体职业决策效能感以及激发个体职业决策自主性降低个体职业决策困难。

研究表明,职业未决部分是由于父母过度干涉,或是父母各方提供相互矛盾的信息形成三角关系,导致子女在主观上感到职业选择压力。在中国文化中,父子两辈文化价值观冲突较高的个体在缺乏准备和信息不一致上呈现出更多困难,父母期望过高的个体出现更多职业决策困难。父母的权威影响和情感表达含蓄性对个体决策具有重要影响,Gim研究发现,中国人是亚洲唯一会将父母的压力视作影响职业选择最重要因素之一的群体。

4.同辈支持与职业决策。兄弟姐妹是独立于父母和家庭整体系统之外的有效支持系统,这些支持对个体职业选择必不可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情境进行探索和决定时。研究表明,兄弟姐妹互相提供安全感和情感资源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选择。Palladino等研究关注社会支持的四个维度,即情感支持、社会融合、尊重支持及信息支持。调查显示,兄弟姐妹影响社会支持的四个方面,情感支持是唯一被其他兄弟姐妹影响的维度,提供的情感支持可在情感亲密及情感鼓励中体现出来,个体将其兄弟姐妹的社会融合支持看作是有人可商谈事情的、有相似人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并享有共同朋友的,尊重支持以兄弟姐妹对个体能够做出决定的能力及勇气的信心形式呈现,兄弟姐妹提供的信息支持与当他或她是职业信息源有关。

研究表明,在职业决策中,大学生会向兄弟姐妹学习,把他们作为信息的来源(信息支持),向其兄弟姐妹咨询建议和意见并作为自己的榜样。Palladino等研究发现,兄弟姐妹的社会支持通过积极和消极的行为榜样以及通过人格和意识形态影响个体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积极行为榜样的影响可通过个体将其兄弟姐妹尊为榜样的程度以及渴望成为像他们那样的程度进行测量。当兄弟姐妹提供了坏的行为榜样,或当他们期望实现超越兄弟姐妹的愿望时,消极行为榜样就出现了。人格和意识形态反映在人格特征或想法方面,当个体发现其兄弟姐妹的影响时,人格和意识形态在个体职业决策中就是两个重要因素。在个体职业发展转折期,兄弟姐妹关系是最重要的影响源,这些转折包括升入大学、换份工作、决定大学专业等。

二、未来研究方向及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指导的启示

1.未来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尚缺乏深入探讨家庭系统怎样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只是表明这些因素间存在关联。在综合研究中,家庭因素、人格与职业决策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如有研究表明职业未决的内容可能过于矛盾,导致研究中出现相冲突的结果,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可能是由于测量职业未决的内容不同造成;有关心理分离与父母依恋研究并不意味着各因素间没有关联,可能是因为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一些研究结果缺乏显著效应可能是由于参与研究被试较少以及异质性方差因素造成等。此外,职业决策和决策加工过程的研究并未深入考虑文化作用。尽管现有研究都强调家庭系统在职业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以西方文化背景为主的研究结论不能完全体现非西方文化背景下个体职业决策的表现。如在集体主义取向的东方文化中,家长支持对个体职业决策影响尤为突出,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在职业决策时更注重家庭的目的与意愿,而把个体意愿放在从属或次要地位。职业决策困难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不同,从而咨询方法也不同。如一个人被评估为职业未决,实际上在他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可能是“正常的”;在个体主义文化取向文化背景中对预先判断不敏感的个体,或当他向父母征询其职业选择时会被视为不够成熟,而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在职业决策中向父母、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等征询意见却是值得称赞的。因此,未来需要设计和采用更好的研究构思和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形成机制。

2.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指导的启示。首先,在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决策指导中,应把家庭系统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加入考虑,父母及家庭成员应都成为咨询对象。咨询者关键是要注意家庭系统中父母支持和亲子冲突的程度,区分个体心理分离与父母依恋以及积极、健康的父母干涉和过度干涉等概念之间的差异,并在必要时提供换位式交流,帮助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健康依恋及健康冲突,强化彼此相互依存的价值。针对不同家庭问题类型,咨询者应创新咨询的方法与技术。如家庭治疗可以促进父母权威性和自主支持,权威型教养方式加上父母鼓励自主支持是咨询者促进家庭治疗的重要方法;咨询者也可以在与监护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提供一些暗示信息,如关系是给予与获得的、我要为自己的决策负责等,咨询者应该教会个体使用这些信息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更自主的想法以及在职业决策中做出更多承诺。其次,咨询者可通过家庭谱系探讨家庭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父母的职业期望与个体职业理想直接和间接地通过个体自我效能感和期望的结果相关联,咨询者可以创造性地评估家族成员的工作状况、经济预期、职业价值观、家庭角色的看法以及世界观等。如果咨询者能够了解大学生如何将家庭系统或家族信息内化到自己个人形象和职业期望中,在干预层面上咨询者就能预备更多的方案。同时,父母期望对个体积极的职业决策结果具有重要贡献,子女如何迎合父母的期望是重要的考虑事件,那些感觉自己能够在职业和学业上满足父母期望的个体展现了更大的能力来应对与职业决策相关的问题,而觉得自己不能辜负父母期望的个体则经历更多心理压力。因此,咨询者应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对大学生职业未决的原因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来源的职业未决进行特定干预,构建职业决策困难定制化的干预方案和体系。最后,注重家庭系统的行为控制、家庭成员的协作和沟通功能的改善。家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一个整体,强调整个系统中各部分间的互动关系。咨询者不仅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和工作世界,也要把职业选择知识介绍给其父母,使其父母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帮助者和支持者。同时,咨询者应鼓励家长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式教养方式,促进子女职业生涯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强化父母情感温暖对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发展的影响,深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职业决策承诺和职业决策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寝室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78-01

一、寝室管理工作在高中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管理者要在高中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这种思想。寝室作为高中生生活的基本场所,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空间,对于寝室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寝室是高中生在校期间最能表露自己真情实感的地方。寝室作为高中生每日学习、生活的休息区域,具有私密性强的特点,是高中生展现自我最充分的地方。心理学的一些观点这样认为,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往往有着趋利避害的欲望,这就导致了高中生在寝室生活中可能会发生许多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较多的在寝室出现。这样来看,寝室管理工作发挥的好坏对于保证高中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寝室是高中生丰富情商、增加沟通能力的重要场所。国家一直在倡导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人才,那么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工作就占据了重要地位。高中生每日在课堂上学习文化课知识,寝室就成为了锻炼这方面能力的重要地方。每个寝室中,每个高中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磨合、克服差异,成为他们以后能够获得良好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当前高中寝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高中生之间在寝室关系的处理方面往往有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在生活习惯方面,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之前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十几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也不尽一样,很可能会有摩擦的现象出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共同生活的寝室,必然要有打扫卫生的工作。有些同学自理能力强,在乎卫生环境状况,就会整理寝室。而有的同学粗心大意,觉得这并不关自己的事情。长久以往,经常打扫卫生的学生就会有心理不平衡的现象,最终可能会导致矛盾激化,发生争吵等一些恶劣事件。在沟通方面,共同生活在一起必然会有磕碰的小事情发生,如果寝室成员间不能开诚布公的沟通,没有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的态度,就会造成彼此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互相之间对彼此的意见会越来越多,导致成员间的关系紧张。在生活细节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随心所欲的做一些事情,习惯了自由,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不太会注重生活细节,这种情况很可能会使其他寝室成员有抱怨,增加寝室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在寝室硬件设施的环境上,卫生和安全意识时常是最大的隐患。

高中生在校生活、学习期间,可以说寝室是他们所处于的最长时间的场所,也是集休息、娱乐、生活、学习多功能于一身的空间。其中,寝室的卫生情况令管理工作者堪忧。在很多寝室就有这样的情况,高中生在很大精力上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寝室环境的整洁方面却不太注重。通过日常的管理查巡发现,一些寝室空气污浊、物品课本随意乱放、脏衣服推挤成“山”……长久以往的恶性循环,寝室环境越来越差。在安全方面,高中生通常安全意识淡薄。寝室经常会有使用违规电器的情况,更加没有防盗概念。寝室中偷窃、失窃情况屡屡发生。这些情况的源头都为学生在安全意识方面欠缺所致,极大了增加了寝室安全的隐患。

三、高中生寝室管理的方法及应对措施

高中寝室管理工作在保证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加强寝室管理队伍的建设。为创造出和谐的寝室氛围、良好的寝室环境,首先就要加强寝室管理队伍的建设。高中的校领导、班主任老师要多贴近学生,把走访寝室列为常规性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寝室问题并做以指导。另外,学校层面要定期开展寝室管理者的培训工作,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高水平、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这样,不仅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而且还能推进和谐的寝室文化建设。

第二,建立健全寝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寝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是管理者进行工作的依据,也是实现和谐寝室管理的保证。寝室的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的最规章制度进行适度调整,努力做到寝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在执行方面,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形成量化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寝室评比活动,做到奖惩分明,激发高中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热情。

第三,加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生是寝室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寝室的和谐环境主要是靠他们来创造和完成。相关从事寝室管理工作的管理者要加强高中生在此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他们的主观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够性,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营造一个自己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的空间。寝室管理者还可以开展一些文娱活动,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学习营造了良好的空间。

综上来看,高中寝室管理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我们相关的管理者要开拓进取、常抓不懈,不断提出解决寝室管理问题的新思想与新对策。

参考文献:

[1] 熊小秋.试论学生宿舍的内务卫生管理[J].大众科技,2005(02).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