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将爱国情感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空谈理论,应该结合具体实例把教育情感寓于教学过程之中,结合课内外的爱国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具体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理论教导等多种形式。明确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挖掘爱国主...
一、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将爱国情感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空谈理论,应该结合具体实例把教育情感寓于教学过程之中,结合课内外的爱国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具体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理论教导等多种形式。明确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挖掘爱国主义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爱党的坚定政治立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蕴含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明确教育的总体目标,抓住爱国教育的每个方面,比如学习《东方明珠》这篇文章时,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不仅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而且通过深刻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体现爱国之情;学习《东方之珠》一文时,通过师生阅读、探究活动,一方面赞扬香港秀丽风光的美丽,同时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样的经典之作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做起,将爱国融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深入研究文本,并与作者的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意境
古诗,作为中华文明璀璨的成果,凝结着我国历代人民的智慧。小学古诗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的一个有效切入点,蕴含着无限的情感,古诗中描写的画面带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感情,对学生进行美的教学,还可以同时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小学古诗意境教学的必要性
意境,是作者将其情感、审美体验进行加工、提炼后,并且融入生活图景后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不理解意境,就无法完全解读古诗。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拓展新途径,将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扩展,对学生进行意境教学,体味语言魅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学素质,还可以陶冶性情。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意境教学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品出诗韵,进入意境,从而接受思想与艺术的教育,笔者给出如下几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1.介绍背景,引入意境
古诗描述的时代、年代都很久远,小学生是无法体会到诗人的生活情况的。因此,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对作者进行介绍,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只有结合作者写诗相关的背景,并且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才可以深化理解,并且提升学生兴趣,从而辅助
教学。
2.描绘画面,进入意境
诗歌属于艺术,而诗画更是一体,艺术界普遍认为诗是无色的画,而画是无字的诗。只有引导学生读诗之后在脑海描绘一幅幅画,并且引导学生见到图画后联想到诗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现诗中场景,才能帮助学生较快进入诗的意境。
3.咬文嚼字,理解意境
想深入意境,必须从字词的推敲入手,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咬文嚼字,体会每一个字词所表达的含义,才可以把诗中的形象、景物以及蕴含的情感深刻体现。
意境是古诗的灵魂,诗人正是从生活中选取感人的场景,用含蓄跳跃的语言,通过意境来表达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否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体现诗歌魅力,是对古诗教学效果检验的一项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徐永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初探[J].商情,2009(29).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理念;策略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古诗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部分,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元素多元化,古诗由于年代较为久远,语言极其精炼,抽象程度高等特点对当代的古诗教学提出了一定的难度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小学课改不断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意义也需重新调整和探讨。近年来,有些教育人士不断降低对小学古诗教学标准,片面追求功利化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提出要将小学古诗教学边缘化,将古诗教学放到中学以及高等教育的课程中去,凡此种种,都对小学古诗教学提出严酷考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时代的变迁,而在于教育者的育人理念,以及对小学教学规律的科学认知。
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再探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当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当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普遍提出来所谓开放性教学理念,其实从实质上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那么,何谓以人为本?针对小学生群体,需要具体对待,即教学工作要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复合教育规律,符合终身教育的宏观目标。在这种框架下,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小学古诗教学很重要,对于教育者而言,不能在态度上出现偏差。
二、开放式教学在小学古诗教学的应用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少年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即鼓励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反对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少年儿童的天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所以,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确立一种平等的教学关系,重视引导,辅助管教。我们认为,儿童的学习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最科学的办法是,用合适的手段去引导其自主培养。管教方式的出现是在引导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的,包括忽略个体性差异、方法单一、机械性重复等。
2.灵活教学模式。在从事具体的小学古诗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渲染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培养优秀思维品质,提升整体思想情操。为此,我们应当注意区别哪些是硬性培养目标,哪些是软性要求。所谓硬性、软性就是指,哪些是对于人才培养所必须的素质,哪些是可以在今后的自我教育中可以逐渐提升和具有的素质。比如说,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培养,这些就是硬性的培养目标,这些能力的培养有着严谨的科学规律,而古诗教学也确实能够达到这种素材训练的目的。而对于向爱国情怀、文学修养的素质品质培养,虽然也有这自身的教育方法,当总体来讲,这是一种素质培养,不是能力培养。当然,素质和能力同等重要,因此,应明确古诗教学在能力和素质之间的作用区别,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三、古诗教学策略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古诗其实是一件事、一幅画的描述,充分利用小学生爱想象的天赋,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小学生想象诗的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诗的意境。教师扮演着引导、启发的角色,即抛锚式教学,提出一个问题,不做回答,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有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帮助。
2.鼓励学生参与翻创古诗。比如课上,根据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可以编排情景诗剧,教师在旁边根据学生编排的情况,及时提出问题,提示学生的一些不足。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组织学生仿写简单的古诗,以达到训练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实施起来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参与时,场面比较混乱,学生有的提前准备不足,教师提前没有审阅学生的作品,没有给出指导,导致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上,要么将表演过程形式化,照本宣科,要么太注重学生参与,整堂课都在表演,缺乏明确的主题,导致古诗教学娱乐化,效率低下,实际效果不明显。
3.朗诵和背诵是必须的要求。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在小学阶段是可以先记住,再理解的。除此之外,背诵能力是小学生的强项,教师应当在一定的强度下,强化小学生的记忆背诵能力,当然要结合一些形象记忆等记忆方法。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阅读量大400万字以上。这种硬性的规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即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训练,而不是单纯的问而不管。
小学阶段是人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古诗教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师必须予以重视。操作方法一方面加强渲染和引导,针对诗歌特点,引入科技手段,用形象的方式展开诗歌教学。另一方面,应引入开放性诵读教学,教学条件不局限在课堂。教学只是手段,关键还要对育人者的素质审定,对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任用上应格外重视,对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素质要求,笔者认为,应提高标准,同大学人才招聘标准一致。
参考文献:
1.赵绍军,《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蒲悦,《小学语文古诗开放式诵读教学实践研究》[D]2007.
国学经典诵读2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社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这都需要今后我们更加努力开展活动。
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生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3
在比赛中,选手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亲爱的祖国的赞美与歌颂。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台下同学们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选手们的朗诵充满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神采飞扬。主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增加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相互了解、认识的平台,给了大家共同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平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书籍带来的乐趣。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本着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产生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舞台上锻炼了自己,并切实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加深了同学们对诗歌的领悟、对祖国优美语言的热爱。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次诗歌朗诵举行得非常成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掀起了诗歌朗诵的,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期待着下一次朗诵比赛的到来。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增加了他们的勇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诗歌朗诵比赛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我校今后参加朗诵比赛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这次比赛可谓是沙场大练兵,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普通话的练习,在比赛中,老师针对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声音响亮、普通话语音标准方面作了点评,纠正了同学们发音错误,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自己还是收获颇多的,这是我第一次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做之前我甚至有一丝恐惧,我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比赛过程中出什么问题,但是到真正做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也并不难,只要自己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明白的多向他人请教,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虽然比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肯去学,肯用心,任何事都会迎刃而解。同时我对自己也更加有信心,我会慢慢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争取做得更好。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新事物不难,关键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学,有没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只有迎难而上才会真正进步。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有趣的童话故事,为此,我每周一下午特意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述《白雪公主》《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当讲到《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小朋友扮演那位愚蠢的皇帝,他穿着子虚乌有的纱衣在热闹的大街上神气活现地游行,笑得学生们前俯后仰。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接下来,我便抛砖引玉,要求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有趣的书籍。第二天课前,我用十分钟让学生口述故事情节来回忆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特别喜欢上阅读课,也会主动从家里带一些故事书来阅读,这就为课外阅读开了个好头。
二、推荐适合的读物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识字量有限,可以向学生推荐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因此,我在教学生学习新课时,课前或课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如上二年级的《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看并阅读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上完《静夜思》,要求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上完《卡罗纳》一文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小长假阅读《爱的教育》……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扩充一些阅读资料或书籍,这样会对课文内容更容易理解,既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比如:三月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我让学生阅读雷锋的故事,再查找当代的雷锋的事迹来补充学习;遇上国庆节,学校开展“迎国庆”活动,我布置学生诵读爱国的诗歌,阅读反映祖国面貌的资料;每逢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会要求学生查找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与其相关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指导读书方法
态度决定高度,方法决定效果。好的阅读方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小、理解能力欠缺,课外书则需要家长陪同阅读。有时候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有时父母是孩子的忠实“听众”,耐心地听孩子复述故事内容。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想渐渐成熟,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则需依据文章的长短或体裁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我认为篇幅短小的写景或者是诗歌等文章,可以采取熟读成诵的方法。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区别对待。(1)掌握读书程序。一本书先看标题、内容和序言,尤其是作者的特别观点。再查看目录,弄清书的大致情节。然后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相关的书籍,以便解读需要理解的词汇。(2)了解读书方法。培根说过:“浅尝辄止,有些书不妨囫囵吞枣。”有选择的阅读是为了把力气花在刀刃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可以选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性阅读。对于那些浅显易懂、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或是长篇小说中那些穿插故事情节的一些过渡性语言,可以随便浏览一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二是选择性阅读。对于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以便理解记忆。如读《百科全书》《昆虫记》,书中有许多科学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对待这类读物不可随意浏览,而是要学生重点阅读书中的科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三是品味性阅读。对于名家名篇或文笔优美的优秀作品则采取精读的方法。在读中细细地品味字词的运用、文本的意境等。读此类的文章时,需要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针对文中精彩的场景、生动的对话、细腻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可以建议学生用笔在书上画起来,熟读背诵;文中出现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议论等可以建议学生用特别符号做好记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四、展示成果来激励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实施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机构的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除了重视学习成绩以外,还应该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国家和教育机构不断呼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时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性格怎样并不是由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培养的,那么要使小学生今后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就要充分重视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德育教育体现在情境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恰好以真实化的情感介绍与感知,让学生获得了真实且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本,还更深入地体会了此种思想感情的时代背景,进而对目前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全面地理解与感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描绘、多媒体情境、课堂表演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在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知作者的伟大与无私,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价值。
(二)从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教师掌握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便能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可根据汉字的结构、笔画、形体等特点来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婆”字时,教师可以故意将“婆”字下面那个“女”字横写得短一点,让学生感到下面那个“女”字好像被压着一样。并写一个规范的“婆”字,让学生进行比较,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比较后,很容易看出,“婆”字是否规范好看,关键就在于下面那个“女”字“,女”字一横要长,才能将上面“波”字托住,才能站得稳。由此,为学生点拔,汉字由两三个字便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跟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一个道理,只有在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和相互谦让的环境下,家庭才会和谐。
(三)写作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通过作文教学可抒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正确分辨真、善、美。鲁讯先生曾说:写作虽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文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讲究语言技巧和语言素质,还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家、关心社会。同时还可利用写日记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说真话、记实事,引导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这样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四)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不但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意识的熏陶,对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小学生阶段的特点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的活动例子,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可开展一些成功人士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语文课外活动,以这样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能有机将语文能力训练与德育培养相结合起来。使德育教育能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
(五)德育教育体现在言传身教中
自古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意思是说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具有过硬的水平,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这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受到言传身教的影响,提高道德水平。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发挥良好的人文修养的魅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当中。为了更好地在言传身教中实施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要为人师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维护,为学生树立榜样;第二,教师要运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第三,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并积极关心成绩较差的学生,避免在公共场合提出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教师的穿着要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要体现良好的人文修养,不说不道德的话,不做不道德的行为,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样子;第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细心挖掘德育教育与学科的结合之处,抓好时机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总结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宗旨,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狠抓养成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具体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提高少先队员思想素质。
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龙头,继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从大事着眼、小处着手,从做人与做事的角度,从新世纪对人才要求的高度,抓紧、抓实行为养成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阜宁县陈良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从小做个好公民。
(二)深化素质教育、基础文明教育。
1、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值周质量,严格执行流动红旗竞赛,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人人节约零用钱;讲究环境卫生,在教室里、校园内、校门口看到任何废纸杂物都有责任和义务捡起来放进垃圾箱,教室里要做到绿化、美化、艺术化;同学间团结友爱不打架骂人;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对不起、您好、谢谢、没关系、老师好、同学们好”是师生、学生之间交流的主题字汇。我们把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 继续开展光荣升旗手活动。各中队要积极推荐有特长、为校为班争光的队员为“光荣升旗手”,让全体队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展开红领巾护绿行动。各中队要指定护绿公约,教育队员爱护花草树木,有组织地安排队员定期清除护绿区内的杂草、杂物,为校园绿化出力,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生机盎然。
4、以“励志进取”为目标培养学生特长。根据不同的学生,为他们规划不同类别的自我实现的目标,在组织、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确定更高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追求。
(三)推进少先队实践体验活动。
“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是实践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是传统实践活动的升华。对于在成长起步阶段的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为他们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创造者奠定基础。因此,我校要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引导学生以家庭为阵地,建立家庭劳动岗位、沟通两代人的情感,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2、要努力探索社区少先队的工作方法,引导少年儿童在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其他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如依托工厂、敬老院等校外基地,开展红领巾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极配合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转变少先队活动职能,扩大活动面,提高少先队工作活力。少先队大队部要把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要帮助队员学好、学活功课,积极配合学校正课学习开展活动;要让少先队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抓住“四个点”(基本点、活跃点、保证点、最高点),提高少先队员“四个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把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统一起来。
4、进一步深化“雏鹰争章”活动,使“雏鹰争章”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的互补,起到互需——互补——互优的作用;要抓住综合实践课,让少先队员亲身参与实践,积极体验,丰富经验。促使少年儿童在实践体验中把全面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开展以德育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实德育科研的先导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少先队大队部要带头研究德育小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通过分析、通过研究受到教育,受到熏陶。
(四)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
1、中队继续开展争创卫生文明班级的活动。
(1) 中队继续开展有特色、有创造性的活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中队辅导员重视活动资料的积累和活动的新闻报道
(2) 积极推荐每周一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2、重视“科研兴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要增强读书活动的自觉性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思想,确立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重视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工作,注重开展少先队科研活动,达到科研兴队的目的。
(2) 定期一月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一次,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学习讨论、经验交流。
(3) 完善中队辅导员的选聘、考核奖励制度。
3、每周举行一次大队委员碰头会,总结一周来的工作,为学校及班级建设提出新的建议。
三、主要工作及活动安排。
二月份:
1、恢复常规工作(安全、卫生监督等)
2、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中队制订好新学期中队计划,调整中队组织。
3、召开大队辅导员会议、进行大队委改选。
4、进一步细化红领巾监督岗值周制度。
5、成立“小太阳”文学社
6、班级环境布置。
三月份:
1、文明教育月,积极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活动。
2、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举行“我的妈妈”征文比赛
3、进行"植树节"教育,开展植树绿化活动。
4、评比先进班级
四月份:
1、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 开展"红领巾飘起来"主题教育活动。
3、“爱国英雄”讲故事比赛。
4、队干部知识培训。
五月份:
1、 热爱劳动教育,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2、 开展"畅游网络"主题教育活动。
3、 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4、五(2)中队主题队会观摩。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爱心大行动"活动。
2、开展"6.5世界环境保护日"活动。
3、开展艺术节活动。
4、举行古诗文知识竞赛。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
1.狠抓团干队伍建设。确实提高团干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团干队伍实行干部考核制度。
2.本学期学生会进行“文明班级”评比。
3.认真做好新团员的发展工作。
4.收缴团费整理团员资料及档案登记造册。
二、加大宣传。
1.通过学校网站和上级部门网站对各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2.团委宣传栏向同学传达各种信息。优秀手抄报,校园时事通讯。
三、加强“素质”建设。促进思想品德与素质的提高.
1.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提高学生团员综合素质及思想品德。各团支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帮助团员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团员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坚定信念。
2.以各种活动为契机。为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校团总支通过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年。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一月份:
校园内组织开展“崇尚科学,校团总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反对”系列活动。通过倡议、图片宣传、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等组织的反人类、、反科学的本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月份:
团总支协助教导处开展寒假系列活动。其中主要负责开展“感恩亲情”系列活动。团总支向同学们发出了以下倡议:
1拿起手中的笔。用真心、真情书写感恩父母的祝福话语。
2记住父母的生日。能送上一句“生日快乐”献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3给父母洗脚。
4帮助父母做饭。劳动中体会他一年365天操劳家务的辛苦。
5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柔柔肩。
6陪父母购物。帮他选一件满意的新年礼物。
让每一位学生懂得感恩亲情的意义。使他更加刻苦学习,通过“感恩亲情”系列活动的开展。用成绩来报答父母。另外,团总支还组织了各班参加《三字经》集体诵读比赛。让同学们诵读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月份:
1通过开展植树节植树活动。
2积极组织我校学生参加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弘扬先烈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爱乡热情,树立了正确的英雄观和历史观,使他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月份:
1通过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发动我校师生为支援西南抗旱捐款。师生们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3选派我校优秀学生参加年中学生辩论赛并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参加这次比赛。展示了八圩初中学生的风采。
五月份:
1发动全校教职工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老师们踊跃捐款。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深深地感受到拳拳爱心和暖暖情意!
2发动我校广大师生为城南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小(1班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进行爱心捐款。师生们积极捐款。
六月份:
第二学期校级优秀团干部及优秀团员的评比工作;
九月份: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青少年学生读书竞赛活动”读书竞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2开展校内“困难大家帮活动”让本校家庭困难学生感受到八圩初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十月份:
组织学生参加“靖江书城杯”中小学生个人艺术单项比赛。
十一月份:
1组建诗歌朗诵及合唱队参加城南办事处、城南园区“新程杯”第七届文体节。
2为响应靖江市红十字会“爱心一元捐”活动倡议。
3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双百英雄人物。让每位学生感受颇深,激发了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热情。
4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投票”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
十二月份: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渗透;挖掘教材;欣赏语言
“情”不仅仅关乎道德、感情,也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自然得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教学理论探究,293)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动之以情:
一、Warm-up环节,温暖引导
Warm-up环节顾名思义,热身,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但是,新知很难,学生会望而却步。如何在这个环节循循善诱,激发求知欲?
教材歌曲是热身环节最常用的方式,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进入新知的世界,快乐学英语。另外,PEP新教材的主情景图是引入的好材料。五年级Unit 4 When is Easter2主情景图,内容是Mike和Chen Jie在讨论母亲节,Mike做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Happy Mother’s Day”,下面Zoom和Zip各自向妈妈送花:另一边Wu Yifan和Sarah在讨论,WuYifan在宣纸上画画。宣纸上的信息便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旁边是月亮,这便暗示中秋节。从这个情景图引入,会有信息差,学生也感兴趣。
另外,教师巧妙的设计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学生喜欢猜谜,有位教师设计一个wordpuzzle,通过三句话,让学生推测出三个单词,然后填入,结果引出hobbies这一主题。在四年级学习door,win-dow,desk这些单词时,教师设计从门上的一句“Welcome to the classroom”引入,指导学生结合动作手势说这句话,学生都非常熟悉welcome,而且喜欢表演的天性展露无遗,温暖亲切地带入下面单词door的学习。“Open the door!Welcome!”
Warm-up环节还表现在给学生体验感受的机会。五年级下册四季,教师只需播放四季的视频或者图片,加上背景音乐,学生“Wow”的感叹声便会此起彼伏;五年级上册学习mountain,river,lake等自然界事物时,不妨加上声音,河流的声音,海浪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并且思考,不同的水声,都是来自哪里,激发求知欲。
Warm-up环节还有许多可能,循循善诱,温暖牵行,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巧思,对后面的学有裨益。
二、情境创设,在情境中体验、感受
以教材为基础,与现实结合挖掘情感。比如,六年级下册Recycle2 A Farewell Party,课本提供的情境是学生开毕业会,和同学老师说再见,涉及到生生友谊和师生友谊。于是,此处正好可以设计一个班级的毕业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复习人物描述的知识点:播放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参加活动的照片,学生在回忆中谈论曾经,复习过去时态;学生分享未来的打算,复习将来时态。最后,学生写一首离别诗: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my.
Goodbye to the.
Goodbye to the.
在美妙舒缓的音乐中,将自己的诗感情丰富得念给同学和老师听,许多学生热泪盈眶。生生友谊和师生友谊在此时也得到巩固和升华,情感在流淌。
平时课堂中,“润物细无声“式教育学生。并比如四年级上册学习My Home这一课时,时时提点学生爱家爱父母;涉及环节说说自己的父母:六年级下册Unit 2,介绍感觉的单词。有一个学生读错单词,全班大笑,该学生感到尴尬。于是,我说:“How does he feel now?”许多学生住嘴了,有些说:“He feels sad”。
三、体会英语语言的美,进行美的创作
六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write部分,通过中秋节合家团聚的日子,得出家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地位。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都是趣味的故事,学生非常喜欢模仿。英语的语调有许多形式,升调、降调、弱读、爆破、连读等等。W生往往不会带着这些意识去听一段英语录音,不会欣赏录音的语音语调美。然后,自然而然去模仿,在欣赏中进行语言的改变和创作。
教材中许多环节,涉及绘画和音乐。学生喜欢这些环节,教师应给予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并且做全班的展示。比如,六年级上册Unit 5关于职业、工作地点,如何上班,本人设计让学生做一张亲戚的名片,自己创作,下面配上英文。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相当于制作英文绘本,增强成就感。学生的名片都非常漂亮精致,他们会黏贴一些小饰品,或者将卡片用漂亮的袋子包起来。教师必须对这些成果进行全班展示,师生共同欣赏。
比如,教材中的歌曲和诗歌,都是学生欣赏美和创作的机会。对待歌曲,我常常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聆听,发现歌曲的特别和音调。然后,学生四人小组合唱歌曲,分配好指挥和歌手的角色。学生的创作往往让我惊讶,会出现优秀的指挥家,出现和声,出现节拍等等。音乐、美术融合入英语教学中,培养美的意识,激发美的创作。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爱读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对兴趣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乐意为之,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1.以教师的“身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童真幼稚阶段,认知能力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老师爱什么,学生也会爱什么,家长爱什么,孩子也爱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天晨读,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或时常采撷文中的精彩片断,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感受中,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
2.结合课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叶圣陶也说过:“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在课内抓好“自读”环节,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自读”要求。如学完《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了《丑小鸭》,学生一定非常希望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等等。
3.以读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资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但是学习材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爱好特点,如果我们只注重阅读兴趣的诱发而忽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很难持久的。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那些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情趣横生,具有吸引力的符合学生口味的兴趣读物,让它们成为小学生的“精神食粮”,使他们随读物所描写的情节或喜,或悲,在忘我的陶醉中产生强烈的读书热望。当然,所选读物内容一定是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
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抓住了契机,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及时指点迷津,使学生有书可读、读好书、有时间读书。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教师有责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进行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
1.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读简单的趣味性的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显的配图寓言,如拼音版的《故事大王》、《谜语故事》等;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就可向他们推荐《三国演义》、《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等中外名著和古诗词。
2.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推荐读物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布置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猪八戒吃西瓜》,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习了《惊弓之鸟》,推荐学生读《成语故事》等。
3.要推荐多方面的书: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教师在推荐学生课外读物的时候要选择多种类型多方面的书给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小说推荐给学生。如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小说《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坏小子》等;另外,还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籍给学生,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内外结合,交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读
都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当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对它产生了兴趣又有书可读的时候,怎样让学生正确掌握阅读的方法,最有效的获取课外知识呢,我们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活动。
1.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对于其它略读内容,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与精读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整体地把握学习。
2.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可以培养一种在人多音杂的环境中不受干扰地读书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和正确读书的良好习惯。默读是无声的阅读,也可以说是用“心读”,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独立思考。
3.做好读书标记法: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1)编写提纲法。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列出提纲。(2)摘记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读书笔记上。(3)旁注法。可以把读书时的心得注在上面,可以是就字、词、句、段、篇做批注,也可将读整本书的心得写在书末。(4)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5)剪贴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鲜活精品材料的方法。学生可以找一个旧杂志作为剪贴本。
4.诵读与背诵:背诵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能促进记忆的发展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可以让他们进行反复的诵读,然后进行复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进行了无意识的背诵记忆。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在诵读的基础上,能背下来就行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