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疾控专家发布重要提醒

扫码手机浏览

01 坚持进出“五必”措施 进出社区的人员坚持健康码必扫、行程码必验、体温必查、口罩必戴、外来人员信息必录五项防控措施。 02 保持社区的清洁卫生 加强社区室内公共区域的通风换气;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清运”,垃圾点、公共厕所、电梯间等重点场所以及楼栋门把手、电梯按键...
01 坚持进出“五必”措施 进出社区的人员坚持健康码必扫、行程码必验、体温必查、口罩必戴、外来人员信息必录五项防控措施。 02 保持社区的清洁卫生 加强社区室内公共区域的通风换气;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清运”,垃圾点、公共厕所、电梯间等重点场所以及楼栋门把手、电梯按键等高频接触物表面,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03 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 社区工作人员出现发热等异常健康状况时,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保洁、安保等公共服务人员建议专人专岗,不混排,不串岗。 04 加强外来人员的管控 中高风险地区,建议疫情期间暂停钟点工、多点执业等家政服务,避免交差感染。快递及外卖优先使用快递柜或集中存放点等方式,做到无接触配送。 05 减少社区的人群聚集 疫情防控期间,减少邻里串门,暂停棋牌室、社区活动室等室内活动及聚集性群众活动。 06 协助开展流调排查 关注官方发布的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做好小区内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鄂返鄂人员、与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者、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者及重点区域驻留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摸排、健康监测和流调工作,尽早发现可疑病例。 07 出现病例及时管控消毒 出现病例的社区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管控和终末消毒,以及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进出和人员聚集。 强化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提醒居民做好以下个人防护: ※ 进出公共场所、与他人接触、乘坐厢式电梯时坚持佩戴口罩。 ※ 做好居家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 注意手部卫生,归家后、准备食物前,清理垃圾后,接触口、眼、鼻前后,照顾老人、儿童、病患前后,接触宠物后,拆快递后,进食前,如厕后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不用手接触口、眼、鼻,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 减少邻里串门,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与他人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 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保持心态平和、心情放松。 ※ 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科学、不真实信息的误导。 为了疫情防控 各位市民朋友们可能已经做了几轮核酸了 关于在核酸检查中遇到的的各种常见问题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官方指南 ↓↓ 01.核酸结果不显示问题 提问者 昨天在小区做的核酸检查,为什么一直不显示呢? 核酸数据是由卫健部门提供,在“健康武汉官微”小程序显示后,一般2-4个小时可通过“i武汉 武汉战疫”健康码查询。如果网上渠道均未查询到,则说明检测机构信息未上传,需联系检测机构上传,或拨打“健康武汉官微”的客服电话027-12320反馈相关问题。 因核酸检查数量较大,数据传输需要时间,请您耐心等待。 02.健康码个人信息显示问题 提问者 我的健康码怎么不显示完整的姓名和身份证信息了,“小眼睛”按钮怎么没有了? 很多市民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亮码页面的“小眼睛”悄悄地不见了,这是按照国家要求,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对健康码亮码页面进行调整,取消亮码页面“小眼睛”按钮功能,不再展示您完整的身份信息。 03.实名问题汇总 提问者 最近做核酸检查时扫描健康码录入信息,姓名和身份证号都是我自己的,但是医护人员扫码说不是我的信息,应该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重新进行健康上报。 点击健康码下方的“健康上报”,进行填写并提交。 提问者 我在“i武汉 武汉战疫”上申请健康码,显示用户与姓名不匹配,是什么意思呢? 解决办法:完成微信实名,或修改微信实名为本人。 微信点击“我”-“服务”-右上角“...”,点击“实名认证”查看实名信息是否为本人,若非本人点击下方“更改实名”,根据页面提示操作更改。 提问者 我女儿的微信现在给我用了,微信实名也已更改为我自己的了,但是打开健康码还是她的名字,怎么修改呢? 解决办法:修改“i武汉 武汉战疫”健康码实名。 首先,需确认本人微信号实名是否一致。(详见上一个问题) 第一步: 打开问卷链接填写信息,提交申请:(请复制至浏览器打开) https://wj.qq.com/s2/5927588/f3ed/ ; 第二步: 过1-2个工作日,删除“i武汉 武汉战疫”小程序,再重新搜索小程序进入; (删除小程序:点击“发现”-“小程序”进入页面,左滑点击“删除”) 第三步: 点击小程序首页“健康码”,页面会提示重新实名,填写正确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根据页面提示操作进行亮码。 如上述操作未提示需健康上报,建议您亮码后点击“健康上报”重新提交。 提问者 我换了一个微信号,健康码也同步更改过来了,但是健康码页面底下的核酸和疫苗记录都没有了,怎么办? 解决办法:重新进行健康上报,并多次刷新。 点击健康码下方的“健康上报”,进行填写并提交。点击“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前面的蓝色双箭头刷新。 快递包裹携带奥密克戎病毒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如何安全收取快递包裹?3月8日,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振宇接受记者专访。 快递携病毒传人几率较小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新冠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多久? 何振宇介绍,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对高温和干燥敏感。一般来说,常温下,在印刷品和薄纸表面,被病毒污染后3小时后就检测不到有活性的病毒了;在衣物表面,病毒可以存活2天;在不锈钢表面,可以存活7天;在外科口罩表面,7天之后仍然可以检测到较多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但不用过分担忧。”何振宇解释,快递传播新冠病毒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第一,快递在收运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收快递时新冠病毒依然存活;第三,收件人接收快递时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经过远距离和长时间运输,快递上即使曾携带病毒,也只是病毒的片段。”何振宇强调,尽管活病毒存在的几率很小,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从业人员戴口罩手套作业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快递企业和快递从业人员如何做好安全防护?何振宇提出以下建议: 国内与国际快递要分区处理、分发和转运。其中,国际快递集中处理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且要定期消毒、通风。对于国际快递分拨处理、各环节要消毒到位形成闭环。 快递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对配送箱、运送车辆一用一消毒。 快递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口罩应4小时更换一次,弄湿弄脏后立即更换,手套破损应及时更换。工作结束应及时洗手和消毒。 从业人员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须主动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就医过程中应当全程佩戴口罩。 快递原地拆封外包装先消毒再丢弃 为什么经过重重消杀的快递包裹,仍有可能携带病毒?何振宇解释,这是因为入境物品都是对外包装进行消毒,而无法渗透到物品内部。因此,收件人应守牢最后一环,安全收取快件非常关键。何振宇提醒,收取快递包裹时尽量就地拆封,不要将外包装带回家,与此同时注意以下细节: 取件前——出门时戴好口罩,有条件的戴上一次性手套,并准备好酒精喷壶、消毒湿巾等消毒用品,需要当面签收的则自带签字笔。 取件时——尽可能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请快递员将包裹放在家门口、小区大门口指定地点或暂存在快递柜或驿站,再自行取回。在快递柜前取货时尽量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无接触方式。如果取件者比较多,需注意保持1米距离,有序排队,避免拥挤。 取件后——查看物流信息,关注快递包裹的原发地和集散地,看是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对于来自国内低风险地区的包裹,回家前就在开阔通风处把外包装拆除,按生活垃圾分类丢弃,尽量不要将外包装带回家。对于来自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包裹,应对包裹内外6个面用75%浓度的酒精或1∶100的84消毒液进行喷雾或擦拭消毒;如果有多层包装,则需要对每一层包装进行消毒,再按生活垃圾分类丢弃,使用75%酒精消毒时应注意防火。 拆封后——快递物品来自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应针对不同物品的性状,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耐腐蚀的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的物品可用75%医用酒精擦拭;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可煮沸15分钟;不便于消毒的物品应暂缓拆包装,对外包装消毒后放置至少7天后再打开使用。 专家特别提醒市民,处理快递包裹时,全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脱去手套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法认真洗手。 来源:湖北疾控 武汉市民热线 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 伍欣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