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和谐边疆】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与特点

扫码手机浏览

二、 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的来源 民族迁移应包括民族人口自发迁徙与官方移民两种形式。研究近现代的民族移民固然重要,古代民族人口的迁移和边疆地区的官方移民,对所涉及地区的民族关系和历史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究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起源的区域和以后边疆地区的移民活动,均属必要。 云南境内外的跨境民族,语言大致...
二、 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的来源 民族迁移应包括民族人口自发迁徙与官方移民两种形式。研究近现代的民族移民固然重要,古代民族人口的迁移和边疆地区的官方移民,对所涉及地区的民族关系和历史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究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起源的区域和以后边疆地区的移民活动,均属必要。 云南境内外的跨境民族,语言大致分属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分别源自古代活动在中国西部、西南部及其毗邻地区的氐羌、南蛮、百濮、百越等4大族群。 苗、瑶民族出自南蛮。秦汉时期,居今湖南省沅江上游的五溪蛮,是南蛮中的一部分。公元3世纪以后,五溪蛮中的苗人部落向西南移动,于9世纪进入云南。10世纪苗人分化为苗族和瑶族,并开始从云南迁入中南半岛。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在17世纪末叶,清朝为平定云南镇将吴三桂的叛乱调用30万军队,战火迫使一些苗族、瑶族人口迁往邻国。第二次较大规模的迁徙是在19世纪中叶,云南回族领袖杜文秀发动的反清大起义失败,为逃避清军镇压,又有一些苗、瑶人口移居中南半岛。有关的记载亦被调查所证实。法国学者恩保羊调查后认为,中南半岛的苗族,大部分是18和19世纪从中国迁去的。老挝人士富米·冯维希也认为,老挝的苗族和瑶族为18世纪初从中国南方迁来。缅甸的苗族传说,他们是19世纪从中国迁入的。自云南省进入中南半岛之后,苗族、瑶族人口又有过多次向南部和西部的移动。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跨境民族,均是出自古代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氐羌族群。从考古材料来看,新石器时代氐羌分布区的西南面,已达今云南省的西北部,新石器时代或稍后的时期,今缅甸东北地区亦可能已居有羌人。公元前4世纪以后,今青海东部的一些氐部落开始南下,汉代见于《史记》记载,活动在今滇西一带的“昆明”和“嶲”,就是南迁羌人部落的一部分。南迁羌人与当地土著羌人逐渐融合,成为近代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先民。以后羌人及其后裔,又向云南的南部与东部进一步扩散,并进入贵州和广西。 在藏缅语族诸族中,一般认为彝族形成于7世纪,分布于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和云南省。云南的彝族主要住在北部和中部,一些部分后来逐渐向南部和西南部扩散,约在17世纪进入思茅地区南部和西双版纳,其中一些人口又迁入老挝和越南。8世纪前后,一些羌人迁入云南的澜沧江和元江下游地区并形成哈尼族。中南半岛地区的哈尼族是从云南迁去的。住在澜沧江下游西面的羌人,在14世纪时形成了拉祜族。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的哈尼族,也是由云南思茅地区迁去的,泰国北部的拉祜族,从中国迁入的时间还不到100年。据唐代记载,在云南澜沧江上游以西至缅甸克钦邦甘高山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寻传蛮”。在甘高山以西的地带居有“裸形蛮”。“寻传蛮”和“裸形蛮”是有亲缘关系的两个羌人部落,“寻传蛮”以后形成了云南德宏地区的景颇族,“裸形蛮”则形成今缅甸克钦邦的景颇(又称克钦)族。史籍中关于独龙族最早的记载见于《元一统志》,最早记录怒族情况的是明初的《百夷传》。可知这两个民族在元明以前已居住在恩梅开江与怒江的上游,即今云南省西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山区。 汉族是中国古代的华夏族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自秦汉以来,不断有内陆人口通过官方移民和自发迁徙的途径进入云南。明代以前,先后迁入云南的内陆汉族人口大都被云南本地民族所融合。明朝几次向云南大规模移民,以军人、垦民、流民和商贩身份迁居云南的汉族人口在100万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清之际,云南农业地区白、壮等民族的一部分被迁入的汉族所融合,汉族开始成为云南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大量迁入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边疆地区始于清代。保山、德宏、文山和红河地区因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汉族大量进入的时间当更早一些。1949年以后,是内陆汉族迁居云南边疆的又一高潮时期。 汉族移居缅甸北部的最早记录是在元代。至18世纪,位今云南沧源县中缅边境的茂隆银厂和在缅甸北掸邦南渡的波龙银厂建成,这两个银厂各有云南籍汉族矿工4万余人。缅甸人称从云南进入缅甸的华侨为“翻山华侨”,与和从中国东南沿海去的“渡海华侨”相区别。“翻山华侨”主要住在缅甸西北部的八莫、阿瓦、曼德勒等城市,也有一些居民于东北部的景栋等地。汉族移居老挝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老挝北部的华侨绝大部分是从云南省迁去的。40年以前,琅勃拉邦有华侨商店300余家。目前老挝北部的华侨和华人,主要住在琅勃拉邦、丰沙里、沙耶武里等地。早在汉代,就有较多的汉族人口迁居越南北部。唐、明两代也是汉人较多迁入越南的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汉族人口迁入越南进入高峰。越南的华侨和华人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东南沿海,主要分布在越南南方。据1951年统计,越南共有华侨150万人,其中北越9万人,中越5万人,南越136万人。越南北部的华侨主要是从中国云南和广西迁去的,其中以居住河内、海防者居多,在老街、河江、高平等地也有少量人口分布。泰国的华侨大部分是通过海路进入的,且大都居住在南部。居于北部的华侨和华人以云南籍人居多。从元代起就有汉人从云南省迁入泰国,以后较大规模的迁徙又有两次。19世纪中叶杜文秀领导的大起义失败以后,云南一些汉族人口迁入中南半岛,有的到达泰国北部。1949年以后,一些国民党军人从云南省进入缅甸掸邦和克钦邦,1954年又迁到泰国清迈、清莱等地的山区。目前居住在泰国北部的云南籍华侨和华人在3万以上,当地人称其为“贺人”。 中国的回族是以元代从中亚迁入中国各地(包括云南省)的穆斯林为主体,融合汉族和其他民族成份在元明之际形成的。14世纪和17世纪,内陆回族又两次大量迁居云南。19世纪中叶杜文秀大起义失败以后,云南一些回族人口移居境外,现今缅甸、老挝、泰国的回族,有一部分就是这一时期迁去的。这些回族人口最早居住在缅甸北部的腊戍、瓦邦和班隆,后来一部分又移居仰光、曼德勒、东枝、景栋等地,还有一些人迁到老挝和泰国北部。抗日战争期间和上世纪50年代初,又有一些云南的回族人口徙居泰国北部。 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和克木族源自古代的百濮族群。百濮后来分化为孟、高棉两个部分。我国学者认为,孟人和高棉人最初居住在中国的西南部,即今云南省南部与中南半岛相邻的地区。以后孟人和高棉人逐渐南移,孟人在今缅甸、泰国一带建立林阳、哈利班超等古国,高棉则迁至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建立了扶南国。以后居于缅甸的孟人大部分被缅族所征服,今泰国地区的孟人则降服于泰族,这两个地区的孟人大部分被征服者所同化。未曾南下一直居住在云南省南部和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北部地区山区的孟人和高棉人,则长期保留自己的特点,演衍为今天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与克木人。据唐代记载:“望苴子蛮,在兰沧江以西。”“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西北边延兰沧江亦有部落”。“望苴子蛮”即今佤族,唐代居住在澜沧江以西的今云南省临沧地区南部和相毗连的缅甸掸邦地区。“扑子蛮”为今布朗族、德昂族和克木族的先民,居今云南省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诸地州和与之相邻的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明清时期扑子蛮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今天的布朗族、德昂族和克木人。 关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的壮、傣、水、侗、布依和泰、掸、寮、岱、依等几个民族,其起源和演变方面的情形参见前述。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云南境内外诸跨境民族的来源和迁移,大致有两种情形。其一,一些民族及其先民自古以来(最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居住在现今的分布地,迄今并无明显的改变,其迁移活动也基本上仅限于在分布地域内的局部移动或少量人口的远徙。属于此类情况者有佤、布朗、德昂、克木、壮、傣、布依、水、泰、掸、寮、岱、依等民族。如前所述,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和克木人源自古代的孟人和高棉人,孟人和高棉人的主体自先秦以来已逐渐南移中南半岛,佤族等几个民族是滞留起源地的部分。它们中原有一些人口居于平坦的盆地,唐代以后由于盆地人口滋衍,遂被迫先后迁入山地。目前云南境内外的佤、布朗、德昂和克木诸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至今云南的傣族等民族,仍称佤族为“阿瓦”、“滚莱”(均有山居人之意),德宏、西双版纳等地亦传说,平坦地区的石水井和石级路,是德昂族的先民修建的。 壮、傣、布依、水、泰、掸、寮、岱、侬等民族均源出百越族群。在明代中期以前,这几个民族的先民共同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统辖之下。从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来看,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先民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居住在云桂两省区以及中南半岛的北部。西南地区的百越及其中各部分的后裔,包括分布在泰国的泰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未进行过形成规模的远距离的迁徙,这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这一问题上,国外一些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1885年,伦敦大学教授拉古柏里提出泰族起源于中国西部,以后辗转迁入中南半岛。1923年,美国传教士杜德认为语言属壮侗语族的民族均是泰族,泰族居住在中国的两广、云南、贵州、四川地区以及泰国、老挝、缅甸与越南的北部和印度阿萨姆地区。他们的看法经过其他人的演绎,发展为泰族起源于中国内陆,以后受汉族的压迫,进行过七次大规模迁徙进入中南半岛的说法,这一派观点还认为中心在云南大理一带的地方政权南诏和大理国,也是泰族的先民建立的。1938年上台的暹罗銮披汶政府,把国名改为泰国,并宣布更名的理由之一是“使国家与民族统一,如是始可包涵此民族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并提出泰族在暹罗、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海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挝和缅甸均有分布,“故须唤起泰族,团结合作,领导泰族,进于繁荣”。銮披汶政府提出的“泛泰族主义”,利用学术问题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进而对他国提出领土要求,这一做法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喝彩。令銮披汶失望的是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对其谬论进行坚决抵制,使其主张终成泡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学者纷纷撰文,引用大量史实说明泰族受汉族压迫迁入中南半岛的说法并无根据,这些研究得到了包括泰国在内不少国家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亦应指出,泰族七次迁徙说至今在国际学术界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并继续与国外学者对话,仍然十分必要。 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来源和迁徙的第二种情形,是除了若干土著民族以外,还有一些民族的人口为秦汉以后不同时期从我国内陆迁入云南境内外地区的。一般说来,这一类迁徙多数带有自发的性质,迁徙活动普遍具有渐进性、扩散式移动和迁入时间较早等特征。属于这一类型的跨境民族,有苗、瑶、彝、哈尼、拉祜、景颇、傈僳、怒、独龙、回、汉等民族。 苗族和瑶族的先民自唐代开始从川黔相连地带进入云南之后,继续缓慢地向南部和西部移动,并有一部分进入中南半岛。分布较分散且多居高山,是这两个民族共有的一个特点。彝、哈尼、拉祜、景颇、傈僳、怒和独龙等民族,共同源自古代的氐羌族群。自西汉初年这几个民族的祖先“昆明”和“雟”部落在云南保山至大理一带活动,并见于记载以后,其中的一些人口亦缓慢地向四周移动。他们迁到之处,坝区和大河冲积地带已早有白族、傣族等农业民族居住,兼之这些羌人部落长期保持了“夏处高山,冬居深谷”的山地游牧习惯,因此这几个民族及其先民的绝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并且单一民族相对聚居的范围亦较有限,与其他民族相杂居的情况十分普遍。由于迁入时间相对集中(主要是元明两代)和多数人口以军人、商人工匠的身份移居边疆,且受伊斯兰教“五功”需要的影响,迁入云南的回族人口多居大小盆地,且主要聚居在重要城镇和交通沿线。云南的回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腹地和滇东北等地,居住边疆地区的不多,移居境外的回族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居住区域不与境内回族居住区相连,相互间的联系亦较其他跨境民族为少。 内陆汉族移居云南开始很早。在明代以前迁入云南的汉人多居诸郡县的治地,并先后被当地的白、壮等民族所融合。汉族人口大量进入云南边疆开始于清代。1949年以后是汉族人口移居南边疆的又一高潮时期。总的来看,1949年以前汉人迁入云南边疆地区基本上是自发的,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组织过几批为兴办边疆农场和支援边疆建设一些内陆人口到边疆落户,因组织密和安置妥当,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并无消极影响。无论古代和近现代汉族人口移居云南边疆,迁徙方均属于扩散式进入和与当地居民杂居形式的分布,不存在本地居民被驱赶的问题。至于中南半地区的华侨和华人,由云南迁出境外居住的并不多,如越南、泰国等国的华侨和华人,绝大部分祖籍是在中国东南沿海诸省。中南半岛北部之祖籍云南的华侨和华人,迁出的时间大都很早。大部分人从事当地社会生活需要的手工业生产和小商贸活动,因此与当地其他族系的居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