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自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在城关区筑城至1949年兰州解放的1368年间,城市街巷历朝皆有发展。特别是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肃王朱木英
移节兰州后,大规模拓修道路,初步奠定了旧城路网格局。经明、清、民国多次修建,至新中国成立时,城市街巷已纵横交错,为建设现代化新兰州,拆除了城墙,拓建了新...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自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在城关区筑城至1949年兰州解放的1368年间,城市街巷历朝皆有发展。特别是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肃王朱木英
移节兰州后,大规模拓修道路,初步奠定了旧城路网格局。经明、清、民国多次修建,至新中国成立时,城市街巷已纵横交错,为建设现代化新兰州,拆除了城墙,拓建了新路,展宽了旧路,翻建了小街小巷。各类房屋建筑日新月异,部分街巷完全消失;部分街巷已今非昔比。
原兰州城关区西稍门至雷坛河握桥一段,即今之临夏路西段。曾先后称袖川街、定西路。该街形成于何时尚无法确定。但据今工人文化宫南部与握桥建造时间,大体可推定为至迟在唐代。据张建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观碑铭》记载,今工人文化宫南部,唐为永峰寺,宋为九阳观,明为金天观。兰州握桥相传创建于唐代。有寺有桥必有路,由此推断,此街形成于唐代。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肃王发现“城之西南,三面环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观,将西郭门通金天观的路称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东向西倾斜,故俗称下坡子。
1942年命名为定西路。
1943年,对该街进行了全面整修。路基拓宽为20米,中间为机动车道,宽6米,铺筑碎石路面。两边为大车道,各宽3米铺砂泥,人行道每边各4米,铺青砖。2月7日开工,3月15日完工。
1945年,为纪念左宗棠而改名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兰州时,因解放军首由西稍门突破进城,故于兰州解放后,称西稍门为解放门,称该路为解放路。后又改称定西路。
该路自西关什字至解放门广场一段,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称西关什字、西关正街、西稍门。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称定西路。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与西段同时改称为宗棠路。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兰州市政府采用政府补助与受益住户集资的办法将该路进行了整修。整修路幅全宽16米,其中车道10米,铺装碎石路面。人行道3米×2,铺青砖。2月7日开工,3月15日完工。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拟将该路拓宽为24米,其中车道16米,人行道各4米。但因无资金未能实现。
该街位于解放门外西南侧,呈南北走向,北起临夏路,南与兰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观后山门的一条小巷,无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苏四十三为营救被清政府关押在兰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领袖马明心,率农民军围困兰州,激战于华林山下,终因寡不敌众为清军所败。因此处地处两军交锋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荡”之意,命名为洪恩街,俗称洪门子。康熙四十七年,为控制兰州西南的重要据点,在华林山筑满城,在龙尾山筑四墩,用以防守险地,同时在洪恩街南段中心两山之间的水磨沟临城区处筑土城,俗称土儿城,今已不存。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因该路狭窄,车辆行驶不便,经省政府批准,决定自定西路接头处至洪恩门外200米长一段拓宽为12米,洪恩门外至沈家坡一段680米拓宽为4—5米。此后又进行了加宽,目前该路宽7.5米,于1983年铺筑了黑色碎石路面。
萃英门由原临夏北路与白云观路组成,东起西关什字西口,西行至解放门广场北口,折而向北至滨河东路,全长813米。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准清廷,陕甘分闱取士。在今兰大二院、临夏路派出所等单位住地处(原名海家滩)建立了举院。修建了举院城墙,在西南角(临夏路派出所以西)开一门,门额为“为国求贤”四字。又于东北角开一后门,直通桥门巷。中华民国初年,改作学校,举院内东北处成立了甘肃省第一农学校,中部成立了甘肃学院。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在举院西部建立了机器局,乃塞其二门,在举院城南原西关正街之北另辟一门,额书“带砺门”三字。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甘肃省主席刘郁芬取人文荟萃之意,亲书门额“萃英门”三字。并将其南北向小巷称萃英门内路。民国33年4月,发动义务劳动对该巷进行了整修。
白云观路建国前称白云观巷,因巷旁有白云观而得名。系连接左公路(今白银路)与埽台(兰州北城墙外与黄河堤岸之间),通黄河铁桥的一条重要道路。
该路北起中山铁桥南端,向南至胜利饭店,折向东至南关什字,全长1975米。该路自明朝筑城后就形成为一条主要干道。黄河铁桥建成后,地位日益重要。前清时期,该路自胜利饭店至黄河桥南段为煤炭集市,故名炭市街。清末以后,西关什字以北段称桥门街,以南仍称炭市街,胜利饭店至南关什字一段,自清朝以来,一直称为南关或南关正街。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拓宽了该路路基。民国三十年,继续拓建,铺筑了10米宽碎石路面,两边各铺装了3米宽青砖人行道。民国三十一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路。
该路北起今胜利饭店,与中山路相连,南至白银路,呈南北走向,全长208米。
明朝修建兰州外城时,于西南角开一城门,名安定门。初建时称永康门,俗称窑巷口门,清道光年间重修时改为安定门,沿用至今。因该路位于安定门之外,故称安定门外路。
安定门至白银路(原名左公西路)原无大道,仅有一小巷名行宫街,与左公西路相交处在今安定门外路南口以西约80米左右处。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为沟通原左公西路与中山路,市府决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门,南至西北公路运输局门口,全长280米。路幅全宽12米,其中车道宽8米,人行道各2米,青砖铺砌。1941年12月15日开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该路是沟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系解放前城关区两条旧街巷。上沟东起中山路安定门,西至白银路马家坡,全长348米;下沟东起中山路兰州剧院处,西至白银路马家坡,全长1076米。
上沟、下沟原是两条水渠名。明代,为灌溉果园、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干河水灌田。其东渠沿水磨沟东山,绕太清宫灌溉上沟、下沟、柏道路、兰林路以及官驿后(今双城门以东地区)的农田。该渠按地势高低又分为二渠,地势高者称上沟,低者称下沟。
据《皋兰县续志》卷十,王树槐《修筑上沟道路沟渠碑记》记载,今解放门外“南通五泉、东川诸处,有古径(小路)一条,蜿蜒里余,名曰上沟,乃行旅往来之所,煤车尤多。”这一带地区南靠龙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沟,北临深坎,坎下是田园,民宅与深坎之间即是官路。清道光年间,曹梦花发动民众,购买石灰,掺合新土,筑为长堤形道路,新路较旧路宽五尺多。
下沟为一条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沟得名。
北起滨河东路,南连白银路,呈南北走向,全长1444米。自明朝筑城后,该路即为一条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挥同知王得增筑城墙,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北门建在今永昌路北端与滨河东路相交处,初名广源门。因该路自张掖路至滨河东路一段直通北门,故旧称水北门、北门正街。抗战期间,为纪念曾任国民党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的马福祥(字云亭)而更名为云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货大楼处。该路段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兰泉驿。兰泉驿内建有住房和马厩,专供过往投递公文的驿卒住宿、换马。马厩的具体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货大楼与金城电影院西北角。马厩又称马坊,因此也称马坊门街。永昌路百货大楼至金塔巷一段,旧称州门什子。抗日战争期间,日机不断轰炸兰州,为便于市民疏散,于1939年在该路南端城墙上又新开一门,称西南门,因门系双洞,又称双城门。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该路全线进行了翻建、拓修。此次翻修路面全宽13米,其中车行道7米,人行道每边各3米。断面结构自下而上为4—6厘米对径石子压实10厘米,1:3白灰红土灌浆,粗砂铺面。路面两边修建了排水边沟和渗水井,水北门外修筑了砖台砖拱涵洞,并修筑了通绣河沿的砖沟,翻修加高了西南门。工程开工于7月25日,竣工于11月13日。工程竣工后,为纪念曾于1932年至1943年任国民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将西南门改名为林森门,并将该路张掖路以南段更名为林森路。兰州解放初期,统称为自由路。
东起静宁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317米。该路自明初筑城后,即为内城主要东西向干道之一,当时东起贡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分段称小仓子(今贡元巷至兰园口一段)、学院街(兰园口至酒泉路)、府门街(又称部门街,酒泉路至鼓楼南街,即今之陇西路)、县门街(鼓楼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楼(武都路至西城巷)。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该段路开始开始拓建。路基宽度仍为12米,车行道7米。铺筑碎石路面;人行道每边2.5,铺青砖。工程总预算为268.8万元,申请省政府补助143万元。6月,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指令:“修建民国路工程费143万元为数甚巨,无款可拨,仰该府自行设法借垫兴修,此令”。因此,该工程全部费用均由贷款委员会给贷。偿还办法按兰州市筑路征费章程,工款60%由两旁住户负担,余40%由市政府负担,决算总造价250万元。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将该路更名为民国路。
南起张掖路,北至滨河东路兰州市委西侧。全长433米,系一条南北走向的旧街巷。
该路自清末以来称万寿宫街,万寿宫为慈禧太后60寿庆时在兰州集合遥祝其“万寿无疆”的处所,故名。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街。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国民党励志社建于该处,更名为励志路。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该路进行了沥青路面的试验。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设厅负责将该路通西花园(若己有园)一段77米拓宽为8米。
民国三十三年,由当时的第一区发动居民近300人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了整修,铺筑了浆结碎石路面。
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与今隍庙相对,全长259米,系一条旧街巷。
张掖路中段原建有鼓楼一座。明清以来,该路为繁华街市,故清初称鼓楼市街。又因该路位处鼓楼之南,故清末改称鼓楼南或鼓楼南街。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对该路进行了拓建整修。拓建路副全宽8米,其中车道6米,铺筑浆结碎石路面;人行道每边各1米,铺青砖。同时修复原有渗水井3座,增建两座;新增设留泥井6座,添修排水暗沟一条。工程于4月16日开工,同年5月20日竣工。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为纪念清末翰林刘尔炘(号果斋)功绩,改名为果斋路。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投资320万元进行了整修,重铺了碎石路面。
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更其名为统一路。
位于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东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长840米。
该路自明初筑城后,一直是内城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兰州府、道衙门多驻于此。清末以来,酒泉路至横巷子(又称红巷子,在原赐福巷东)一段因兰州道台衙门设于此而称之为南府街。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鉴于该路路面狭窄,排水不畅,雨后泥泞难行,交通极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计划,于下半年发动义务劳动按原断面进行了整修,铺筑了碎石路面。工程于6月1日开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位于黄河北岸,东起中山桥北端,西至拱北沟桥,全长1491米。
该路形成于西汉以前,一直是经兰州西去的重要驿道之一段。明代为甘凉大边线的起始段,民国时期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关。金城关位于中山桥西约1公里处的金山寺下,因汉置金城郡、金城县而得名。金城关下的金城津自有汉以来一直为重要渡口。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为关。《重修皋兰县志》载:“金城关汉置,隋有关官,唐因之,宋绍圣四年重筑,明屡加修葺。”
金城关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桥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饭馆、茶馆、乃至学校、寺院鳞次栉比,亦称繁华昌盛之地,故统称之为金城关。
金城关在清代后期逐渐废圮,至民国初期,所留遗迹已无几。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时,对该路进行了整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为保证军事物资运输,甘新公路重新扩建,因该处路面太窄,有碍汽车通行,故将金城关遗迹全部炸毁,拓宽了道路。
13、静宁路(天水门)
南起庆阳路,北至滨河东路,全长802米。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建筑兰州外郭后,该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侧天堑门(后称天水门)的一条南北向主要干道。
清末以来,张掖路以北段称庆安街,张掖路以南段称横街。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庆安门(原天水门),经横街子直至左公东路(今民主西路),全长1.2公里。市政府发动义务劳动按原断面进行整修。
14、秦安路(新关正街、广武路)
该路系城关区一条旧街巷,西接张掖路,东连南昌路,全长710米。自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后,称新关或新关街,清末后称新关正街,1941年兰州设市后改称广武路。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伦、会计长王廷翰、建设厅长张心一联名签署批准,准以698万元对广武门以西段进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开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路基宽度16米,其中车道9米,铺筑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铺青砖。
民国三十五年,按西段标准拓修了广武门以东段(当时亦称广武路,后改为西训团路)。
15、草场街(盐场堡路)
即今之盐场堡路,东起盐场堡东石门沟,西至庙滩子罗沟桥,全长3715米。草场街由来已久。其说有二: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元将扩廓铁木儿(王保保)在这里屯积马草料,故称草场街。另一种说法是,由于兰州过去交通不便,内外运输全靠畜力和马车。这里逐步形成以售草为主要业务的市场,故名草场街。
该路形成较早,西汉时即为经阳岙匾沿黄河东去的驿路。明代为固原大边线的终始段。民国后,其西段为兰宁公路起始段,东段为工去靖远的便道。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东段盐场堡一线进行了整修,并改建了阳岙匾桥,民国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1944—1945年)在整修兰宁公路时该路西段也进行了整修。
16、曹家巷(厅门街)
曹家巷是南连庆阳路,北接武都路和兰园正门相对的小巷,原为木器家具市场、现为自行车交易市场,全长139米。
该巷形成于明代,原来南端仅至文庙巷与曹家厅相交接处。文庙巷在今兰州二中南侧,南关什字副食商场一带,因清代在此处建有府文庙而得名。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5月8日,对曹家巷进行了扩建,同年6月3日竣工。扩建后路宽8米。其中车道5米,铺筑碎石路面,两边人行道各1.5米,铺青砖,同时修建了渗水井。
自曹家巷中东行至贡元巷的一段小巷称曹家厅,相传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这里,并建有翰林学坊院,院内有一座大过厅,故名厅门街,后改称为曹家厅 。该巷原与其西侧的文庙巷、道门街等共同构成内城一条东西向干道。文庙巷亦为其所占,曹家厅便成为曹家巷的一条支路。
17、贡元巷(贡院巷)
贡元巷即贡院巷。因巷内有清朝前期的兰州府贡院而得名。该巷形成较早,自明代筑城后,即为内城南北向主要干道之一。自清末以来,该巷两侧建有军械局、印花处、陕西会馆、义仓等。原来南起曹家厅东端北至张掖路。清末时,自张掖路至武都路一段称贡院巷,自武都路至曹家厅一段称茶司门。民国十五年(公元1936年)后统称贡院巷。
贡院由明代的行都指挥司署改建而成。
陕甘未分闱时,两省共有一个学政,驻陕西三原县。学政每三年巡视一次兰州,在贡院主持岁考、科考。先考兰州所属六州(即当时所辖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生员(即秀才),决定赴西安参加乡试资格;另外,全省武生考取武举也在此处进行,故名贡院。这条巷子就叫贡院巷,后来“院”俗化成“元”,故称贡元巷。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在海家滩(今兰医二院处)新建贡院(甘肃举院)。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总督谭钟麟改旧贡院为“求古书院”。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民国初,房产归兴文社,曾先后设“实业待新社”、“丰黎义仓”、“乐善书局”等。
抗战时期,日机空袭兰州,贡元巷一带被炸得满目焦土,街巷几乎不能行人。虽经临时整修,但仍坑洼不平。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府发动义务劳动进行了全面整修。
18、民勤街(官园正街)
西起静宁路,东至金昌路,呈东西走向。该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称官园。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为赈济灾民曾在这里开办“济养园”,每年支银72两,以官仓之粮抬纳济救流亡孤弱者,并另设有官仓,故名官园。清末以来,称官园正街。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肃大旱,刘尔炘开仓赈济灾民。
该处原有旧蓄水池一处,为刘尔炘先生倡建。后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满,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坏严重。民国34年12月,该区居民呈准市政府补助20万元,居民集资30万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沟。同时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开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这里有两条街巷,故又称官园前街和官园后街。
19、一只船
位居天水路南段西侧,分南街和北街。“一只船”街名的由来有三:一说,此地为黄河古道,中间低洼,四周有墙,其形似船,故名一只船。二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黄河暴涨,兰州城外一只木船随波漂流,至今一只船处后,水落船搁,乃得名一只船。三说,清王朝随军征战者江南人日多,他们有感于乡关万里,遂萌叶落归根之念,便集资在今一只船地带营造一所义园,用来暂厝亡故江南人的灵柩,以便日后扶榇故里安葬。义园造型奇特,颇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于是人们据义园之外形,将这块地方叫做一只船。
目前,北街长424米,宽17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一侧为4.5米,一侧为3.5米;南街长460米,宽17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4米。因该路所处地带曾名一只船,故命名为一只船南、北街。
20、桥门街
今西关什字至中山桥的一段旧街巷,明代以来,即为兰州外城直通镇远浮桥的唯一南北向干道之一段。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六月,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在兰州城北河面上修建镇远浮桥,次年竣工。同时在桥南离城80步的地方,新筑小城一座,斜长数丈,正对桥头开设城门,戍守河卒,严查往来行旅。这是桥门最早的形态。
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都指挥李进增筑外城,开置郭门9处。其中北部门是改建桥门而成,上筑城楼二层,称为天水门。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陕甘总督杨遇春重修天水门,改名通济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此门依旧巍然屹立。通济门与镇远之间,树立牌坊一座,上书“九曲安澜”4字。因该路直通桥门,故名桥门街,其西侧有一小巷,称桥门巷。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将该路拓建为16米宽(车行道10米,人行道各3米),路面铺筑碎石,人行道铺装了青砖。
21、木塔巷(五树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张掖路,呈东——西——南走向,长627米,宽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
据《皋兰县志》所载,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历史,因巷内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树巷,因巷内有古树五株而得名。
木塔为唐代所建。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地处西域的高昌国国王鞠文泰(甘肃榆中人)率其部众到长安晋见李世民,往返均途经兰州。为了表达高昌国同唐王朝友好的愿望,于唐贞观九年(635年)他在今兰州城关区木塔巷处兴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内修有一木塔,故又称木塔寺。自明代赐名木塔寺后,该巷遂改称为木塔寺巷,之后逐渐简称为木塔巷,沿用至今。
民国以前,该巷一直未曾拓修,民国33年(1944年),市府发动义务劳动进行了整修。
22、山字石
系中央广场东侧的一条小巷,南起张掖路,北至滨河东路。现分为互相连通的三条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长1106米,宽3—4米。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肃王府之花园,为游玩观赏的地方,名“凝熙园”。该园为东花祠的附属花园,园中重点建筑为用巨石垒雕之大、小假山,并以从外县采来的“活山字”(兰州人叫水锈)相辅之,通称大、小山字石。1941年兰州设市后,市府曾将该处街巷予以整修。据张维《兰州古今注》记载,民国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复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垒石为之,上有数小院落。又垒石作洞府,通达四出,岩间塑泥仙人数十,颇逸俊可观。”
民国35年(1946年),因该巷年久失修,全巷中有300多米路面十分狭窄,且因拉水车经过过多,极为泥泞不堪,路面已坎坷不平,加之路面狭窄,雨后积水,泥泞不堪。为此,市政府令市工务局与警察局共同负责加以整修,路面铺筑了8厘米厚煤渣,其余路段均铺筑5厘米厚煤渣。4月修整,5月竣工。
山字石一带原有一大渗水坑,汇集该处雨水。兰州设市后,整理市容,由驻军将水坑填平。此后,每遇大雨,水无所归,倾注于山字石中街、北街,深积数尺。民国37年(1948年),该处绅民公请市府批准,发动当地民工整修了中街、北街水道,加大了纵坡,将水引入河水道,从东北门排入黄河,路况方稍有改善。
23、张掖路(大街、中华路)
张掖路在兰州旧城西门镇远门与东门来熙门之间,即今-西关什字东口至秦安路与静宁路交叉什字西口,东连秦安路,西通萃英门和临夏路,全长1275米。
该路系一条既悠久,又繁华的街道,明肃王府(清代改为陕甘总督署,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布政使署(现为兰州警备区)均座落在这条街上。至今仍然是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明代至前清时期,该路通称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国初,自西向东分为几段:自镇远门(位于今西关什字与张掖路西口之间)至钟鼓楼,(位于今陇西路与张掖路交叉处)一段称西大街,钟鼓楼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称候府街(因清初靖逆候张勇府邸建于此而得名),通渭路南口至辕门(位于今省政府处,为原明肃王府朝房午门,清代改为总督衙门之辕门,周围满布鹿角栏栅)一段称西栅子;辕门至箭道巷一段称东栅子;箭道巷至来熙门一段称东大街。民国31年,全路更名为中华路。1958年以甘肃省张掖县命名为张掖路,沿用至今。
该路原宽8米左右,路面铺装石板,车走人行久之,路面不平。清朝末年,将中央广场至西门一段石板路面铺筑为碎石路面。民国元年(1912年),因碎石路面坑洼不平,于是省会官绅拟重将该路铺筑为石板路,并由甘肃劝业道、司法筹备处、布政使司、督军、全省提督军门、提学使、巡警道、兰州府等于民国2年(1913年)2月联合出示晓谕,向全省各界募资修建,已募得白银6千多两。计划3月动工,后因时局变化和人事变动,项工程终于未能兴工。
民国15年(1921年),冯玉祥部刘郁芬任甘肃督办时,将张掖路全路进行了翻修,重新铺筑了浆结碎石路面,并将中中央广场至静宁路一段原弯曲处顺直。
民国31年(1942年)4月23日,兰州建市后首任市长蔡孟坚呈文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拓建张掖路,经省政府批准,同年5月进行测量设计,设计路基拓宽为16米,其中碎石路面宽9米,青砖人行道每边各3.5米,路两边每50米修渗水井一座。西门瓮城予以拆除,暂留一豁口;西门城楼在原有城门两旁各添辟3.5米宽门洞一个;为保存古迹,鼓楼予以保留。另于四周拓修道路,东门城门楼洞不予拆除。
路面工程于民国31年(1942年)6月25日完成;门洞工程于同年年底竣工。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市工务局发动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了一次整修,在原路面上加铺了2厘米厚石子,1厘米厚砂。此后再未进行过大的整修。
24、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位于城关区原旧城中心,北接中央广场,南连白银路,全长1466米,系旧城一条老街巷。道路横断面有三种情况:自冲央广场至黄家园西口(玉石巷口),长140.17米,全宽25米,其中车道宽16米,人行道各4.5米;自黄家园西口至南关什字,长419.3米,全宽16米,其中车道宽10米,人行道各3米;自南关什字至白银路,长906.7米全宽16.5米,其中车道宽10.5米,人行道各3米。
自明朝筑城后,该路一直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清末以来,自南稍门(今兰州卷烟厂附近)至内城南门(今南关什字北侧酒泉路副食商场附近)称孝友街,自内城南门至永昌路称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称绸铺街。民国31年(1942年)命名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137号通告更名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肃省酒泉县命名为酒泉路,沿用至今。
酒泉路原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将石板破碎,修为碎石路面,同时修建了排水沟。民国15年(1926年),由国民军驻兰州部队将该路进行了翻修,挖除旧碎石路面,换铺新碎石,铺筑为浆结碎石路面。由于质量不好,民国26年(1937年)又进行了翻修。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市府发动义务劳动整修了该路北段150米,路面铺筑了2.5厘米厚石子,1.5厘米细砂,人行道补砌了青砖。
此后,该路进行了沥青表面处理,并进行了翻建,铺筑了黑色碎石路面,埋设了雨水、污水管道。
25、庆阳路(上、下东关、益民路、和平路)
庆阳路是兰州旧城区一条老街巷,至迟在明朝筑城时即已形成。东起东方红广场东口,与东岗西路相连;西至南关什字,与中山路相接,全长1971米。自南关什字至东方红广场西口,长1362米,宽16米,其中车道宽10米,人行道各3米。东方红广场西口至东口长609米,宽56米,其中车行道宽30米;北人行道宽10米;南人行道为广场花坛步道,宽16米。
该路自清末以来称上、下东关。民国25年(1946年)前后,自南关什字至颜家巷称东关正街,颜家巷以东称福寿街。民国31年(1942年),改称“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137号通告更名为“和平路”, 1958年以甘肃省庆阳县命名为庆阳路,沿用至今。
庆阳路路面狭窄,路况极差。据张维《兰州古今注》载:上、下东关旧为公路,民国27年(1938年)改筑为马路,并修有下水道,为各街所无。
民国30年(1941年)7月,兰州市政府成立后,即计划整修上、下东关道路,并由市公务局进行了设计。此次设计整修西起南关什字,东至东稍门外三叉路口,长2350米。民国31年(1942年)初,省政府要求市府立即赶修.上下东关道路,并限期完成。开工于2月7日,完工于同年3月13日。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市府发动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了整修,在原路面上铺筑了2厘米厚石子,1厘米厚砂,并整修了人行道青砖。此后,该路一直未进行过较大的整修。
26、绣河沿(臭河沿、绣荷园)
东起永昌路,西至旧城西城墙根,长100米,宽4.7米,系旧城区一条老街巷。
该巷地处兰州旧城东南隅,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出,逐渐形成一大积水池,蚊蝇孳生,臭气难闻,故人称为臭河沿。原来居民很少,清朝以后,从张掖、酒泉、武成等地迁移来兰的回民和从广河、临夏等地经商来兰的回民大多定居于此,逐渐形成兰州回民聚居区之一。至清朝末年,该处洼地已成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围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带雨水均汇流于此。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使积水过多时有所排泄,在该水坑内修建了排水沟,贯通城壕,将水引出。后来沟道逐渐壅塞,洼地逐渐被填,已无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国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绣河沿一带积水甚多,雨水贯注于室内,必须立即加以疏通,经呈准市政府,于当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沟。工程完工后,于民国32年改称为绣荷园。民国33年(1944年),市府发动义务劳动对该巷进行了整修,路况稍有改善。
27、互助巷(南滩街、帅府街)
位处酒泉路中段,井儿街南侧,呈东西走向,西起酒泉路,东至旧城城根。该路路基所处地带旧时因地势低洼,经常汇积雨、污水,且又地处旧城外廓南部,故名南滩街。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马安良掘城引出积水,该处始成为滩地。自清宣统三年(1911年)起,甘肃提督马安良、甘州提督马璘等曾先后建公馆于此巷,故称为帅府街。民国27年( 1938年)又恢复旧名南滩街。1954年改称为互助巷,沿用至今。
1936年“西安事变”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设立办事机构。1937年5月,在兰州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驻甘办事处”,驻南滩街54号(今互助巷2号),1938年2月迁至孝友街32号(今酒泉路127号)。
民国35年(1946年)6月,因互助巷年久失修,坎坷不平,加之地势低洼,雨后积水,道路泥泞,交通极为不便,故市府令警察局发动沿街民众进行了整修,路况稍为改善。该巷全长384米,宽3米。
28、皋兰路
皋兰路位于城关区中心,是城关区的中轴线,为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北起东方红广场南口,南至民主东、西路交接处,与兰州铁路局直望。全长893米,宽36米,其中车道21米,黑色碎石路面,人行道2×7.5米,水泥混凝土道板铺装.
该路路基北段原为城外居民区,南段为荒滩坟地。
29、旧大路(左公东路、民主东路)
旧大路东起东岗西路,西至民主西路,全长1700米,宽8—9米,其中车道宽7米,人行道宽0.5—1米。该路原为一条旧驿道,系旧兰州城区过境道路之一段,与今民主西路、白银路、萃英门一起联络西兰公路与甘新公路。清同治年间,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时,整修了陕、甘、新驿道,此路亦被整修。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军事运输,扩建了此路。当时与今之民主西路、白银路一起被称为“国际运输联络线”。 民国31年(1942年),为纪念左宗棠,该路被命名为左公东路。民国35年,国民党政府提出“实行宪政,还政于民,结束训政,实行民主”,于是将该路更名为民主东路。1958年将此路称为旧大路。
30、滨河东路(北园街)
滨河路北临黄河,南沿市区,呈东西走向,是联结城关、七里河、西固乃至安宁的一条主干道,是兰州市一条最长和最富有代表性的绿色长廊和风景画卷,故又有“滨河风致路”之称。
该路规划全长近30公里,分东、中、西路。滨河东路西起雷坛河桥,东接渭源路北口,全长5488米。自雷坛河桥至白云观一段宽50米,三块板型,其中机动车道宽18米,分隔绿带1.5米,非机动车道各5米;人行道南侧3米,北侧6米加花坛10米共16米,黑色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道板人行道。白云观至天水路北口全宽20—48米,一块板型,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南侧人行道3—10米,北侧人行道加花坛共计3--2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砂人行道。天水路北口至渭源路宽27米,一块板型,其中车道宽9米。南侧人行道4.5米,北侧人行道加花坛共计13,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砂人行道。
该路路基原为农田、果园和兰州古城北城墙以及墙外一条仅能通行马车的便道,俗称“埽台”。
民国25年(1936年)以前,该路中山桥以西段因系城外通北园之路,故名北园街。民国26年(1937年),西北公路局为打通在兰过境公路,新辟了“国际运输联络线”,(今旧大路、民主西路、白银路),整修了白云观巷(今萃英门)和该路中山桥至白云观段,使之将原西兰、甘新两公路连接起来。兰州市政府成立后,该路中山桥以西改称自力路,以东仍称埽台。
31、鼓楼巷
鼓楼巷西起酒泉路,东到三爱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系旧城一条老街巷,长311米,宽6.3米。
鼓楼巷所处地段原为农田、果园和菜地。明肃王朱木英 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由甘州(今张掖)移节兰州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肃王府(今省人民政府)、凝熙园、小西湖、金天观等,并环城修建了东、西、南、北四园。南园即位于鼓楼巷东端,今兰州四十二中学校址处,后也称靛园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鼓楼巷西端修建了一座鼓楼,道光十二年(1832年),陕甘总督杨遇春重修,因而此处小巷便被改称为鼓楼巷,但这一地区仍称为靛园寺。清同治六年(1867年)8月,反抗湘军将领的标兵在外地回族义军的支持下,同左宗棠的湘军激战于兰州外围,最后标兵溃败于海家滩(今兰医二院处)拱南门(今南稍门)外,鼓楼巷的鼓楼在此次战火中被烧毁。但鼓楼巷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鼓楼巷口什字一直是市区繁华区段。民国33年(1944年),兰州市政府发动义务劳动整修了该路。
32、东城壕(城河台)
东城壕位于城关区静宁路西侧,北起张掖路,南至庆阳路,全长498米,武都路以北258米一段宽4.5米,武都路以南240米一段宽3米。该路是兰州旧城区一条老街巷,因路基所在地为筑城时的城壕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们称该处为城河台,即护城河(城壕)旁之高台,是旧兰州城贫民汇集交易的场所。台的东侧即为城壕,因为常年汇积着雨、污水,形成了一条臭水壕。加之壕上有一家兽皮熬胶作坊,气味十分雅闻。一遇大雨,城河台便成了泽国,道路泥泞不堪,十分难行,稍有不慎,即有滑入城壕的危险。后来在此处建起了一座龙王庙,祈求神灵保佑。东城壕一名沿用至今。
33、畅家巷
畅家巷西起宣家巷,东至底巷子,长458米,宽5.6米,系兰州旧城小稍门外一条老街巷。该巷在清朝初期即称畅家巷,东段通远门东南部建有后营都司署和驻军营房。同治十一年 (1872年),清政府在西北地区最早正式开办的洋务军事工业之一的甘肃制造局(兰州通用机器厂前身)初设在该巷。光绪五年(1879年),左宗棠利用此巷原后营基址,创办了甘肃制呢局,分东、中、西三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陕甘总督嵩藩在该巷原制呢局东厂创办了甘肃高等学堂(兰州一中前身)。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此巷所在地先后建立了天主堂、天主堂医院、子药局、气象测候所、长途汽车站等。自清朝以来,一直为城区一条东西向交通干道。
畅家巷自公路局汽车站移建后,交通量大大增加,交通十分拥挤,民国31年(1942年)前半年铺筑了煤渣人行道。该路为通汽车站主要交通线路,路幅狭窄,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民国34年(1945年)7月,市府派员勘查,该路东段地势低洼,雨后确实泥泞不堪,由该区自行修筑了排水暗沟,路况稍有改善。
34、河水道
河水道位于城关区广武门外,南起秦安路,北至滨河东路,系兰州旧城区一条老街巷。该巷为旧兰州城东区居民取水之道,卖水者(称水客子)肩挑或用马车拉水出售。该巷道路狭窄,路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经常泥泞不堪。因专为卖水者往返之道,故名河水道。
民国32年(1943年)5月初,连日暴雨,因河水道一带地势低洼,静宁路以东,庆阳路以北大片地区雨水均流入城壕,汇聚于河水道,该地顿成泽国,附近建筑大半被淹,屋漏墙倒者甚多。市府决定由该处民众出工自理,市工务局只派员指导。除整修道路外,又挖掘了一座大积水池,以积渗雨水。路况稍有改善。
35、东岗东、西路(官马大道、陕甘驿道)
东岗东、西路是联接城关区中心与东岗镇之间的一条主要东西向干道,也是兰州市区通往榆中及其以东地区的主要通道。东起东岗镇之西兰公路702公里处,与西兰公路相接;西至平凉路,在东方红广场东口处与庆阳路相连,全长7834.8米。分东路、西路,五里铺桥以东为东路,以西为西路。东路长5398.8米,宽31米,其中车道宽21米,人行道各宽5米,黑色碎石路面,沥青砂人行道。西路五里铺桥至盘旋路长1386米,宽50米,其中车道宽21米,人行道各6米加花坛8.5米,各宽14.5米,黑色碎石路面,沥青砂人行道。盘旋路至平凉路长1050米,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4米,分隔绿带各1.5米,非机动车道各5.5米,人行道各6米,黑色碎石路面,沥青砂人行道。
东岗东、西路原为兰州官马大道(或称陕甘驿道)之一段。西路于民国34年(1945年)称上、下镇东路、东稍门外。1958年,以位处东市区而通东岗镇,全线更为今名东岗东、西路,沿用至今。
隋唐时期,该路走向基本定型,已成为唐蕃古道必经之路段。宋、元以来,已形成一条固定驿道。明朝在城关区筑城后,由东门至东岗的道路基本就是该路现在所处位置。晚清时期,向新疆用兵,左宗棠下令驻军和沿路民户整修陕西经兰州至新疆的驿道,东岗东、西路亦在整修之列。
民国13年(1924年)6月,甘肃督军陆洪涛开始筹建兰州至西安的公路,并经同陕西督军商议,决定先修以兰州为起点的路线。同年8月,兰州驻军工程兵营修筑了兰州城东稍门至东岗镇(即今之东岗东、西路)一段,长9公里,面积计54000平方米(路幅平均宽度为6米),9月下旬竣工。这是兰州修公路之始。
民国16年(1927年),省政府成立了省道办事处,开始兴修汽车路。东岗东、西路为兰平汽车路之终始段,亦被整修。
民国23年(1934年)3月,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西兰公路公务所成立后,对西兰公路正式进行了测量,对东稍门以东5公里铺筑了砂土路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新、西兰两条公路成为国际运输线。兰州地处两条干线公路的起止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兰州市区建设委员会和省建设厅于民国30年(1941年)5月,投资对东岗西路东稍门至三叉路口一段进行了整修,铺筑了碎石路面。
36、南昌路
南昌路东起五里铺老狼沟洪道,与段家滩路相接;西至金昌路、秦安路相连,全长2996.6米。
该路路基所在地原为广武门外前街、东教场、泥窝子(宁卧庄)地段,大车道形成于明朝洪武初年。泥窝子位于天水路北段东侧,由岸门、段家湾、前庄、后庄、中庄组成,称泥窝五庄。因其地昔日天晴半尺土,下雨一街泥,故称泥窝子。1949年兰州解放后更名为宁卧庄,。东教场位于大教梁东,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后曾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 1449年)及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四十年 ( 1775年)增修,为历代驻军教练士兵之所。由广武门至东教场原有两条道路,据民国36年(1947年)甘肃省地政局所制“兰州市市区图”,一条出广武门径直向东,沿邓家花园南侧至教场西门,是为后街;另一条出广武门,东南走向,与东稍门外至教场南门的公路相连,是为前街。今南昌路西段即为原前街地段。
民国32年(1943年),该路西段进行了扩修。扩修工程西起广武门,东至东教场训练团,全长1812米。路基拓宽为16米,其中车一道宽9米,路面铺以碎石,人行道各3.5米,砌以青砖,并加筑下水道支沟。民国33年(1944年)完工。
37、白银路(左公西路、民主西路)
白银路位于城关区南部,西起解放门广场,东至酒泉路南口,长2131米,安定门以西路宽33米,其中车道宽21米,人行道一各6米,黑色碎石路面;安定门以东宽4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分隔绿带各1.5米,非机动车道各5.5米,人行道各6米。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机动车道为黑色碎石路面。
该路原为旧驿道,系过境联络道路。清朝末年,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时,整修了包括该路在内的陕、甘、新驿道。
民国26年(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军事运输,扩建了此路,时称“国际运输联络线”。
民国31年(1942年),为纪念左宗棠,将该路命名为左公西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137号通告改称为民主西路。1958年,更名为白银路,沿用至今。
38、第一新村
位于城关区西部南缘,西北新村、民族学院一带铁路北侧,北起白银路,南行至自由路火车站,东行至甘肃日报社后门,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管理所大门处,长600米,宽5—7米。
该路所在地原系山坡、荒滩、坟地。民国14年至20年(1925—1931年)间,冯玉祥部刘郁芬督甘时,建设厅长杨慕时首倡人工造林,将东起红泥沟东北,西至西北大厦(今第一新村西侧)约四、五平方公里内植树10万余株。
当时尚无第一新村道路,该路路基所在地时为中山林之腹地。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需要,自行宫(今安定门外路东北,当时已改为公路局)向东,经中山林至狼洞子修建了一条土路,作为临时公路,今第一新村道路即为其中之一段。
民国31年(1942年)11月,龙尾山以东段因被水冲刷,路面出现深坑及断陷,市府投资进行了平整。民国32年(1943年),市政府为扭转财政亏空,增加收入,在该处建造60余幢平房,全部出售。将今自由路火车站一带称为第一新村,第一新村东南一带称第二新村。次年,又在第一新村西侧坡上兴建了一座当时兰州最新式的二层楼房,称之为西北大厦。附近便逐渐形成为居民区。
民国32年(1943年),市政府“为促进中山林市民新村建筑事宜,经召开各租户谈话会议,决定提前兴修新村路基工程,所需工费由市府与各租户平均负担”。此次兴修路基工程经费市府与租户各出二分之一。
民国34年(1945年),由于该路所在地带“自新村、西北大厦、仓库建筑以来日趋繁荣,该处马路急需修筑,以利交通。”为此,成立了“中山林马路筹修委员会”,这次修筑工程平整了原土路,左公西路(今白银路)以南170米路段因其东侧为馥记营造厂、富国营造厂驻地,西侧为西北大厦,交通量较大,故铺筑为碎石路面。
39、靖远路
靖远路位于城关区黄河北岸,东起罗锅沟桥,与盐场路相接;西至中山桥北端,与金城路相连,全长1288米。
该路的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秦、汉时期,该路已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黄河北岸是兰州的第一道防线,历代均筑有,城、堡、关、寨,用以设防。靖远路路基所在地西端汉代即设置了金城关。相传风林、玉垒两关亦建于汉代,与金城关一起被称为镇锁黄河北岸之三关。风林关位于靖远路中段,原在镇远桥(位于今中山桥处)北东侧河边,其北为王保保城,背山面河,雄峻险要,为北去景泰、宁夏之孔道。清初移建于镇远桥北稍西处。玉垒关位于其东端庙滩子,因关以石块砌筑而成,故名玉垒。清末曾予以修葺,今已不存。自汉代置关后,该路即已定型,并逐渐畅通。
初、盛唐时期,西域与中原商业贸易频繁,古金城已成为东西交通之枢纽,靖远路亦随之成为重要的驿道、官路。
宋、元时期,该路一直被改善使用。明代为了保证军事物资的运输,开辟了九边防守线路,因为有重兵守护,比较安全,所以又是商业往来大道。“九边防线”之一的固远大边线的终始段即今之靖远路。
清朝时期,靖远路为兰宁驿(或称兰宁官马大道)的起始段。
中华民国建国后,该路即为兰包公路的起点。民国17年(1928年),甘肃省政府征派民工将该路整修为汽车路,因无汽车通行,又复中断。民国23年(1934年)和民国27年(1938年),省政府先后责成皋兰县加紧修筑,可勉强通行汽车。但该路沟深坡陡,加之缺乏养护,经洪水-冲刷,大车碾压,路况极差,交通经常受阻。
民国33年(1944年)4月,市政府决定采用以政府补助为辅,社会集资为主,发动义务劳动;整修土路基的办法进行扩修,并将该段路定名为靖远路。路基拓宽为18米,中间为6米宽汽车道,两旁为3米宽大车道,人行道每边整修2.5米, 铺装10厘米厚碎石路面。除道路工程外,在烧盐沟修砖拱石台桥一座,桥长18.8米,宽12米,高5.7米,净孔高5.3米;另有净孔高1.2米的大涵洞4座,净孔高0.8米的小涵洞一座,深2.8米的大、小水井7座。 工程于民国33年(1944年)5月1日正式开工。路基土方工程于同年8月20日完成。其余工程于同年11月30日全部完成。烧盐沟砖拱石台桥于民国34年(1945年)1月定名为靖远桥,并由邹华堂捐款5万元于桥位处建立了纪念碑。
经过此次降坡加宽,路况较前大有好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对该路重新进行了命名,罗锅沟桥至王保保城一段仍称靖远路,王保保城至中山桥头一段改称为凤林关街。1953年恢复原名,全路仍命名为靖远路,沿用至今。
40、王保保城
王保保城位于城关区黄河北岸,西南起自靖远路,东北至王家沟与朝阳村交接处,长1207米,宽2.5米。王保保城原非街名,而是城名。据《皋兰县志》等志书记载,王保保城遗址有两处,一处在东岗坡上,今已不存;一处在今中山桥北端以东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带半坡上,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乳名王保保)所筑,故名王保保城,黄河北岸之旧址,今犹有残存。
王保保城原来道路崎岖狭窄,居民甚少。民国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人口剧增,该路两侧新建民宅二百余户。因道路狭窄,且沿山而上,坡度甚大,雨季时山洪顺路交流,路面坎坷难行,加之西口悬崖之下烧盐沟居民往返跋涉,时有坠毙之险。为此,市府于当年派员进行了勘测设计,但因无资金而未能实施。至民国37年,市府根据当地市民的要求,对道路进行了整修。
41、闵家桥
闵家桥地处风景秀丽的五泉山脚下繁华路段,高处俯视它像一条美丽的彩虹银嵌在五泉山麓上。那么这里的过去是什么样子呢?
兰州是座古老的多民族移民城市,它的地名大多以姓氏和景物而命名。闵家桥亦不例外,它是以闵姓命名的,故称闵家桥。
相传明代中期,闵姓由南京迁徙兰州,当时亦算大户,落户此地便称为闵家桥。那么历史上这里到底有没有桥呢?为什么要建桥,桥又在何处呢?这个问题还要从头说起。
由于闵家桥紧靠森林茂密、流水潺潺的五泉山脚下,常年流水不断,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就建了一座小木桥便于人们通行。这座木制的拱形小桥建在原市委党校和市总工会办公楼院附近,小桥今已不存。但后来将这块地方仍统称为闵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