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6第2期(总第26期)

扫码手机浏览

2(26) 目录 1、中共福田区委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福发〔2006〕1号) 2、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1月9日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福发〔2006〕2号) 3、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田区城市...
2(26) 目录 1、中共福田区委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福发〔2006〕1号) 2、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1月9日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福发〔2006〕2号) 3、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田区城市桥梁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福府办〔2006〕11号) 4、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田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府办〔2006〕13号) 5、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田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福府办〔2006〕18号) 6、福田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7、许德森同志在区政府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福办通报第4期) 8、张礼铜同志在区政府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福办通报第4期) 9、成立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 中共福田区委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 创新型城区的决定 (2006年2月14日) 福发〔2006〕1号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号召,贯彻落实我区“大经济、大文化、大环境、大服务”的战略部署,提升我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现就我区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城区作出如下决定。 一、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 (一) 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是提升中心城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经过25年的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难以为继的挑战,面临核心技术匮乏、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等严峻问题。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成立伊始即融入了深圳改革创新的大潮,经历了同样的成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福田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从福田实际出发,作出“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这是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竭力聚集创新精英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区的中心任务。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量地聚集了优秀的企业和人才,企业和人才是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坚持产业第一的思想,立足辖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在优势,夯实创新基础,整合资源,重点支持电子及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光机电一体化三大战略创新产业,强化福田区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广泛聚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企业核心要素,占领自主创新制高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灵魂作用,让人才在福田得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三) 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保证。自主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空间环境、权益保护环境、投融资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合作交流环境、文化环境等八大环境。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就是要充分发掘环境资源,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为企业和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是我区实施“大环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环境”战略是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推进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二、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四) 全面完善和落实政府制定的企业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向实施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打造关怀科技企业、方便科技企业、服务科技企业的良好政策环境。积极落实《深圳市福田区重点资助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性研究。 (五)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制定适应自主创新要求的新政策新措施。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拨出专款支持“重点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支持其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区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要针对生产型科技企业外迁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有效政策,完善服务机制,引导企业总部和注册地留在福田,推动我区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六) 加强对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每年小额无偿资助经费的投入比例不低于科技三项经费的30%。制定政府“天使资金”资助计划,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原创性自主创新活动。 (七) 通过政府采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购本市或本区创新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政府财政出资购买重要的行业技术标准、行业共性技术,供辖区企业无偿或按成本价使用,降低创新型企业研发成本。 (八) 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行政行为的社会透明度,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才环境 (九) 牢固树立和实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强化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灵魂地位,使福田成为创业者的乐园。完善企业家服务机构和工作网络,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好企业家的求助、危机处理、话语权、参政议政等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 (十)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在我区工作的经深圳市认定并给予专项资助的高层次人才,区财政给予配套资助。完善留学生归国人才创业资助政策,对进入福田区各孵化基地从事高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留学生企业提供一年全额房租补贴。 (十一) 积极落实和完善《福田区企校联合研究生实习计划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将其中的资助对象向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两个方向扩展,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十二) 积极配合市里政策,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对博士后承担的基地内企事业单位提出的科研项目,优先从科技三项费中给予支持,并参照《福田区企校联合研究生实习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相应政策,给予承担项目的博士后更优惠的个人补贴。 (十三) 制定创新型企业人才培训补贴政策,积极配套深圳市各项人才培训计划。对创新型企业在职员工参加社会高级以上技术技能培训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区政府给予50%的培训费补贴。 四、加快老工业区升级改造,发展新科技园区,强化孵化基地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空间环境 (十四) 继续落实“厂房再造,产业置换”政策,加快老工业区升级改造;完善《福田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技园区的暂行规定》,促进新科技园区建设。尽快实施泰然、天安工业厂房升级改造计划,打造“大天安”科技园区。将福田燃机电厂改造为新的科技园区。积累经验,逐步规划和实施八卦岭、金地、梅林等老工业区的改造升级,打造一系列名牌科技园区。 (十五) 完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基础环境建设,提高松岭、彩田、八卦岭、保税区、天安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积极探索专业孵化器建设机制,逐步建立移动通讯、网络游戏软件等技术领域的专业孵化器。 (十六) 加快“福田软件广场”建设进度,打造国际水平的精品软件园。组织专家做好“福田软件广场项目策划和运营规划”。充分发挥CBD优势,把握国际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把“福田软件广场”建设成为深圳市软件产业的龙头项目,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和服务基地。 五、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利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权益保护环境 (十七) 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每年从科技三项费中拨出10%的经费,作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专利申请、PCT国际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支持企业参与ISO9000和CMM/CMMI质量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支持知识产权战略及对策研究;支持知识产权普及宣传与培训;支持重点专利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化;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和驰名商标。 (十八)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力量,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建立覆盖全区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基础网络、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对区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立项时进行前期知识产权审查,项目验收时进行知识产权评估。 六、整合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资源,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融资环境 (十九) 积极落实和完善《福田区科技贷款担保风险补贴暂行办法》,鼓励更多的社会商业担保机构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二十) 积极探索和培育“天使”资本市场,政府设立种子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进一步把社会资本吸纳到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领域中来。 (二十一) 引入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聚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际商务服务机构、专业化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和信息顾问咨询机构,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七、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服务环境 (二十二) 针对福田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更多一流的公共技术平台。在进一步完善“福田IC设计园”,加快“福田软件技术平台”建设基础上,由政府购置泰然金谷物业,创建移动通讯终端和电网控制公共技术平台,为天安数码城和泰然科技园众多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二十三) 做好政策配套和环境服务,主动承接并充分利用好市级公共技术平台体系,拓展辖区公共技术服务资源。在福田软件广场、天安数码城、泰然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腾出空间,承接市级重大公共技术平台落户福田。 八、加强国际合作、深港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合作交流环境 (二十四) 充分发挥CBD优势,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在福田设立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鼓励辖区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研究或合作建立研发机构。 (二十五) 充分利用皇岗口岸和福田保税区的有利条件,积极融入深港合作大潮。政府协调,搭建桥梁和合作平台,将香港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引入福田,促进香港法律、金融、会计、证券、咨询等高端专业人才与辖区企业的广泛交流。 (二十六) 发挥福田区行业协会聚集的优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完善和强化行业中介机构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性调查研究等方面的作用。聘请辖区内外知名的科技专家和企业家,成立区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 九、“激励创新、认同冒险、宽容失败、保护权益”,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二十七)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激励创新、认同冒险、宽容失败、保护权益”的创新文化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敢于冒险,不断创新立业。 (二十八) 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加大科技奖励力度,从重视项目奖励逐步转移到重视个人奖励,对为我区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重奖,设立“福田区科技创新区长奖”、“福田区科技创新人才奖”。 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年1月9日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福发〔2006〕2号 “十一五”时期(2006年至2010年),是福田区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也是福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重要机遇期。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结合福田区的实际,对我区“十一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5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大经济、大文化、大环境、大服务”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到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676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2001年—2004年年均增长13.2%,实现了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财税收入大幅增长,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区管理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初步富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今后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对外贸易更加活跃,为我区外向型特征明显的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从国内形势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的内生机制越来越强。特别是泛珠三角区域进一步融合,区域合作不断增强,深圳经济特区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福田作为全市的中心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将会依托全市发展的大好形势,在全区上下形成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未来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对外贸易的环境日趋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国际国内围绕资源、市场、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区也面临土地等发展资源匮乏、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制约因素;社会治安、公平就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还亟待解决,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但从总体来看,“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更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大经济、大文化、大环境、大服务”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确保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定位,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CBD)、金融中心、会展名城和购物天堂,进一步强化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展览和商务中心的地位。国民经济持续保持稳步健康协调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到2010年达到1160亿元,实现人均GDP 12300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万元GDP建设用地不超过5平方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到效益型的转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上新水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全面好转,社会更加和谐,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主要问题,突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产业优化升级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关键环节,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目的,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大环境”建设为抓手,突破我区发展空间、资源和人口结构等制约因素的束缚,不断拓展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产业立区、产业第一”为出发点,逐步形成有福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我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和行政领域的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城区的竞争力,向自主创新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后劲,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拓展改革开放创新的新内涵。 ——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治安,注重社会公平,强化平等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学、就医、就业、住房、安全等现实问题。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着力打造人才强区。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人才汇集效应,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新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实施人才资本的提升、人才集聚,以优惠政策吸引本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为产业结构的提升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用,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全面提升产业素质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突出我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培育潜力特色产业,打造以IT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商贸、金融、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要积极走高端化道路,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地提升我区服务业的水平和规模。 (二)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开发及软件服务业、光机电一体化行业等,扶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与节能技术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壮大,形成适合中心城区发展的新型都市产业体系。 ——保持商贸流通业的竞争优势。以提高福田区商业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为中心,加快华强北二期改造和中心区商业中心的建设,重点扶持华强北电子交易市场的建设;优化全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拓展新型的商业业态,建立辐射面广、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和竞争有序的商业网点体系。 ——加快发展金融业。以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重点培育证券、银行、保险、基金、期货等行业的发展,继续强化其作为福田支柱产业的地位,推动全区乃至全市服务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壮大文化产业。依托中心城区文化产业、设施和人才的优势,大力推进辖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创意设计、动漫、传媒业和印刷业等优势文化产业,着力建设中心区、八卦岭、天安-泰然“三大文化产业圈”,抓好创意设计、工艺品交易和艺术品收藏等文化基地建设,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注重文化品牌建设,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 ——做强会展业。以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走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提升展览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提高会展品牌知名度,创建中国知名、国际影响的会展名城。做大做长会展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鼓励发展都市旅游业。打造“都市风情、魅力福田”旅游业品牌。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以观光旅游、商务旅游及购物旅游、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新概念“都市旅游”;利用辖区内丰富的酒店、旅馆、购物中心、餐饮等资源,大力发展商务会议;支持和鼓励外资、外国著名旅行社、酒店连锁经营集团进驻我区。 ——着力培育商务(专业)服务业。利用CEPA提供的契机,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会计、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培训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吸引港澳及国外跨国型、品牌型现代服务企业落户福田,以满足辖区内日益增长的商务服务需求,推动全区服务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构建产业经济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 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指导,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增强产业的辐射力,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打造以CBD(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总部经济集群;以大天安科技园为核心辐射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华强北商业圈为代表的由地铁串连起来的商贸业集群;以福田保税区、皇岗口岸形成的口岸经济集群。 四、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一)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建立改革创新协调机制,协调区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整体推进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政府管理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引导辖区各类型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股份合作公司社企分开,扶持股份合作经济发展壮大,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分配制度,建立政府投入公益事业的稳定增长机制。促进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深化医疗卫生监管体制改革,适度放开医疗市场,推进教育体制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二)扩大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政策、资源和地域优势,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紧紧抓住CEPA实施的机遇,在深港“1+8”合作的框架协议下,加强与香港在商贸旅游、金融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和中介服务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文化、环保、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把握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良好发展机遇,在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主动衔接,借助区域经济整合重组中的新支点,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做好内地来辖区投资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辖区企业参加投资项目推介会和展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创新型城区 (一)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辖区内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以推进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为核心,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源泉。整合创新资源,增强大天安高新科技园集聚和辐射效应,将其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科技创新型园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鼓励和扶持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企业的发展,全面提高辖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体制和政策环境 高度重视创新环境的建设,将创新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制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任务来抓,逐步形成对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区政府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直接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高新技术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辖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肯定发明创造成果,才能促进技术进步。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风尚,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能。 (三)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高端人才的竞争,要广泛吸引和培养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外各类人才。重点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抢占人才高地。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项目引进机制,根据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创新型人才引进目录,实施政策倾斜和奖励制度;拓展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鼓励人才的国际交流,促进辖区人才的国际化;加快辖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辖区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紧密的联合研究、联合培养或培训基地,鼓励在福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多类人才的机制。搭建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健全福田区劳动力资源和人才网,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就业指导、技术咨询、中介服务。 六、加强城区规划和城中村改造,提高城区发展水平 (一)完善城区区域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和谐福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构建并完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发展布局。根据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大力发展与中心城区配套的第三产业,将福田区建设成为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重点规划好各功能片区的定位和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中心片区、上步片区、八卦岭片区、沙头片区、车公庙片区、香蜜湖片区、梅林片区等功能片区的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配套与服务功能。 (二)稳步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 城中村与旧城区改造成功与否对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关系着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进程,因此,搞好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是“十一五”期间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分类改造,点面结合、有序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要实现城中村改造规划全覆盖,以渔农村、岗厦村河园片区改造为突破口,不断总结经验,扩大示范效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分为整体拆除重建、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局部拆除重建、整体保留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三种改造模式,积极稳妥地推动城中村改造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旧工业区改造,抓紧完成车公庙、金地、上沙和皇冠等工业区“厂房再造、产业置换”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及早启动红荔村、华新村等旧城区住宅小区改造项目。 七、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一)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普工作 加快完善全区科技进步体系,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为培养科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面向全社会科技进步的现代科技管理体系,以科技中介和金融、担保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以创业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孵化体系,以企业技术开发基地、实验室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在内的多层次和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抓好“两个基地一个中心一个科技节”,即推进技术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础,以青少年科技节为依托,打造辖区科普教育品牌。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 贯彻和谐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课改的各项工作;着重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引导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打造以心理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双语教育等特色教育和教育科研等为代表的教育品牌;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兴办社区教育,健全社区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居民接受教育年龄从0岁到终身的全覆盖,教育内容上实现居民各种学习需求的全覆盖;推进教育国际化,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强英语教学,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继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一公里文化圈”,优化文化设施布局,丰富“辖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形成层次分明、互相补充的文化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布局在中心城区的大型文化设施,实现市、区文化设施的共享;推进高品位文化城区建设,精雕细刻社区文化,打造“钢琴之区、图书馆之区、设计之区”;合理规划辖区文化设施建设,扩展文化设施种类,建设全方位的文化网络;努力构建文化艺术人才高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文物博物事业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包括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区属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结合城中村改造规划,改善城区文化景观,拓展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提高辖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营造优良的文化软环境,提高文化事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全力塑造“人文福田”。 (四)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优化体育事业发展环境,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大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的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创建政府主导、条块结合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健全街道、社区两级群体机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系统,扩大覆盖面和监测人数;倡导辖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五个一”工程活动,即加入一个体育组织,至少学会一项基本的运动健身方法,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健身活动,每年参加一次社区体育比赛,每年接受一次国民体质测定。积极扶持重点项目,培育优势项目,加大青少年体校建设力度,为国家和省、市培养、输送更多的体育优秀人才。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和企业、个人参与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及承办、合办各类体育竞赛。积极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引进国际知名体育品牌落户福田,促进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五)积极发展卫生事业 着力建设与国际化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反应灵敏、高效运转、统一协调的城区卫生服务体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重点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健康服务网络等,不断提升卫生防疫保健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健康教育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力争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在医学专科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保健需求;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确保辖区居民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和就医用药安全。 八、建设和谐社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一)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 强化治安行政管理,加大综合整治、齐抓共管力度,群防群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以及黑恶势力、“黄赌毒”、走私贩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和落实科技强警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电子围墙”建设,构建城区安全网。加强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提高治安防范水平。积极实施创建国际“安全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预防和减少一般伤亡事故,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健全完善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整合全区社会维稳和调解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整体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多种形式的再就业。着重建设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险体系;抓好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重点建设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需求预测、职业训练、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咨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福田区综合性职业训练基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健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协调、持续发展。 (三)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 合理整合辖区资源,推广社区“一门式”服务,在社区开办“一门式”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计生、社保、法律等各种服务,方便居民办事;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两级社区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建立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社区现有的场、馆、室为基地,各文体团队为依托,形成自我组织、自我联动、自我丰富、自我发展的文化娱乐机制,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全面构建为老服务体系,政府兴办各类福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同时,鼓励各社团组织及私人组织举办非赢利性老年服务机构,建成包括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法律服务等结构合理、高效运转的老年人服务体系。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营造保障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九、建设绿色福田,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资源化”的原则,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对节能关键技术和产业的扶持力度,切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以改革挖掘体制潜力,强化政府的“绿色调控能力”,完善“绿色核算体系”,提高资源和要素配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在有限的可开发土地资源中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一高一低,两个密集”型产业(即高科技、低污染,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创传统产业新优势,在人力、财力、税收等方面采取一些相对倾斜的政策,不失时机地引进一批污染少、能耗低、技术先进的环保型项目,努力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强化节约意识,倡导和引导全民节约型消费模式。 (二)营造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城区 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福田。继续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增加城区公园建设,扩大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城区绿化率。加快治理水污染、交通污染、固定污染源的进程,全面完成新洲河、福田河、皇岗河、凤塘河的治理工作,加大汽车尾气治理力度,消除光化学污染,对超标排放污水、废气的企业落实限期治理措施;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推广以电能、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监测评估体系。 (三)做好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 一方面要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健全人口管理方法,认真探索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政策措施,把握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缓解人口变动带来的各种压力和不利影响,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吃饭难、住房难、文体娱乐设施少等问题,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参与感和家园意识;加强对外来工权益的保护,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和拖薪欠薪问题,以切实保证劳务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生殖保健服务。 十、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福田 (一)全面提高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提升我区综合竞争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努力营造辖区信息化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面向公众、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网络,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交互信息服务体系;着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支持辖区企业进行电子交易、电子支付等网上电子商务活动,创造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企业信息环境;鼓励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 (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完善全区性的机关信息系统网络,建设以政府业务为核心的信息交换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基于政府机关办公业务的文件收发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的信息化,使全区政府机关的办公行文、电子公文交换网络化、规范化;建设和完善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市民服务专用呼叫中心、福田政府在线网站,根据“一站式”政府服务网站的要求,实现福田区委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开设网上行政服务窗口,受理公众服务需求,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利用宽带网络平台,建设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网上便民服务窗口。重点推进区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区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辖区企业服务系统、街道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和城区电子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等电子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建设。 十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构建文明法治社会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创建全国先进文明城区,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健全区、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制度化、目标化、责任制管理,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评估机制和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投入,积极引导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坚持以德治区,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持久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崇尚文明,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努力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把福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努力建设“法治福田”,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继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辖区法制环境。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保障执法体系的规范高效运作;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的规范管理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推进民主建设,更好发挥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功能,进一步提高居民自治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稳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辖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民主法制化水平。 (三)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奋斗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继续做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挂社区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每个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全区党员和人民群众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协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顺利实现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福田区城市桥梁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 (2006年1月24日) 福府办〔2006〕11号 福田区城市桥梁安全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 1.1 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预案属性 1.4 遵循原则 1.5 适用范围 2 分类和分级 2.1 突发桥梁事故分类 2.2 突发桥梁事故分级 2.3 突发桥梁事故预警级别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 预测和预警 4.1 检查和检测 4.2 预警 5 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5.2 基本响应程序 5.3 扩大应急 5.4 应急结束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理 6.2 调查和总结 7 保障措施 7.1 技术储备保障 7.2 通讯信息保障 7.3 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7.4 应急队伍保障 7.5 医疗卫生保障 7.6 治安保障 8 宣传和培训 8.1 公众宣传教育 8.2 培训 9 附则 9.1 预案管理 9.2 解释机构 10 附录 10.1 福田区未移交城市桥梁统计表 10.2 福田区城市桥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一览表 10.3 福田区城市桥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成员 一览表 1 总 则 1.1 目的 为切实保障我区城市桥梁的安全使用,提高处置各类桥梁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建设部《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超限运输车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管理条例》、《关于贯彻实施<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建检字[2004]113号)、《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深府[2005]37号,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深圳市城市桥梁安全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3 预案属性 根据《总体预案》规定,本预案定义为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 1.4 遵循原则 1.4.1 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健全突发桥梁事故的有效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1.4.2 以防为主。有效预防桥梁事故的突发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桥梁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桥梁事故发生。对难以预防或已经发生的桥梁事故,必须迅速抢险救灾,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避免更大的灾难性后果。 1.4.3 分级负责。区城管办负责所管辖的城市桥梁安全工作;市道桥管理处受市城管局的委托,具体负责受委托范围内城市桥梁的安全工作;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桥梁(含住宅区、开发区、工业区桥梁),凡对已移交市城管局的由市道桥管理处负责其安全工作,凡尚未移交的,则由建设或管理单位负责安全工作,区城管办、安监局应当对其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配合。 1.4.4 反应迅速。充分发挥城管960110指挥中心监控系统作用,及时、迅速、有效收集和上报突发桥梁事故信息;建立突发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相关应急机构或事件主管单位依法快速调动各项资源参与应急处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1.4.5 资源整合。与市城管局协调,争取与其建设中的全市城市桥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随时掌握全区桥梁管理的动态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区公安分局、武装部、安监局、城管办等单位的全体或部分人员进行处理突发事故的专门培训,针对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抢救给予专业指导,并对受训骨干进行登记,组建兼职的区应急救援队伍,定期集训,以备随时迅速反应。 1.4.6 公众参与。通过媒体准确发布预警、处置突发桥粱事故进展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含住宅区、开发区、工业区内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桥梁管理,不含公路部门主管的桥梁。城市桥梁是指城市范围内连接或者跨越城市道路的,供车辆、行人通行的桥梁以及高架道路。其中,凡我区范围属市道桥处辖下桥梁发生事故的,其抢险工作以市城管局为主,我区应主动予以协助;对其他尚未移交桥梁发生安全事故的,其抢险工作则以我区为主,并应及时向与市城管局通报情况,争取他们的全力支持。 2 分类和分级 2.1 突发桥梁事故分类 按照突发桥梁事故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参照《总体预案》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标准,突发桥梁事故分为二类。 2.1.1 自然灾害 由地震、地质灾害、海啸、洪灾、台风等引起的突发桥梁事故。 2.1.2 事故灾难 由于交通荷载过大,桥梁结构病害引起的结构性破坏,造成的突发桥梁事故。 2.2 突发桥梁事故分级 按照桥梁结构特征、病害危及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桥梁事故原则上划分为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1级)三个等级。 2.2.1 一般突发桥梁事故是指事态比较简单,非结构性病害引起的桥梁事故,如桥梁防护栏杆缺失、桥面坑洞等,仅对桥梁较小范围内的交通运营、人身安全构成安全隐患, 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车辆损失等,但按照桥梁管理主体责任划分,只需要相关桥梁管理单位就能够处置的突发桥梁事故。 2.2.2 较大突发桥梁事故是指事态比较复杂,如桥梁结构失稳、梁柱歪斜,梁体出现较大裂缝等,仅对辖区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财产、人身安全、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交通中断等后果,但按照桥梁管理主体责任划分,只需要突发桥梁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调度就能够处置的突发桥梁事故。 2.2.3 重大突发桥梁事故是指事态复杂,如桥梁出现坍 塌,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交通瘫痪等后果,需要突发桥梁事故应急指挥部处置的突发桥梁事故。 2.3 突发桥梁事故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桥梁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三级预警,并依次采用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突发桥梁事故预警级别标准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家建设部《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BCI是Ⅱ一V类城市桥梁状况指数,以表征桥梁结构的完好程度。) 2.3.1 黄色预警(Ⅲ级):报请相应桥梁主管部门采取措 施,进行保养、小修。 2.3.2 橙色预警(Ⅱ级):报请市城市突发桥梁事故应急 办公室或桥梁主管部门,建议中修或大修。 2.3.3 红色预警(Ⅰ级):报请市政府或突发桥梁事故应 急指挥部,建议封桥,采取大修、加固或改扩建工程措施。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1成立区城市桥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 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区长牵头,安监局、城管办、公安分局、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以及各派出所、各街道办事处组成(组织架构及成员见附件2)。 区应急指挥部职责是评估报警信息,判断事故级别,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市、区有关单位,并布置处置措施;如遇重大桥梁突发事故应直接上报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本应急预案,即时承担起处理重大突发桥梁事故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工作;组织区属各单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统一调配抢险急需的人员、物资、机械设备等资源。 3.1.2 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办公室成员组成详见附件3。 办公室的职责是监督、检查桥梁管理单位做好桥梁安全检测工作,督促桥梁管理单位(重点是各住宅区、开发区、工业区内非政府投资建设的桥梁建设、管理单位,其他城市桥梁主要由市道桥管理处负责监管)尽快建立桥梁安全预警系统;负责较大突发桥梁事故的现场技术分析,组织力量抢修;拟定事故紧急处置方案并报应急指挥部;进行事故调查取证和原因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 区城管办对辖区除市道桥处监管外的所有未移交城市桥梁负全责,发现桥梁险情应立即向区政府报告,同时及时与市城市桥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取得联系。 4 预测和预警 4.1 检查和检测 4.1.1 经常性检查制度。按照建设部《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的规定,针对城市桥梁类别,城市桥梁的经常性检查分为三类:I等养护桥梁的检查周期为一天; Ⅱ等养护桥梁的检查周期为三天;Ⅲ等养护桥梁的检查周期为七天。 4.1.2 定期检测。根据建设部《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的规定,桥梁主管部门对所管理的桥梁进行一年一次的常规定期检测,检测发现桥梁承载力未能满足规范要求的,由桥梁主管部门设置桥梁限载标志;桥梁的结构定期检测委托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 4.1.3 特殊检测。指城市桥梁遭遇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车船撞击等人为事故后进行的可靠性检测评估。由桥梁管理单位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 4.1.4 重车过桥监测。根据交通运输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规定,桥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内超限车辆通过桥梁的审批工作,桥梁管理单位负责通过超限车桥梁的监测工作。 4.1.5 桥梁的长期监测。凡已移交市城管局的市政桥梁,由市道桥管理处负责长期监测;对尚未移交的市政桥梁,则由区城管办督促业主单位或业主单位委托的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长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抢修并向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对定期检查发现的桥梁结构隐患,桥梁主管部门负责对桥梁结构安全进行跟踪监测。市城管局对市道桥管理处和区城管办的桥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一次。 4.2 预警 4.2.1 区城管部门应加强现有的值班制度,在台风、地震、洪水等情况下加强桥梁监测,发现事故或事故征兆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于我区市政桥梁均由市道桥处负责监管,区城管办应重点监测区内各住宅区、开发区、工业区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桥梁。 4.2.2 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桥梁报警信息,应马上分析论证,判断事故级别。对属于安全隐患或一般事故的,尽快提出加固方案及处理措施;对较大或重大桥梁突发事故,必须及时向区应急指挥部报告,由区应急指挥部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做出部署,防止事件的发生或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4.2.3 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发现的桥梁隐患,视情况可向区应急指挥部提出事故预警建议,由区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发布预警通报,并采取封桥等相关的预警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2.4 预警通报的发布以新闻发言人、网络群发、电视播放、电台广播、报纸刊登等渠道进行,必要时采取人工手段传递。 5 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5.1.1 一般级别的桥梁突发事故由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区城管、安监等相应部门指挥辖区各方面力量处置,同时报区应急指挥部备案。 5.1.2 发生较大、重大桥梁突发事故时应立即向市应急指挥中心、市安委会汇报有关灾情,同时即时启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组织各抢险力量就位,并根据市应急指挥中心的指示由区应急指挥部指挥抢险。 5.2 基本响应程序 5.2.1 桥梁管理单位作为突发桥梁事故第一响应责任单位,应在事发后15分钟内启动以桥梁管理单位为主体的先期处置机制。30分钟内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警戒、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救护、抢险等基础处置工作;第一响应责任单位应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初步判定突发桥梁事故的等级,并在事发15分钟内分别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区应急指挥部报告。根据我区桥梁管理体制的特点, 5.2.2 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在15分钟内对桥梁管理单位报送的险情(灾情)做出快速分析,对判断属较大、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分级响应权限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和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同时向市城管局进行通报,并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前往事发现场。 5.2.3 参与处置突发桥梁事故的单位应服从指挥、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同作战、高效联动。 5.3 扩大应急 5.3.1 突发桥梁事故导致航道堵塞的情况,由市交通部门和市水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组织疏通,保证航道的畅顺。 5.3.2 突发桥梁事故引发的交通堵塞,由市交管局福田交警大队负责处理,尽快疏导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畅顺。 5.4 应急结束 处置工作完毕后,按“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由相应部门适时决定应急工作结束。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应急工作宣告结束后,区城管、安监部门应协调市道桥管理处或其他桥梁管理单位继续清查现场,查找、消除其它潜在的安全隐患,直至隐患全部消除。对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放,有关部门应协助做好怃恤、赔偿工作。 6.2 调查和总结 6.2.1 调查评估组在善后处置阶段应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单位奖惩、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及时将调查评估报告报区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指挥中心。 6.2.2 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部门应对本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区应急指挥中心。 7 保障措施 7.1 通讯信息保障 突发桥梁事故处置期间,区公安、安监、卫生、城管部门的抢险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 7.2 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区城管、安监、公安部门都应配备相应的抢险设备,如抢险车辆、警示灯、切割工具、铁马围栏、反光衣、反光桶、反光带、手电、安全帽等。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将对所有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建档。 7.3 应急队伍保障 区公安分局、安监局、城管行政执法局要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减灾、救灾的专项培训,并挑选年轻骨干,组建一支兼职的应急抢险队伍,添置相应的装备,随时做好抢险准备,提高桥梁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7.4 医疗卫生保障 区卫生局应做好因桥梁事故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注意储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医药物资,保证受伤人员能得到及时送治。 7.5 治安保障 区公安分局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实施警戒和交通管制,疏散人群、疏导交通,维持现场秩序。 7.6 经费保障 区财政要保障桥梁突发事故的抢险资金,设立应急专项经费,并在年度预算中按区机关年度办公经费支出额的3%予以安排;同时建立相应的应急经费快速拨付机制,在处置桥梁的突发事件时,经费按有关规定及渠道予以解决;此外,涉及桥梁突发事故抢险的业务培训、相关设备的添置和日常维护等开支,则由相关部门纳入年度计划投资和部门预算解决。 8 宣传和培训 8.1 公众宣传教育 区城管办、安监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公众广泛开展桥梁事故应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画册公布报警、投诉电话,并在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介开辟应急宣传公益栏目,让公众掌握避险、互救、自救、减灾、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8.2 培训 区政府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区城管、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桥梁事故应急管理和救援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9 附 则 9.1 预案管理 9.1.1 凡区内各住宅区、开发区、工业区尚未移交非而由业主自行管理的城市桥梁,其管理单位需参照本预案,制定相应桥梁事故抢险预案,明确抢险队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人,并报区安监局、城管办备案。 9.1.2 本预案由区政府制定,每两年修订一次,或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 9.1.3 解释机构 本预案由福田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9.2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0 附录 10.1 福田区未移交城市桥梁统计表(附件1) 10.2 福田区城市桥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一览表(附件2) 10.3 福田区城市桥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成员一览表(附件3) 福田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6年2月23日) 福府〔2006〕13号 《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市委市政府“文化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福田区文化产业,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要求,设立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为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现结合我区实际,并参照《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规模:“十一五”期间,由区财政从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总额2.5亿元,纳入区财政预算。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绩效评估”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第二章 管理职责和分工 第四条 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是本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区财政局是本专项资金的监管部门。 第五条 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职责如下: (一)根据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向区政府提出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和分项预算; (二)编制专项资金年度决算; (三)编制年度资助指南,受理辖区企业申请,负责组织对申请资助单位的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审,并建立和管理专项资金项目库; (四)会同区财政局下达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负责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负责建立资助企业和资助项目的档案并管理; (五)负责组织对资助项目和资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 (六)会同区财政局制定本专项资金有关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 第六条 区财政局在专项资金监管方面的职责如下: (一)审批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预算和年度决算; (二)会同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下达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办理专项资金拨款手续; (三)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负责对专项资金运用情况的绩效评估; (五)参与制定本专项资金有关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 第七条 资金使用单位责任: (一)编制项目投资预算; (二)落实项目实施条件和配套资金; (三)对获得的资助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专项核算; (四)接受有关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五)按要求提供资助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有关财务报表。 第八条 设立福田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调研组,成员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辖区申请企业和申报项目的考察调研,提交详细可靠的调研报告。 第九条 成立“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评委会”),其主要职责是为专项资金的资助政策、管理和决策提供咨询、论证和资助项目评估。专家评委会是本专项资金的顾问组织,按照相对独立、封闭操作的原则进行评审。专家评委会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参照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的规定制定。 第十条 成立“福田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评审小组”(以下简称“评审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评审小组的职责主要是审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资金安排初步意见。 第三章 资助对象、资助条件和资助方式  第十一条 在福田区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从事文化产业(根据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特区文化产业门类确定)开发、生产、经营的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资助: (一)经国家、省、市、区批准和认定的文化产业基地; (二)经认定的区重点文化项目和企业; 区重点文化项目和企业的认定,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根据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项目规模、品牌、优势等实际情况,提出认定意见和建议,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区委、区政府批准认定。 (三)经市、区政府批准的其他资助对象。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专项资金不予资助: (一)知识产权有争议的项目; (二)由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 (三)申请单位近两年内因违法被执法部门查处的; (四)申请单位提供虚假资料的。 第十三条 对文化产业基地的资助包括: (一)文化产业基地内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参照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补贴标准,给予资助; (二)经政府批准和认定的文化产业基地可享受培育期补贴减免经营性用房租金; (三)进驻文化产业基地的文化企业,可享受培育期经营性用房租金补贴。 第十四条 对区重点文化项目和企业的资助包括: (一)银行贷款贴息:申请银行贷款贴息资助的,其贷款必须用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且获得贷款的时间必须在其申请之日的前1年内。贴息金额以企业实际已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为依据确定,重点扶持企业贴息额度原则上最高不超过每年100万元。同一企业,最多可享受两年的贴息。 (二)配套资助:对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区重点文化项目和企业,可参照相应的资助标准,给予适当的配套资助;区重点文化企业参加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活动,参照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补助标准,给予适当的摊位补贴。 (三)区重点文化项目和企业注册地址或营业地址不在文化产业基地内的(企业的注册地必须在福田区内),可申请享受与文化产业基地进驻文化企业同等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奖励包括: (一)对获得重要国际评奖和国家、省、市评奖奖励的区内动漫、数字娱乐企业,按所获奖励标准给予奖励; (二)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设计,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或被国家级以上重大活动、工程采用的,给予企业适当奖励; (三)对获得市级以上批准认证、属地福田区的文化产业基地,给予相应的专项奖励。 具体奖励办法和标准由区文产办根据市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采取银行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奖励、项目补贴等四种资助方式,其中,项目补贴只适用于对文化产业基地的资助;银行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和奖励则只适用于对企业的资助。其具体分配比例由区文产办根据区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为体现重点扶持的原则,对区重点文化企业的扶持要占到资金总量的65%以上 第十七条 同一项目(企业)享受本专项资金的扶持不得超过连续3年。 第四章 资金申请和审批程序  第十八条 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受理企业的申请,公开发布“申请指南”,明确各类申请所需提供的材料和要求。 第十九条 资金审批程序: (一)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根据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发布的申请指南,填报申请材料,并提供各类有效证明文件; (二)收到企业申请后,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组织专项资金调研组对申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提交调研报告; (三)根据调研组提供的调研报告,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委会对申报企业和申报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和评审; (四)评审小组审议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提出资金安排初步意见; (五)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将资金安排的初步意见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六)获批准的资助企业与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签署《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合同》。合同具体条款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拟定; (七)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下达拨款通知书,区财政局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和拨款通知书办理拨款手续。 第五章 资金使用与监督 第二十条 资金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合同要求,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单独核算,并按照以下规定使用资助资金: (一)文化产业基地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项目补贴资金,必须全部用于购置与该项目有关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其他相关的仪器设备; (二)企业所获得的配套资助资金,应当按国家、省、市、区规定的资金开支范围使用; (三)企业所获得的奖励资金,应全部用于本企业的研发支出。 第二十一条 获得专项资金资助的单位必须实行专款专用,接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 第二十二条 资金使用单位发生股权变动、注册地址或名称更改等重大变更的,应及时通知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第二十三条 资助项目因故被取消,或注册地迁离福田区范围,或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实施,或继续实施已无必要时,资金使用单位应及时向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报告,终止《福田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合同》的执行,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负责将资助资金收回区财政。 第二十四条 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区监察局备案,包括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等。 第二十五条 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应不定期地开展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和检查,必要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十六条 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负责对资助企业、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资助申请人再次申请资助的重要评审依据和安排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绩效评估办法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区财政局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发现项目单位违反本办法,提供虚假资料、挪用专项资金、不按时报送报表和项目完成情况报告的,将视情节轻重,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处理: (一)不再受理该单位的专项资金申请; (二)暂停或停止拨付剩余的专项资金; (三)收回已拨付的专项资金; (四)依法起诉,追收欠款。 第二十八条 参与评审的专家评委会专家在评审工作中,如发现以权谋私或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取消有关资格,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应追究责任的,按有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 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发布之日起实施。 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福田区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 (2006年2月13日) 福府办〔2006〕18号 《福田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福田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 1.1 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动物疫情现状及趋势 1.4 遵循原则 1.5 适用范围 2 重大动物疫病种类及疫情分级 2.1 重大动物疫病种类 2.2 动物疫情分级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3.2 区各有关部门职责 4 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 4.1 监测 4.2 预警 4.3 报告 5 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5.2 基本程序 5.3 响应终止 6 保障措施 6.1 应急队伍保障 6.2 物资保障 6.3 资金保障 6.4 技术保障 6.5 安全保障 6.6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7 善后处理 7.1 后期评估 7.2 灾害补偿 7.3 奖励 7.4 责任 8 附则 8.1 解释机构 8.2 实施时间 8.3 其他 9 附录 9.1 福田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组织体系框架图 9.2 福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名单 9.3 相关单位值班室联系方式 1 总则 1.1 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我区消费的畜禽及其产品以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确保我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田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3 动物疫情现状及趋势 福田为深圳市中心城区,皇岗口岸地处内地畜禽及其产品供港的主要交通要道,且本区消费的大部分畜禽及其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畜禽及其产品调运频繁,红树林保护区又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故外地疫情传入机率极大。辖区居民饲养猫、犬等宠物数量逐年增加,人口的高密度和高流动增加了人畜(禽)共患疾病传播的危险,动物防疫工作也因此十分繁重和艰巨。 1.4 遵循原则 1.4.1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辖区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区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1.4.2 快速反应,高速运转。区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和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区农林水办公室在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1.4.3 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区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防范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要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并根据需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各街道办事处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情况要及时分析、预警,疫情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行动、严处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依靠群众,全民防疫,动员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福田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重大动物疫病种类及疫情分级 2.1 重大动物疫病种类 本预案所称重大动物疫病是指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狂犬病及其它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动物疫病。 2.2 动物疫情分级 依据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的数量、传播速度、流行范围、人员感染情况和趋势,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为四级: 2.2.1 特别重大动物疫情(Ⅰ级)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疫情呈现暴发性流行,传播速度迅速,波及两个区级以上行政区域的。 (2)疯牛病、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感染到人,并继续扩散蔓延的。 (3)农业部认定的其它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 2.2.2 重大动物疫情(Ⅱ级)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疫情呈现暴发性流行但仍未超出一个区级行政区域的。 (2)有新的口蹄疫亚型出现并发生疫情的。 (3)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猪瘟、新城疫疫情呈现暴发性流行,波及两个区级以上行政区域的。 (4)在我国已消灭的牛瘟、牛肺疫等在我市发生,或我国尚未发生的疯牛病、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等疫病传入或发生的。 (5)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等二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波及两个区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或其中的人畜共患病发生感染人的病例,并有继续扩散趋势。 (6)农业部或省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动物疫情。 2.2.3 较大动物疫情(Ⅲ级)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疫情呈现局部地区性流行的。 (2)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猪瘟、新城疫疫情呈现暴发性流行,但仍未超出一个区级行政区域的。 (3)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等二类动物疫病呈现暴发流行,但仍未超出一个区级行政区域的。 (4)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炭疽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毒种发生丢失的。 (5)市农林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它较大突发动物疫情。 2.2.4 一般动物疫情(Ⅳ级)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疫情呈现零星发生并未造成流行的。 (2)二、三类动物疫病在一个区级行政区域内呈暴发流行的。 (3)区农林渔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其它一般突发动物疫情。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3.1.1 区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是负责处置和管理我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机构,区应急指挥中心是其日常办事机构。 3.1.2 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是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的专业应急机构,是处置辖区内一般、较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我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时确定重大或特别重大动物疫情等级,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处置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主动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专业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区城管局(执法局)局长、区卫生局局长、区城管局(执法局)分管副局长任副指挥长。 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以下单位组成:区应急指挥中心、区委宣传部,区计划局、经贸局、教育局、财政局、卫生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分局、监察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区农林水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防疫监督所。 3.1.3 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办公室,办公室承担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和其授权的突发动物疫情处置工作;做好与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区应急指挥中心的沟通协调工作。 3.2 区各有关部门职责 区应急指挥中心:汇总分析信息,提供应急决策服务,统筹动物疫情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组织、协调和指挥相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区委宣传部:收集、跟踪舆情,提出新闻发布、报道工作意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信息发布工作,协调新闻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区经贸局和计划局: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安排应急物资,统筹调度,有偿调拨,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期间,负责做好市场供应监测,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区财政局:负责保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卫生局:负责制定人感染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案;负责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医学观察、人间疫情监测工作;负责对感染动物疫病人员的治疗工作。 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对接收的染疫动物及染疫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组织对疫区、疫点内的污染物和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 区公安分局: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参与做好疫区封锁、动物扑杀等工作,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区监察局:负责对各责任单位的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办检查,对因工作不力或因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单位及个人要坚决追究其责任。 区工商分局和质监分局:负责做好疫区、受威胁区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储藏场所和交易市场的监管工作。 区农林水办公室:负责制定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规划和采取预防措施;收集、分析辖区内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并及时向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调集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有关人员开展疫情控制工作;负责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依法提出对有关区域实施封锁的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负责提出启动和停止本预案的建议;组织成立区级疫情处理预备队;组织对疫点、疫区周围群众的宣传工作;组织对扑疫、补偿等费用和疫情损失的评估;负责疫情处理费用和补偿费用的管理工作。 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报告;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现场临床诊断,加强疫病监测,对疫情动态及时做出评估;组织对疫区、受威胁区易感染动物的紧急免疫接种;负责对封锁、隔离、紧急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的实施进行指导、落实和监督;负责防疫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拨工作。 区教育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关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需要,组织做好相关工作。 4 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 4.1 监测 福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针对不同动物疫情的特点,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 4.2 预警 福田区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相应级别的预警,即特别严重(红色)、严重(橙色)、较重(黄色)和一般(蓝色)四个预警级别。 4.3 报告 4.3.1 疫情报告内容:疫情发生时间、地点、发病动物的种类和品种、死亡数量、临床症状、实验室初步诊断结果、生产和免疫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疫情报告单位、联系方式等。 4.3.2 疫情报告时限和程序 4.3.2.1 一般、较大动物疫情报告时限和程序 4.3.2.1.1 区内的零星散养点、公园、自然保护区内以及外贸中转仓、流通和屠宰加工等环节发生较大量的畜禽疫情,按以下程序上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动物异常发病或死亡时,应当立即向辖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报告,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诊断,必要时可请市或省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派人协助进行临床诊断,经法定有资格的机构确认诊断为疑似动物疫情的,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应在2小时内将疫情分别向区农林水办公室和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报告,区农林水办公室应在2小时内报告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经确诊,发生的疫情为人畜共患病时,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应及时向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 在未经法定有资格的机构确认为疑似动物疫情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疑似动物疫情名义上报,更不得越级上报。 4.3.2.1.2 在流通、屠宰加工等环节发生零星的动物疫情时,由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处理,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以月报的形式逐级上报。 4.2.2.2 重大、特别重大动物疫情报告时限和程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动物异常发病或死亡时,仍按Ⅲ、Ⅳ级疫情的程序,经法定有资格的机构确认诊断为疑似动物疫情的,除按照Ⅲ、Ⅳ级疫情的程序和时限上报外,区农林水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经确诊,发生的疫情为人畜共患病时,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应及时向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 在未经法定有资格的机构确认为疑似动物疫情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疑似动物疫情名义上报,更不得越级上报。 4.3.3 疫情报告形式 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以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 5 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处置重大、特别重大动物疫情,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处置一般、较大动物疫情。 5.2 基本程序 5.2.1 一般、较大动物疫情应急响应 5.2.1.1 由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按照有关规定启动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并组织指挥辖区各方面力量处置,及时将处理情况报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 5.2.1.2 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根据一般、较大动物疫情处置需要,调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采取限制或者停止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扑杀染疫或相关动物;负责组织交通等有关部门依法在交通站点设置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进出疫点、疫区、出入境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和消毒;负责组织街道办、社区以及居委会开展群防群控。 5.2.1.3 区农林水办公室负责报请区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点、疫区实施封锁。 5.2.2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响应 5.2.2.1 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由辖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处置需要,调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采取限制或者停止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扑杀染疫或相关动物;负责组织交通等有关部门依法在交通站点设置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进出疫点、疫区、出入境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和消毒;负责组织街道办、社区以及居委会开展群防群控。区农林水办公室负责报请区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点、疫区实施封锁。 5.2.2.2 区应急指挥中心、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疫情发生地的街道防制重大动物疫病领导小组之间应保持通讯联系,互通信息。 5.3 响应终止 疫区按照要求完成疫情的扑灭工作后,根据不同种类动物疫病的解封条件,经区动物防疫监督所验收合格,由区农林水办公室报请区人民政府对疫区解除封锁并宣布疫情解除,响应终止。 6 保障措施 6.1 应急队伍保障 福田区要建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预备队伍,具体实施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理工作,预备队伍由区动物防疫、卫生、公安、城管、工商、武警等部门的人员和梅林、沙头街道办消杀队员组成,且保持相对固定。 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要对重大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伍成员进行系统培训,有计划地举行演练,确保预备队伍扑灭疫情的应急能力。 6.2 物资保障 区农林水办公室按照计划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应急疫苗、诊断试剂、消毒药物、防护物品、器械、交通和通信工具等。储备库的日常管理由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 6.3 资金保障 区财政部门务必将年度各类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有足够的资金用作紧急防疫物资储备、扑杀病畜禽补贴和疫情处理、疫情监测等所需费用。 6.4 技术保障 区农林水办公室应建立健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应由技术官员、动物疫病防控专家、流行病学专家、野生动物专家、动物福利专家、经济学家、风险评估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负责疫病防控策略和方法的咨询,参与防控技术方案的策划、制定和执行。 加强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完善和提高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手段。 6.5 安全保障 福田公安分局应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疫情封锁区的巡逻警戒,对阻碍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6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区农林水办公室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动物防疫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7 善后处理 7.1 后期评估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扑灭后,区农林水办公室应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针对本次疫情暴发流行原因、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评估报告上报区人民政府及应急指挥中心,抄报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7.2 灾害补偿 按照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灾害补偿的规定,区农林水办公室确定数额等级标准,按程序进行补偿。补偿对象是为扑灭或防止重大动物疫病传播,其畜禽或财产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 7.3 奖励 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对参加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或提请区人民政府表彰;对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 7.4 责任 对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由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8 附则 8.1 解释机构 本预案由福田区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解释。 8.2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9 附录 9.1 福田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组织体系框架图 9.2 福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名单 9.3 相关单位值班室联系方式 福田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福田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06年1月27日 为了全面掌握我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我区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区行政区划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在国务院、广东省和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顺利完成了我区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等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福田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福田区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我区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0176个,占全市法人单位总数的32.6%,比重列全市首位。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9290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496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15个,其他法人单位275个。 本区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含本区法人在区外的产业活动单位,不含区外法人在本区的产业活动单位,下同)23936个,其中,第二产业2246个,第三产业21689个;本区法人在区外的产业活动单位2256个,其中,第二产业113个,第三产业2142个;另外,区外法人(含深圳市外法人,下同)在本区的产业活动单位1929个,其中,第二产业17个,第三产业1912个。 个体经营户41885户,其中,第二产业323户,第三产业41562户(详见表1)。 表1 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数 *本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中有1个为第一产业,位于区外。 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这次经济普查的法人企业单位数为19290个,增加4411个,增长29.6%。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523个,减少415个,下降44.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201个,减少112个,下降35.8%;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2185个,增加107个,增长5.1%;私营企业14446个,增加4989个,增长52.8%;其他内资企业154个,增加123个,增长396.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共1417个,减少202个,下降12.5% (详见表2) 。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2004年末,本区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最多的是园岭街道办事处,产业活动单位数6479个,占全区的27.1%;福田(不含福田保税区,下同)、沙头、莲花和华富四个街道办事处的产业活动单位均超过2000个,分别为4712个、3426个、2408个和2271个,分别占全区的19.7%、14.3%、10.1%和9.5%;南园、梅林和香蜜湖三个街道办事处的产业活动单位数超过1000个,分别为1795个、1374个和1214个,分别占全区的7.5%、5.7%和5%;福田保税区的产业活动单位为257个,占全区的1.1%(详见表3)。 表3 单位的地区分布 个体经营户数量大小排列顺序依次为沙头、园岭、华富、福田、南园、梅林、莲花和香蜜湖(详见表4)。 表4 个体经营户的地区分布 本区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单位10443个,占43.6%;租赁和商业服务业3219个,占13.5%;制造业1721个,占7.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07个,占5.9%。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70.2%(详见表5)。 表5 单位的行业分布 *此处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下同)。 个体经营户数量最多的是批发业和零售业,为31938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76.2%;其余较多的依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793户,占11.4%;住宿和餐饮业3377户,占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50户,占1.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85户,占0.7%(详见表6)。 表6 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 *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比重为0.2‰。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末,本区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就业人员[3]为783710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数为783708人,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61884人,占33.4%;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521824人,占66.6%。 分行业看,本区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就业人员中,批发和零售业154580人,占19.7%;制造业144385人,占18.4%;建筑业114142人,占14.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7592人,占3.5%;教育16481人,占2.1%。 个体经营户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数为123903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1198人,占1%;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122705人,占99%(详见表7)。 表7 单位全部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分街道看,本区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就业人员最多的是园岭,为164664人,占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的21%;其余依次是:沙头142465人,占18.2%;莲花111339人,占14.2%;福田105930人,占13.5%;华富85363人,占10.9%;香蜜湖54019人,占6.9%;梅林50272人,占6.4%;南园49083人,占6.3%。 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最多的是沙头街道,为27037人,占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总数的21.8%;其余依次是:园岭23080人,占18.6%;福田21771人,占17.5%;华富18954,占15.3%;南园11843人,占9.6%;梅林10845人,占8.8%;莲花6558人,占5.3%;香蜜湖3815人,占3.1%(详见表8)。 表8 第二、三产业全部就业人员的地区分布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2.7%、16.8%、20.2%、37.6%和22.7%。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13.9%、42.3%和43.8%。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5.4%、11.5%、26.7%和56.4%(详见表9)。 表9 法人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三、企业实收资本 2004年末,我区第二、三产业19290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4]总额为1580亿元。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564.1亿元,占35.7%;集体投入的资本63.2亿元,占4%;个人投入的资本567.2亿元,占35.9%;港澳台投入的资本256亿元,占16.2%;外商投入的资本129.5亿元,占8.2%(详见表10)。 表10 企业实收资本来源构成 四、普查数据质量情况 经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和事后质量抽查,抽查结果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有关部门登记为法人,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普查中未作为法人单位统计。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且具备以下条件: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生产核算资料)。 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没有领取执照或证书,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年内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个体户。但不包括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 [3]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就业人员,如保姆、家教、自由职业者等。 [4]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企业实收资本的登记范围不含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许德森同志在区政府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2月9日) 许德森 (福办通报第4期) 同志们: 礼铜同志在刚才的讲话中重点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对今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安排,讲得很好,我表示赞同。关于今年的工作,区委在年初的全会上已经进行了部署,对政府来说主要就是要抓好落实。关于抓落实这个问题,经过两三年来的反复强调,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我觉得有些方面做的还不够,所以还是要继续强调。 目前,我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很好,纳税规模保持全市第一,达到了188亿。福田是中心区,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中心区蕴藏的经济发展潜力,这个优势还是可以继续保持下去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后面的追兵追的很紧。如今年1月份的财政收入宝安就增长了70%多,宝安的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两项。而我们只增长了27%,仅处于全市中等水平,所以一定要保持危机感。今年我们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有几个大的项目要启动,如市里的重点项目有中心金融区和地铁三号线的延伸,本区的重点项目有岗厦河园片区的改造等,所以我们这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区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了经济发展的“1+3”思路,这个架构经过论证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围绕它积极谋划今年的工作,特别是要把总部经济这个龙头抓住。去年我们新登记企业达13000多家,占了全市的65%以上。这几年中心区的高档写字楼不断崛起,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大企业总部进入。这些总部在我们这里,就会陆续产生效益,我们的税收就会随之增长,税收的质量也会比制造业好得多。我们的三个支柱产业发展很快,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产值达到1155亿,占了总量的80%左右。制造业增长也不少,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争取在质量和效益上进一步提高。虽然有些区的现代服务业比我们强一些,但是我们也确定了现代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并且正在着手考虑华强北的改造问题,在这方面有发展后劲。在文化产业方面,我们正在启动三个文化基地的建设,特别是争取在文博会期间开业的新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所以说,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已经很明确了,关键还是要抓落实。这里我主要强调三点: 一、要以认真第一、责任第一的态度和精神来抓落实 鸿忠书记反复强调要认真第一。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就是为了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为了抓好落实。抓落实这个问题我已经反复强调了很多次,抓落实就是要敢于面对问题、化解矛盾。目前,我们正面临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经济处于一种高速发展后的调整期,社会处于一种剧烈的变动期和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暴露,各种问题集中涌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强调抓落实,也是我们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政府的职能就是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就是办实事、抓落实。一句话,政府如果不抓落实,就一事无成。 去年,我区的突发性事件大幅度增加,从去年年初的反日游行到后来的滨海医院问题,然后是几个汽车展场的拆迁行动,还有金众、越众的员工上街游行、老干部上街堵路、万科城市花园业主酝酿上访,再到城中村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大规模上访等等,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反映了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比较严重,社会矛盾相当突出。住在高尚住宅的人考虑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如碧海云天的业主们反对修建医院,尽管医院离居住区还有100多米,他们就是坚决不同意;一个立交桥要从万科城市花园旁边通过,该花园的部分业主就不顾一切的反对。城中村的村民只想着收更多的房租,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出租屋成了藏污纳垢、黄赌毒猖獗的地方。而金众、越众员工等则不会太关心建路、修桥等问题,他们要的是下岗的补偿,达不到要求就结队上访、堵路。总之,各个利益群体的诉求不一样,政府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各个利益群体、各种不同的社会心态去衡量、去考虑。政府一个号召就万民呼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拥护,这就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现在老百姓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抗争意识越来越强,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激发社会矛盾。西方国家有很多社会团体可以化解社会矛盾,有很多渠道可以让民众反映诉求,而我们目前还缺乏更多的有效的渠道让他们去申诉,所以他们就只能来找政府,所以政府必须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虽然我们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很多,但我们绝对不能回避,政府如果回避还能干成什么事呢?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更要衡量我们的决策是不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符合我们城市的根本利益,是不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只要符合了我们就要坚决干下去,而且一定要干到底。当然抓落实就会冒风险,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比如近期整治城中村373家娱乐场所的行动,有的同志劝我不要去惹他们,说这些人是不好惹的,有些朋友打电话跟我说,说我这么认真干什么,城中村娱乐场所的情况是多年来形成的,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只要他们不出事就行了。我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压力这么大,反应这么多。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通过反复的思考,认为为了对人民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我们一定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绝对不能退缩和回避。因为那些城中村居民楼里开设的卡拉OK厅,通宵都有很多人在活动,如果一旦出事故就不会像中山那样死亡26个人的问题,可能会是殃及几十个人甚至更多人的生命。到时我们丢了自己的乌纱帽是小事,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那就是严重的犯罪。因此我反复强调区委区政府要高度统一认识,不要有杂音,不要在背后讲闲言碎语,不要动摇军心,要坚定不移,一心一意,义无反顾的把这件事干到底。从目前的整治情况来看,我们区委区政府非常坚强有力,公安、工商、办事处等部门非常坚强有力,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对下一步的整治工作充满了信心。同样,干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缩手缩脚、犹豫迟疑,而应该用认真第一、责任第一的态度和精神,勇敢地、大胆地抓落实。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希望。 二、要通过解决重点难题来抓落实 照抄照转是抓落实,敢于碰硬、敢于处理和解决难题也是抓落实。我这里强调的是要通过解决重点难题去抓落实。今年经济工作的重难点有以下几个:一是推进岗厦河园片区的改造。这是今年一定要突破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切实负责,认真抓落实;二是华强北的改造。主要解决好车流、人流、物流不畅的问题。我们要扩张、搞活华强北,让华强北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今年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华强北改造就将成为我区经济工作上的亮点;三是天安泰然工业区改造升级规划;四是科技广场如何加快进度的问题。如果那里搞得好,最少可以增加一、两百亿元的产值。去年在市委全会上,我向鸿忠书记汇报过这项工作,他对我们的思路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今年我们一定要加快建设的速度。 在社会管理方面,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城中村娱乐场所的整治。整治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月18日到4月18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我们要把握全局,稳稳地掌控主动权,紧紧地控制住,不能出现问题,更不能出现反弹。第二个阶段为半年时间,重点是对娱乐场所进行整改和规划。第三个阶段到年底,这一阶段要彻底把城中村的娱乐场所整治好、管理好。自从我们开展整治行动以来,城中村的治安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区委区政府敢于做出这样的决策,敢于开展这个行动,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 今年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管理的三大体系,把这三个体系建设好,才能真正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其中,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方面,重点是要做到目标化、指标化、规范化、科学化。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刚才礼铜区长提到我区有个治安指挥中心,总共有200多部警车,出去巡逻的警车在屏幕上一分钟刷新一次位置,指挥中心能够清楚地掌握警车的动向,民警的手机也要装上GPS,这就是科技化、数字化管理。就像美国的士兵从战场上散开,指挥官能够清晰地了解部下所处的位置,随时都可以联络。我们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也要向他们学习。接下来城管也要搞数字化,他们已经把方案做出来了。安监局也要搞数字化,要将安全隐患和发现的问题都在网上体现,明确责任到人。交通、疾病防控、网吧管理等都要向数字化管理的目标迈进,力争福田区在全市第一个实现数字化,最早迈进数字化社会。今年我区有一个调研课题,主要是把信息化设备进行整合,在区委区政府建一个总的平台,从总体上把握指挥中心、交通、城管、安全、网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情况,并且用数字化进行管理。我们要把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当作区委区政府的重大调研课题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社区服务体系方面,要使社区服务功能非常齐全,服务的覆盖面非常广泛,要全面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如果我们把这些重点工作都抓好了,就能有效地促进整个辖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要以端正的作风来抓落实 我看了会上发的部门书面发言材料,觉得有的写的很不错,但有的写得太笼统,思路不是很清晰。还有去年的十件实事,有些完成的非常好,百分之百完成了,有些完成的非常差,还不到一半。比如垃圾站的建设问题,去年招投标19座,要求完成17座,结果才完成4座,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这里面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如选址和划红线困难、老百姓反对在自己家附近建设等。但我看主要还是主观原因,就是没有以端正的作风来抓落实,抓工作只习惯于过去的思维,习惯于过去的做法。于福洪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犯的错误,到现在为止,还有人在同情他,说是纪委故意害他。他的律师和家属还到处写信告状,但是他的案是谁也翻不了的。于福洪赌博成性,有一次给放高利贷者绑架到中山,交够了钱才被放回来。组织上两次找他谈话,但他不知悔改,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这个人将来的下场会更惨,因为他已经收不住了。他为什么要勒索人家?就是由于债主追的非常紧,再不还钱又要绑架他了,他就只好铤而走险,干出勒索这种事来。纪委将他“两规”,不是害他,而是救了他,否则他会出更大的问题,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家破人亡。以于福洪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能够抓好落实吗?能够做好工作吗?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同志们一定要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端正作风,抓好落实。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在抓落实这个问题上下苦功夫,一定要抓好队伍建设,一定要抓好干部的作风建设,以正确的态度、正确的作风和正确的方法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才能化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维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张礼铜同志在区政府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2月9日) 张礼铜 (福办通报第4期) 同志们: 春节一过就召开区政府全体会议,已经成为我区近几年的一个惯例。这么早召开区政府全体会议,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让大家一起来畅谈新一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促进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及早进入工作状态,推动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会上印发了大家的书面发言材料。我觉得同志们的发言都很好,都能在全面深刻领会区委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对新一年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认真谋划,制定了计划,提出了目标,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措施有创新。此外,今天大家还给了我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就是同志们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大家没有因为春节放大假而忽视了工作,而是在这段时间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谋划。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同志们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我对做好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下面我在简单回顾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 2005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区委四届四次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全面实施“大经济、大文化、大环境、大服务”发展战略,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探寻新的发展模式,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全新理念,把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拓展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空间,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公布后经过调整的指标口径,2005年本区生产总值达到1027.03亿元,增长10.8%;每平方公里的GDP达13亿元,是全市平均值每平方公里2.5亿元的5倍多;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02亿元、326.37亿元、700.64亿元,产业结构为0.01∶31.79∶68.20;辖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0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210亿美元,占广东省的近10%,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24亿元,占全市1437亿元的32.4%,增长15.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突破30.47亿元,增长13.6%,辖区地、国两税收入达到188亿元,增长了将近14%,每平方公里的税收达2.35亿元,是全市平均值每平方公里0.4亿元的5倍多;若加上海关税,辖区全口径税收接近400亿元。总之,除了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完成任务外,去年我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全区经济发展任务指标。此外,我们精心组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活动,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中央和省检查组的验收,为我市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皇岗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城市管理、社会各项事业、政府自身建设等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香蜜湖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街道”,福中社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和谐社区”,梅林、香蜜湖、莲花三个街道分别被评为“广东省体育先进社区(街道)”,连续第七年蝉联“鹏城环卫杯”优胜奖,福田成为全市第一个无违法建筑抢建区等。总之,去年,我区的教育、文化、卫生、计生、体育、治安、城管、环保、人民武装等各项社会事业和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绩。 去年,我们接受了挑战,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GDP还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更加来之不易。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对我们工作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区人大的监督支持,区政协的参政议政,还有我们各位副区长的团结战斗、积极配合以及各办事处、各部门的认真负责、创新工作的结果。 一是适时地调整经济发展策略。根据区委提出通过实施“大环境”战略,努力拓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空间,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一年来,区政府把着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实践“大环境”战略的主要工作来抓,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确定经济工作的重点,优化辖区产业结构,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创造辖区经济的高质量和高效益。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辖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扩大商贸业规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去年除金融业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优势外,会展、软件、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也逐渐崛起。第三,确保了辖区外贸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总额创历史新高。都市旅游业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四,进一步突出了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主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去年我们在CBD的宣传和推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充分利用深圳商报、特区报等传媒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心区,积极引进了一大批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品牌卓著的大公司落户福田设立区域总部,其中仅新增加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3家。最后,是促进财政和税收的稳定增长。化解了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辖区税收的稳步增长。 二是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责任意识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是克服困难、化解危机的前提,是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动力。我们必须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勇于负责,敢于承担,才能在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的时候,顶住压力,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去年,全市掀起了落实“责任风暴”和实施“治庸计划”的高潮,我区迅速行动,在落实市政府“1+6”责任体系的同时,在区委的领导下,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起了“1+15+N”责任体系框架,并将其作为我区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日常性基础工作来落实,强化责任感,严要求、高标准地做好各项工作。去年,辖区内群体性上访事件数量不断上升、规模大、组织性强,加上一些境外势力的涉入等,使维稳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有关领导和部门敢于承担责任,冲锋在前,主动做好工作。特别是在金众、越众等企业员工群体上访,发生员工围攻办公室,堵路等行为时,有关领导能亲赴现场主动面对,协调指挥,有关部门能负起责任,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在“清无”工作中,我们形成了由各街道牵头,28个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格局,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认真负责,相互配合,使“清无”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辖区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是基层执行力和落实力不断提高。基层的行政能力主要体现在抓落实上,而抓落实是我们政府的根本职责,也是基层工作者的根本职责。去年我们在应对和处理若干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时,真正在抓落实方面下了功夫,各街道、各单位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自觉落实区政府的各项部署,办事效率和效能进一步提高。去年,我们在辖区开展“环境建设年”、“社区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活动,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拆除违章建筑的过程中,我们敢于碰硬,坚决拆除了大批违法建筑,特别是在开展拆除鑫兆豪汽车交易展场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努力,开创了我区拆除违建不需要政府强制执行的成功范例。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渔农村重点改造项目是突破口,各有关部门敢于承担任务,迎难而上,促使渔农村的改造平稳有序,效果显著,为全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有效的带动了其它城中村的改造。在完成市委市政府向我区下达的有关片区环境整治任务中,我们积极与市有关部门配合,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使皇岗口岸的综合环境大为改观,新洲、沙嘴码头安全隐患也得到有效整治。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治污等工作也都全面推进。 四是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日益成为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重心。我们只有把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当务之急,真正贯彻管理下沉、权力下沉、财力下沉的工作新思路,完善公共设施,调整管理体制,充实工作力量,才能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去年我们以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全面完成了92个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加大了社区的投入,下放社区的权力,推进“居站分离”工作和“固本强基”工程,加大区和社区文化馆、图书馆、医院、体育公园、学校、学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构建和完善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信息网络、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建设步伐。 五是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的工作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只有通过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充分调动政府和群众的两个积极性,共同创造和维护辖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去年,我们继续为民办十件实事,除个别实事的进展还要进一步加快进度之外,目前总体上已经圆满完成。在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方面,我们将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大部分用于照顾安排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辖区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以内,并进一步健全了涵盖生活、医疗、助学、住房救助的全方位救助体系。在城市管理等工作中,我们做到既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也考虑到不损害局部群体的眼前利益,得到群众的支持,确保了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辖区群众对政府的有关工作都能充分理解,并予以大力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 六是认真抓好政府班子建设。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去年,我们在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十分注重政府的班子建设,着力将政府班子打造成为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我们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不搞“一言堂”,在碰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不是什么事都一把手说了算,而是靠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最终达成统一意见,充分发挥了政府班子的集体智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政府工作中,我们实行的是政府班子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每个班子成员都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能以务实精神抓好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在涉及全区性的中心工作中又能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在去年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止违法建筑、推进城中村改造、“清无”和增强社区建设等中心工作中,班子成员都能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全力以赴,体现出政府班子坚强的战斗力,保证了去年我区各项中心工作扎实、有效、全面的开展。政府班子还能做到廉洁从政,严格按程序办事,干净干事。不管是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还是工作岗位安排等问题,班子成员个人都一律不干涉、不插手,由职能部门按程序和原则办理。 总的来说,去年我区的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是我区可开发土地以及煤、油、电、水等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后劲的瓶颈,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已经成为了事实,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是我区的优势行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程度仍然较高,成为影响我区产业竞争力的突出问题。第三个方面是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交通问题、城中村脏乱差、治安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还达不到相应的发展水平,也和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等等。我们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都是“硬骨头”,不容易“啃”,但这些问题又是我区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主要障碍,想绕都绕不了,想跳也跳不过去,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用我们集体的智慧,研究新方法,创新新手段,开拓性地开展工作,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二、今年区政府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区委四届五次全会已经明确了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德森同志就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确保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作了精辟论述,我也就经济工作提出了意见。我们要按照全会和德森同志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尤其要在落实“大环境”战略上下真功夫,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在紧约束条件下谋发展,着力推进“1+3”辖区经济架构和社会管理三大体系建设,继续保持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区委区政府确定今年经济的预期增长目标为9.5%,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但又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的GDP已破千亿元大关,基数大了,增长9.5%,意味着增量过百亿元。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充分挖掘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实现“有效益的速度”,才能完成这个目标任务,使辖区经济继续保持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全面推进“1+3”辖区经济架构建设,着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区 上个月,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省委省政府召开了贯彻会议,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号文件。市长在市政府四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从贯彻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郑重提出深圳要敢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中,以一个城市率先突破,为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积累经验。这是对深圳也是对作为中心城区的福田提出的新的使命和新的责任,我们要把这一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到今年乃至今后的政府经济工作之中。在区委四届五次全会上,区委提出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辖区重点商圈,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的“1+3”辖区经济架构,把高新技术产业列为“三个重点产业”的先导,并提出了创建自主创新城区,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重大战略在我区的贯彻落实。我们要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与推进“1+3”辖区经济架构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1+3”辖区经济架构建设过程中,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地位,通过创建自主创新型城区,推动辖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中心城区的核心竞争力。 1.围绕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区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 德森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我区传达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区委常委会上, 提出了通过建设八大环境,建设创新型城区,为我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确了思路。我们要根据这一思路,围绕八大环境,加强对自主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服务。 一是要加强对建设自主创新城区工作的领导,出台和完善各类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即将作为今年的一号文件发布,我们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尽快成立建设创新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和落实已出台的服务辖区企业、支持辖区民营企业发展以及重点资助科技项目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性研究。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整合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资源,发挥政府资金优势,扶持自主创新型企业发展。科技局要在今年上半年组织对全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进行大范围的地毯式调查,包括企业的规模、发展方向、主攻项目、人才情况、市场前景等等,力图摸清家底,对有意进驻的、已经扎根正在成长发育的、具备一定发展空间和规模的、自主创新项目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能够创出品牌的各类创新型企业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查了解,进行分门别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扶持政策。 科技局和人事局要立即着手研究制订出台促进自主创新的人才政策,切实维护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的各项合法权益。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落实《福田区企校联合研究生实习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的奖励制度,实施对创新型企业人才培训补贴政策,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居住、生活上的最大便利,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 要制定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融资政策。落实《福田区科技贷款担保风险补贴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政府再担保机制,鼓励社会商业担保机构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担保。探索培育“天使”资本市场,把社会资金进一步吸纳到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上来。引入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聚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际商务服务机构、专业化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和信息顾问咨询机构。要加大政府扶持资金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增强透明度,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机会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区科技三项费用、外贸发展资金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他们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实力雄厚、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二是要加快各类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硬件环境。经贸局要尽快协调组织规划和实施泰然工业区升级改造工程,打造“大天安”科技园区,加紧对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对园区未来产业转型的方向进行客观准确的预测,为园区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协助泰然股份公司完成泰然金谷二期项目的建设和筹备招商工作,推进皇冠工业小区重建。完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基础环境建设,科技局要加快老工业区升级改造规划,提高松岭、彩田、八卦岭、保税区、天安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管理服务水平,根据我区的产业特点,积极探索专业孵化器建设机制。落实“厂房再造,产业置换”政策,根据上步(赛格)工业区、八卦岭工业区、彩田梅林工业区、金地工业区等老工业区不同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新的科技园区。今年要切实加快福田科技广场的建设进度,区计划局、科技局、建设局、建工局等单位要协同工作,加快推进软件园的规划、建设速度,争取花2—3年时间把“福田科技广场”建设成为深圳市乃至华南地区软件产业的龙头项目。 三是要加大对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力度,不断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要完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在天安数码城、泰然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腾出空间,购进物业,争取一批深圳市重大公共技术平台落户福田,为众多创新型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技术评测、技术信息等重要公共技术服务。完善“福田IC设计园”建设,加快“福田软件技术平台”建设。完善中小科技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其原始创新活力,使其成为原始创新的生力军。 要建立知识产权局,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促进知识产权资产化和资本化。建立覆盖全区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基础网络、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合作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重点支持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名牌战略。 要充分利用CBD优势,吸引国际大型企业进驻福田设立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充分利用皇岗口岸和福田保税区的有利条件,搭建沟通桥梁和合作平台,引进香港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和具备国际经验的法律、金融、会计、证券、管理、咨询等服务专业人才。充分利用虚拟大学园、大学城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企校间的技术项目合作。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聚集福田的优势,发挥行业中介机构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性调查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要培养“激励创新、认同冒险、宽容失败、保护权益”的创新文化,倡导敢闯敢试、崇尚竞争、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创业风尚。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加大科教基地、科普活动基地和科技活动中心的建设力度,建设福田区的标志性科普建筑,提高辖区民众的科技文化素养,培育创新文化产生的土壤。 2.加大推介、服务和扶持力度,全面推进“1+3”辖区经济架构建设。 一是加大对深圳CBD的宣传推介和服务力度,吸引“总部经济”进入。精心策划组织以CBD为主题的境外招商活动,组建由区政府牵头、专业人士组成的深圳CBD推介团,赴香港、欧美等地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吸引国际一流企业落户福田。可以通过在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以及机场、火车站等交通人流汇集处发布宣传广告,在各大宾馆发放宣传资料,在国内外各种大型会议上进行宣传推介等方式,加大CBD的宣传推介力度。这项工作我看可以马上着手进行,经贸局等有关部门要立即开始做方案,今年一定要在这一方面做出点效果来。要不断完善CBD服务功能,大力扶持国际商会中心、星河购物公园、时代广场、怡景中心城、金中环、新世界中心、星河世纪广场、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香格里拉、星河·丽兹卡尔顿酒店、马可波罗·好日子酒店等在建大型商业城、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项目,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机构入驻,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上市公司以及期货等金融服务行业,完善高星级酒店、旅游、购物和休闲的配套服务设施。区金融办公室今年要正式投入运作,尽快开展业务,增强对“总部经济”的配套服务功能。 二是以华强北商圈建设为重点,巩固发展现代商业和物流业。经贸局和华管办要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推动华强北改造升级规划的落实和“大华强”商圈的培育,引导华强北商业区向华强南和红荔路以北的南北两侧延伸发展,争取形成一个上步片区整体的商业规划和交通规划。要加快华新村和红荔村的改造,重点支持中航苑、华强电子、爱华、新亚洲二期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向北向南拓展华强北的商业发展空间。要争取地铁三号线延伸通过华强北,积极配合实施对华强北路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尽快落实地下通道建设,支持中信和华强地下商业街项目的建设,切实保障人流、物流、车流顺畅。积极研究皇岗口岸周边的功能定位,做好发展皇岗口岸扇形商圈的规划。大力培育和扶持特色街区和现代专业市场,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福田购物旅游。 三是加快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文产办要加快推动田面“设计之都”项目建设,为进驻的创意设计行业协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设计大师、设计企业、版权代理等配套服务机构入驻。重点扶持辖区内具有较强原创能力、发展前景良好的动漫游戏企业,对辖区动漫游戏企业原创影视动画作品制定奖励政策。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鼓励辖区文化企业大力开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重点将“新世纪国际工艺品文化广场”、“雅昌艺术品交易基地”建设成为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加快推进中心区、八卦岭、天安泰然三大文化产业圈建设。 3.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积极推动辖区各类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建立投资项目备案制,实现立项电子化、网络化,为社会投资者提供便捷服务,刺激社会投资放量增长。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城中村改造,为城中村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优先审批和限时服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管理,完善资金核算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切实抓好区体育公园、区人民医院、红岭中学、区中医院、福田科技广场和区政府二期等政府重点投资及改造项目的建设,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二是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外贸进出口工作。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大对长城国际信息、开发科技、华强三洋等辖区前80家外贸出口重点企业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引导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延伸,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用好用活外贸发展资金,重点扶持鼓励发展前景好、效益好的民营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出口。 三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健全与区、街道事权划分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大对纳税人与税务部门的纳税申报服务和执法力度,切实帮助辖区纳税大户解决实际困难,落实“直通车”服务措施。加强支出管理,强化事前、事中的监管。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继续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进一步规范预算外资金收支。坚持和完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减少临时性请款报告。 四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加强华强北等重点商业街、专业市场的商业诚信品牌建设,严厉打击偷税逃税、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巩固“清无”行动成果。扩大民企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探索建立风险补贴资金和以会员制为主的股份担保公司,努力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门槛。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政府—中介—企业三点一线的服务链条。 (二)着力构建社会管理三大体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这次区委全会报告中提出了要着力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城区安全管理、社区服务”三大体系,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福田的着眼点,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亮点。“三大体系”的构建刚提出来,可能一些同志还有些不理解: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涉及方方面面,为什么是构建三大体系,而不是四大或者五大体系?德森同志在区委全会的总结讲话中已经讲过,构建“三大体系”主要是考虑到:过去政府社会管理、服务各方面的工作种类繁多杂乱,内容互有牵涉,而将这些工作统一纳入三大管理体系以后,就相当于用三根主线理顺这些工作的关系,给内容相近的工作设计一个载体,明确发展方向,从而有利于政府资源的整合和工作目标的实施。从目前来讲,三大体系还只是一个雏形,配套的政策措施、任务指标还未跟上,许多理念上、实践上的东西还有待深化,因此接下来的工作任务还很重。大家要按照区委的要求,把本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自觉地放到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内来考虑,主动将平时的工作往体系上靠拢。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要建设和完善“三大体系”,要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把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三大体系”的问题搞清楚,然后才可以研究体系的事。在建立和完善体系的工作中,我们也不能急躁冒进,急功近利,梦想一年半载就能搞得很完善,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脚踏实地认真干出一些看得见、摸得著,能实行、有成效的事情来。 1.关于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问题。 首先,要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的事情,在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初期,政府的主体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在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后,政府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当代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中,我一直不大赞成把公共服务体系简单地市场化。因为市场化改革主要是解决经济运行方式问题,解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满足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和基本公共产品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责和核心职能,这是我坚持的观点。当然,必须有政府介入,并不一定等于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因此,区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时要搞清楚:政府必须直接提供企业和民间机构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服务;要动员民营企业、民间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并明确其行为责任;对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进行有效监管。这些都是我们的主要责任。这个问题解决了,公共需求的矛盾会大大得到缓解,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会进一步形成,社会和谐的目标也就有了重要保障。 其次,要把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要根据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划分区、街、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责,建立起区、街、社区相互衔接、合理分工、规范高效的社会管理框架。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设施、最低生活保障等,就必须由区政府来提供;街道主要根据管辖范围内公众的需要搞好市场秩序、市容环境、社会治安等工作;社区工作站主要承接政府工作部门在社区开展的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民政、家政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明确了公共服务提供的不同层次,政府还必须保证事权和财权的一致、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因此,今年,区政府必须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文化、科技、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交通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力求在财政的二次分配上,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在供给方式上,要求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公共服务提供和生产主体的多元化。比如: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市政道路乱涂画的治理,通过招投标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类似这些不具备规模经济特征、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公共服务项目,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委托服务、管理承包、资助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来参与公共服务。 第三,要重点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继续扩大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怎么提供公共服务,事先多听取公众的意见,以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要通过强化政府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监管功能,提高政府约束自身、规范社会和打击不法行为的力度,彰显正义政府、责任政府与法治政府的精神感召力和行政执行能力;要抓紧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阳光操作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信息时代政府强大的公共服务网络运行能力,同时利用政府网站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以推行政府绩效评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工作的高效、公平、有序运行。 2.关于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 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省、市都对社会安全和稳定工作先后作了专门安排和部署。市委市政府还把今年定为“城市管理年”。区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构建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正是响应上级有关精神,在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问题上所做的一项积极探索。我们要坚持以上级的精神为指导,以实际经验为基础,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区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根据目前我区城市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区城市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应急指挥、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等几个方面。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好城市安全管理总体系的建立。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结合意见精神和我区实际,研究制定我区《构建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总体实施纲要》,明确我区开展平安建设、构建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并细分和落实相关子体系的建设内容、目标要求和任务分工,扎扎实实推进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着手筹划建立覆盖区、街道、社区三个层次的城市立体安全网络队伍和责任体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不留安全管理死角和盲点。要打破现有的公安、交警、维稳、消防、疾病预警、社区服务等电子信息网络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模式,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高度统一的安全管理信息接受和处理平台,以政府投资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辖区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和通信手段的共享。 二是要抓好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子体系的建立。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要求,以警务机制、勤务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科技强警为保障,加强治安防控的科技装备建设,扩大全区电子眼的覆盖面,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以提高破案质量为导向,以增强市民群众安全度为标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要强化我区治安行政管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电子围墙”建设,全面完成社会安全技防建设,构建福田区安全网,打造深圳市平安品牌。以人口管理新模式为载体,以专群结合、管治结合为手段,及时解决治安突出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任务,以妥善处置各类不安定因素为目标,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机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力推进“网格进社区”,建成全天候、多层次、立体式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增强社区安全防控能力。加大对城中村的治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推行旅业化出租屋物业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的“两化”、“两防”管理和村民的“自治化”管理,提高城中村治安防范水平,扫除安全盲区。 三是要抓好社会稳定和应急管理子体系的建立。要认真贯彻落实“1+15+N”制度体系中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实施办法,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机制。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区应急指挥中心今年上半年要落实好基本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强化重特大应急事件的综合协调和组织指挥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落实定期排查、归口调处、领导包案、个案督办等制度,畅通诉求渠道,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认真执行信访督查专员制度和区领导下访督查制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提高信访工作水平。要完善人民调解、治安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制度,教育和引导群众用合法形式表达诉求,努力把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四是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子体系的建立。要认真贯彻落实“1+15+N”制度体系中的安全管理责任倒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发挥全区安全管理信息、队伍和监督网络的作用,健全完善防范突发安全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强化安全监管队伍的职能,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扩大安全生产监管覆盖面,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和城中村等重大危险安全事故高发、频发区域的安全管理。要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加大社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积极创建国际“安全社区”。 在建立社会稳定、应急管理子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子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城中村的问题,其中休闲娱乐场所的整治是当前这项工作的首要。因为目前大多数的城中村娱乐场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黄赌毒”问题,虽然公安机关不间断地打击整治,但是因为有市场,有高额利润回报,始终是打不胜打,屡禁不绝。“黄赌毒”活动容易诱发治安、刑事案件,导致城中村治安状况混乱,特别是由于投资经营者违法违规经营,导致带黑性质的团伙、组织介入,争夺地盘、收取保护费、打架斗殴、欺行霸市、绑架勒索,甚至“黑吃黑”,给治安带来极大的威胁。此外,几乎所有的场所都为了经营的需要,把阳台、窗口都封了起来,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去年底今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区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打了一场整治城中村娱乐场所的战役,查封了373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续后工作,对这些场所进行了甄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处理,初战告捷。这件工作震动大,反响大,影响深远,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是福田长治久安的大计, 是大环境战略的大计,是构建安全体系的大计。通过整治,目前城中村内的安全隐患已经大大减少,社会治安显著好转,效果非常明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恰恰相反,重要的工作还在后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决心,面对新的压力,讲究策略、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继续做好工作,坚决打好这一仗。不能因一些困难暂时难以解决和一些人的不满以及对抗情绪而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安监局要继续承担起牵头和组织的责任,密切注视有关动向,积极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采取行动,有理有节、依法依规、稳妥有效地做好工作,确保今年内城中村娱乐场所规范、安全目标的实现。 五是要抓好城市综合管理子体系的建立。要全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动环卫管理体制重心下移,强化和充实基层的环卫管理职能和力量。要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将街道执法队人、财、物等全部下放各街道,实现执法重心下移。要建立城市管理指挥和监督体系,建立区级城市公共管理指挥中心和城市公共管理监督中心。要认真落实市政府的要求,大力建设数字化、网络式城管。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改善城中村环境面貌,使城中村的市容环境建设与中心城区相适应。全力做好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工作,遏制“私房抢建风”。要进一步规范环卫作业管理,将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并进行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招投标工作。要强化城管综合执法能力,丰富执法手段,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管工作。 六是要抓好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子体系的建立。要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执法机制,认真落实市区食品安全工程建设,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辖区群众健康安全。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于构建长效监督机制,重点在于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为此,要全面加强对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要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对禽流感、非典等重点烈性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提高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警监测和应急防控能力。 3.关于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 社区是基层的细胞,是社会的窗口和缩影,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要以开展“基层基础年”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薄弱环节,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这次区委区政府把社区管理纳入三大体系之一,就充分反映了社区建设在我们基层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对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的积极落实。对于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今年要做的工作概括来说就是“一个明确、两个创新、三个加强”。 一是明确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实施框架。我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任务、框架构成今年一定要明确,从而使整个社区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备方向性、目的性、科学性。首先,要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我们要对全区的社区状况有准确客观的把握。有关部门的同志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我区92个社区的分布、人口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了解基层社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去几年中我区社区建设方面的好的经验做法也要进行总结,为建设社区管理体系的目标确定提供事实依据和参照。其次,要明确体系的目标框架。我区民政等部门要根据十一五规划中有关社区建设的内容,吸收各界专家学者意见,定出一个具备客观基础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框架,确定一套较完整的社区建设软硬件评估指标,最终要准确回答建成一个什么样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问题。第三,要确定具体实施方案。总体目标任务确定后,我们还必须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结合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部署,提出可操作性强、分工明确清晰的工作方案,使体系的内容能够切实指导于社区实际工作,使大家明白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在每一阶段、每年都要做什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体系建设能够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总的来讲,力争上半年拿出社区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文本,下半年各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评估、然后进行必要的修订,明年年初要形成具备指导性的正式文件。 二是要进行社区领导体制和社区工作机制的两个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最终实现,关键是要依靠内部一套创新性、完善的、规范性的体制机制来运作。今年我区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其中心环节就是要针对我区社区类型复杂、人口倒挂、工作超负荷、矛盾增多等实际情况,通过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建立和完善新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首先,要创新社区领导体制,真正实现管理重心向社区下移。今后,区里只负责全区社区建设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检查督察、政策研究等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赋予其街道办事处对辖区事务的统筹协调权、社区建设组织的实施权以及必要执法权,发挥其对社区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其次,要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理顺街道和社区的横向关系。街道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方向转变,而社区居委会要明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自治管理职能,培育群众的社区意识,使他们逐渐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同时,要在社区积极推行“居站分离”、“职能分开”的创新模式,明确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的工作性质和关系,明确社区工作站的责权利,发挥其政府基层基础工作主要角色的作用。 三是要在社区投入方面做到三个加强。加大对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投入,实际上就是加大对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最终使公共财政的投入能够惠及到社区的千家万户。在去年固本强基投入的基础上,今年区政府将对社区建设所必需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工作经费、办公场地、服务项目等予以切实保障,基本解决社区工作站办公、治安场所不足问题。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做到“三个加强”。 首先要加强财政投入的针对性。今年我区社区建设投入的财政安排在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前提下,将特别突出体现对弱势群众、妇女儿童、失业群体的关怀和重视,使他们也能得到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对于较后进的城市化社区的市政设施、文化设施环境建设要继续给予重点财政补贴。 其次要加强对多方投入的途径的探索。社区公共服务的投入今后不可能由政府单独承担,因此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辖区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和完善社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寻求社会各界多方参与、合力共建、共居、共管的新方法,出台配套完善的社区基础设施管理措施,探索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市场化管理的新途径。 第三要加强对公共投入的监管和使用。政府对社区投入的绩效如何,钱是不是花在了刀刃上?要通过加强监管来保证。我们要加强对社区资金投入的统筹,完善社区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规范社区经费的标准和划拨渠道,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对于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办公场所的使用情况,也要加强监管,保证其切实服务于辖区群众。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 去年,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构建起“1+15+N”的责任体系框架,以提高行政执行力。今年,我们要在市政府健全行政责任体系的“1+6”文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1+15+N”责任体系的内容,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十一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要集中心力干工作。鸿忠书记要求我们干部队伍要加强心力建设,就是要尽职尽心,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也多次强调认真第一,能力第二的观点,那么认真来自哪里,我认为来自有心用心尽心。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意义重大,我们的工作任务也非常繁重。年前,从中央到省市已经为我们未来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瑰丽的蓝图。新年伊始召开的区委四届五次全会也进一步明确了我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看我们如何干,如何落实了。我很高兴看到大家经过春节长假的养精蓄锐,显得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同志们,鼓声急,催征程。我们要尽快将心思从沉浸在去年成绩的喜悦中收回来,从去年底的干部职位调整的关注和议论中收回来,从春节长假的休息闲逸中收回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年的各项工作中。 第二,要全心全力抓落实。我们政府就是干具体工作的,政府班子怎么样,不是靠说,而是看具体成绩和具体数字;主要不是看过程,而是看结果。因此,关键在落实,离开了落实将一事无成。德森同志在年初区委全会上提出要“加强责任制度化建设,切实解决我区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责任和抓落实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努力打造责任政府、高效政府”,我们要按照德森同志的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我区公务员队伍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以确保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怎么抓落实,我去年也讲过,这里我再强调几点:一是要抓班子建设,一个好的班子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有了好的班子,没有干不成的事,没有打不赢的仗。要继续强调班子内部的团结,讲民主、讲原则、讲风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目标,以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班子作风,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二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区一级要顾全市一级的大局,部门要顾全全区的大局。不管是部门内部还是部门之间都要多沟通多配合多支持,同心才能同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干事合力;三是要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我们区级政府干的都是基层工作,只有深入群众,亲力亲为,不走形式,不做秀,才能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抓出工作的成效,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四是要勇于创新。抓落实的过程,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树立新观念,运用新方法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第三,要用心学习,勤政善政。应该说,勤政是对我们从政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做不到勤政,事业心、责任心就成了空谈。当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在成绩不断涌现,财富不断集聚的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也不少,需要我们通过努力的工作不断解决,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勤奋、敬业的精神状态,才能经受得住考验,突破艰难险阻,夺取新的胜利。如果说勤政是出发点,那么善政就是方法论。善政,要求讲究工作的技巧性,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妥善、高效地处理问题。目前社会矛盾纵横交错,利益主体呈多元化,稍不留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激发新矛盾,因此,学会善政尤为重要。学会善政,才能更快更好地抓落实。这方面我们有一些心得,比如说去年妥善处理新兆豪汽车展场搬迁、成功启动渔农村旧城改造等事件,都是我们积极善政的成功范例,既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拥护,也适当照顾了部分人的利益。今年,市政府又交给了我们新任务,难度会更大,如广深高速公路高架桥下汽车展场的拆除、城中村娱乐场所安全隐患的整治及城中村改造要全面推进等等,是肯定会有几块硬骨头要啃,有几场硬仗要打的,大家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积极开动脑筋,胆大心细地妥善处理将会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大家也要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苦干巧干,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取得好的成效。 第四,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十一五”时期既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会有更多复杂的矛盾要处理。这两年,从在我区发生的有关社会治安、社会矛盾、社会稳定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来看,平衡协调的任务是越来越重,难度是越来越大。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如果不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将不可能再承担起管理者的重任,也不可能树立起政府的权威。没有了权威,工作将难以开展,任务将难以完成,党的方针政策也将难以落实。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敢不敢坚持原则、坚持权威。今年,我们除了要继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室的作用外,还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法律知识培训,特别是城管、劳动、安全等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尽快提高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五,要继续加强廉政建设。“廉洁自律”四个字我们是经常挂在嘴边,时时告诫提醒,可有的同志还是把它当作耳旁风,总是抱着侥幸的想法,以身试法。去年城管出了个于福洪,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我们现有制度还存在很大漏洞。因此,今年我们各部门必须要结合“1+15+N”责任体系的完善,重新梳理查找制度建设中的漏洞,建立起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加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各部门班子成员间也要加强沟通和相互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以便及时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务实、和谐、善政、廉洁的“八字”要求,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干部个人平时也要注意加强学习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权利观,及时纠正克服不良的为官之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成立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区政府于2006年1月26日(福字〔2006〕4号)决定成立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作为区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如下: 组 长:杜 玲(常务副区长) 副组长:李雷鸣(区文化局) 胡星宏( 区委区政府办公室) 刘国威(区委宣传部) 成 员:张 红(区财政局) 边成军(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陈仲亮(园岭街道办事处) 粟 杰(南园街道办事处) 廖敬儒(福田街道办事处) 蓝国通(沙头街道办事处) 冯高鹏(梅林街道办事处) 罗敬希(华富街道办事处) 冯向阳(香蜜湖街道办事处) 张 旺(莲花街道办事处) 林展强(上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伟光(福田环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志豪(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庄创裕(皇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庄伟财(水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礼明(裕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赵煦东(石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森财(新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莫诺森(沙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欧礼锦(沙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添寿(上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伟兰(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瑞芳(上梅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郑金雄(下梅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缵权(田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能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 (二)制定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三)研究指导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局,办公室主任由王云英担任,成员由区文化局余茂奎、王 蓉、李子夜、古跃华组成。 办公室主要职能是: (一)负责具体组织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和各成员单位的协调工作; (二)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核、监督、申报等具体工作。 - 2 - - 1 -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